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单元 3.炉火周围的热现象 教学设计单元 《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 课题 3.炉火周围的热现象 课时 1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学习内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6年级 ③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知道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④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1. 学生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 2. 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 科学思维 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热辐射的效果,知道遮挡和距离影响热辐射的效果。离热源越近,受到热辐射越强,离热源越远,受到的热辐射越弱。 探究实践 认识热源传递热的方式 态度责任 学生对热辐射这一现象产生深厚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有安全意识、整理意识,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能在小组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记录和交流汇报。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学生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学生基于亲自的动手实验,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影响热辐射的效果。教学 准备 教师:电烤炉、电暖气、应用太阳能的各种图片。蜡烛、火柴、温度计2支、铁架台、纸板、玻璃杯、开水等。学生: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一、聚焦问题:感受炉火旁的温度(预设10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炉火旁的温度。 讨论:靠近炉火,我们的身体能感受到热。这个热度是怎样被传递过来的呢?与热传导、热对流传递热的方式一样吗? 提问:生活中除了炉火能发出热,还有哪些物体能发出热? 小结:能发热的物体就是热源。蜡烛的火焰、篝火、烧开的水、大功率的灯泡、太阳等都是热源。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热源是怎样传递热的。 创设情境,聚焦研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探索认识热源的传递方式(预设25分钟) 一、用手感受热源发出的热 教师拿出一根蜡烛并点燃,让学生把手慢慢靠近火焰的侧面,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 1.手靠近火焰时感受的热是固体传导的吗? 2.手和火焰之间有空气存在,是空气热对流的原因吗? 3.热传递方式除了传导、热对流外,还有其他方式吗? 二、用温度计测量,研究热源传递热的特点。 刚才我们用手感受了火焰周围的温度,现在我们就来测量一下火焰周围的温度吧? 1.用一支温度计测量热源发出的热 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蜡烛火焰周围,记录温度变化。 2.用两支温度计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蜡烛火焰传递热的效果。 在蜡烛周围相同距离放置两支温度计,待稳定后记录它们的温度。 遮挡其中一支温度计,待稳定后记录它们的温度。 改变一支温度计的位置,待稳定后记录它们的温度。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用一杯开水做热源,看看是否有同样的效果。 教师把开水倒入玻璃杯中,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置在玻璃杯周围的不同距离处,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 提问:热源不同,传递热的方式一样吗? 再换成酒精灯呢?播放视频 四、太阳这一热源是怎样传热的,归纳对热辐射的认识。 播放视频,总结热辐射现象。 太阳的热是怎样传递的? 根据我们对蜡烛火焰、一杯开水、太阳这三种热源传递热的方式的研究和探讨,你们发现它们传递热有相同之处吗? 我们之前学了几种热传递的方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 叫作热辐射。而热传导、热对流是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热辐射。 五、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辐射的现象 列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辐射。 让学生感受热辐射现象。质疑研讨,让学生主动思考。 用温度计来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从而能更好的研究热辐射的规律和特点。 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观察比较多种相似现象归纳得出。 播放视频,直接了解热辐射的概念,为拓展与应用中了解太阳能打下基础三、拓展与应用(预设5分钟) 1.让学生说说太阳能的利用。 2.出示PPT共同了解太阳能的利用。 3.课后,同学们可以关注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新技术。 广泛全面了解,关注科技发展四、练一练 一、填空题 1、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为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_______。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 3、_____是通过液体或气体传递热。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 3.炉火周围的热现象 离热源近——温度高; 离热源远——温度低。 遮 挡——影响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