【核心素养目标】4.2 让家更美好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让家更美好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二课时让家更美好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交友态度,主动融入集体、与同学交往,建立真挚的同学友谊。
道德修养:通过体味家中亲情之爱,了解家庭中亲情表现形式的不同。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
健全人格:意识到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增强传递家庭美德的主动性,为构建和谐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治观念:法制意识:让学生知道家庭美德是可以传递的,要创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通过情境讨论, 得出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
责任意识:通过探讨“传承家庭之爱”“建设家庭我担责”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 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亲情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怎样建设美好的家庭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际家庭日的设立源于全球范围内家庭问题的日益增长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 庭数目急剧增加,家庭规模缩小,离婚率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 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联合国大会在1989年12月8日通过了第44/82 号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确定了其主题为“家庭:变化世界中的动力与责任”。此后,联合 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在1993年2月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1
设立“国际家庭日”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加强在保护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国际合作。这一国际日为
提高对有关家庭问题的意识和加深对影响家庭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过程的了解提供了一个机会。 怎样建设美好的家庭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新课讲授:
生活观察:
回忆并记录你和家人彼此关爱的事情。
家人对我的关爱我对家人的关爱
对比以上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材料:游子吟( 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以上关于亲情的名言得到哪些启示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 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阅读感悟: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和女 儿的书信往来,令人动容。
1994年1月16日,孔繁森写给小女儿一封信。
自从收到你们给我的明信片后几乎天天都要看两遍,凡是看了明信片、贺年片后都感到,我虽在高原,但 是最幸福的人。我虽在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过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但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女儿在想
着我,盼着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孔繁森去世多年后,小女儿又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岁岁清明,又到清明。我们姊妹三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惜您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爸爸,您还记得吗 您 收养的那个小女孩贡桑,她大学毕业后就回西藏了。您长眠的那片土地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孩子们上学都 是义务教育,老人们都有了社会保障,矿区条件也大有改善。爸爸,女儿想你,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一 家人。
探究与分享:
一天,突然降温,妈妈让小强穿上厚外套。他说:“谢谢妈妈,我觉得穿这些够了,今天有体育课,穿厚外 套不方便运动。”妈妈说:“穿多了可以脱,穿少冻感冒了怎么办 ”小强说:“我都这么大了,知道冷热, 您就放心吧!”妈妈拿着外套,若有所思地看着小强走出家门……
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会怎么做
(1)、我理解家人的做法。家人的做法是对自己深深的关爱,应该感到很温暖、甜蜜。
(2)、换位思考,多体谅父母;经常与父母沟通和交流;主动化解“碰撞”,增进亲子情感。
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具体做法:
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
②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③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 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相关链接: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亲敬老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 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探究与分享:
家规: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 家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朱柏庐《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陈毅《示儿女》:“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
刘备《三国志 ·蜀志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
而不为。”
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它们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材料: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 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 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 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 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有诗颂曰: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 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思考:上述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孝”的传统故事吗
①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②追求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 亲情中升华。
4、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启思导行:
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需要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体会家的意味,用实际行动表达爱、 传递爱。
阅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体现亲情的文章,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悟。
以“爱要这样来表达”为主题,组织一次体验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讨论 具体做法,并付诸行动。
如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给父母一个拥抱
给父母写一封信
(三)、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④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四)、课堂练习:
1、《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诗句寓意能体现这 一传统美德的是( c )
A.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 的文明和睦。建设美好家庭,需要 (D)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间消除差异 ②家庭成员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③家庭成员学会爱,奉献爱 ④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庭责任,相互协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下列诗词体现了促进和谐家庭建设的是(D )
①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②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④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4、“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母亲的难言和无奈。步入
青春期后,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碰撞增多了。对此,我们应该 (D)
A.保持距离,对父母敬而远之 B.完全顺从父母的安排 C.经常与父母顶嘴,表示抗议 D.学会主动与父母沟通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让家更美好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