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乐音与噪声学 习 目 标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保角度来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 声的途径。科学思维:通过体验调查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总结概括能力。科学探究:通过对噪声污染进行调查研究,培养学生从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中得出结论的物 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 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教 学 重 难 点教学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 学 准 备教师准备:课件、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等。学生准备: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月光下的凤尾曲》,当同学们都还沉浸在音乐里时,播放用泡沫塑 料块摩擦玻璃发出刺耳的声音。提出问题:你听完这两段声音有什么感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听音乐时感到轻松、心情愉悦,听到噪声时感到杂 乱、烦躁,不愿意听到。引入课题: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作乐音;另 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作噪声,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 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二、新课讲解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噪声的来源演示实验:分别用示波器展现敲响音叉时产生的声音的波形和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示波器的学校直接出示图片)。 提问:它们的波形有何不同 (14)音叉波形和噪声波形引导讨论:现在我们正安静地认真学习,突然从外面传来响亮而悦耳的音乐,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是噪声吗 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播放乐音和噪声,让学生体会到它们的不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热情噪声的波形借助多媒体演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教师听取各组的讨论情况,让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并准确地评价与鼓励。 教师归纳 噪声 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 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力课件展出示一些常见的声音,让学生分析判断哪些是噪声,哪些不是噪声,并 说明理由。 通过练习, 培养学生分 析、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 力。培养学 生把物理知 识应与日常 生活相结合 的能力,体 现了物理就 在我们身边 的教学理念 通过对图片 中装置作用 的了解,引 出声音强弱 等级的单位 通过视频, 使学生对声 音强弱的等 级和噪声的 危害有一个 初步的了解 培养学生总 结、归纳知 识的能力 控制噪声的机动 车声 声 谈笑 声音想想 2 议议 南电钻 声音 机器 运转学生分析判断大屏幕上出示的常见的声音中,哪些是噪声,并说明理由。 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哪些噪声,干扰了我们正常的学习和休息 让 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并汇报、交流。 探究点二噪声的危害 出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此装置的作用,从而引 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dB)。(噪声63.0dB)提出问题:你知道一些常见声音的分贝数和噪声的危害吗 播放关于声音强弱等级和噪声危害的视频,自学课本P52~53有关声音强弱的 等级和噪声危害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声音的等级 (1)声音有强有弱,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 示。 (2)声音的等级中的几个重要点 ①0 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②为了保护听力和身心健康,应控制声音不超过90 dB; ③达到或超过150 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探究点三噪声的控制 过渡:课件展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提出问题:从听到声音的过程,我们应怎样控制噪声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 振动经人耳引起听觉将学生提出的控制(或减弱)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控制(或减弱)噪声的措施: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小组交流讨论:针对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在声源处减弱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生活中分别有哪些事例 三个方面与 听到声音的 三个阶段相 对应,引导 学生从引起 听觉的三个 环节入手分 析,为学生 下一步学习 控制噪声指 出了方向小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总结。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禁止鸣笛;摩托车上的消声器;枪管的消声器;用光信 号代替声信号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公路两边的隔音屏;在公路两旁植树造林,让树 木来减弱噪声;双层玻璃窗;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上耳罩或耳塞。 学以致用:下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类 通过练习, 增加学生的 日常经验, 注重物理知 识的实际应 用,加深对 控制噪声措 施的理解摩托车的消声器航空母舰上引导员戴耳罩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学生回答: 摩托车的消声器——声源处。 引导员戴耳罩——人耳处。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传播过程中。(三、归纳概括课堂小结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整理笔记乐音来源等级划分噪声噪声的危害声源处噪声的控制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乐音与噪声) 让学生总结 本节知识要 点,提出疑 惑,师生共 同解决,达 到知识的升 华板书设计第四节 乐音与噪声一、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环保角度: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噪声的单位:分贝(dB)。2.危害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作业设计调查我们校园或家园周围存在哪些噪声 请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 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 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现实问题。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