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知道物体的吸热和放热跟哪些因素有关。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不同物质的吸热放热本领”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查找物质的比热容表,并理解它的物理意义。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及理解。难点:利用比热容解释现象及进行热量计算。【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仪器:水、食用油、容器、天平、数字温度计、电加热器、电子计时器、电源。实验过程: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它们的初温都与室温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使它们被加热时间相等,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时间。实验结果: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少;使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加热时间更长。知识点二:比热容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为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特性:比热容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反映了物质吸热或者放热的能力。比热容的大小只取决于物质本身及状态,与物质质量的大小,温度的高低,以及吸热放热的多少没有关系。比热容与物质的物态有关: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通常也不同,如c水>c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例如c水=4.2×10 J/(kg ℃),物理意义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 J。比热容的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本领强,用水做散热剂;水的温度难改变,对机械或者生物体起保护作用。知识点二:热量的计算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如果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差,就能计算它吸收的热量。若用Q吸(或Q放)表示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0表示物质的初温,t表示物质的末温,则物质的吸热公式可以表示为Q吸=cm(t-t0),放热公式可表示为Q放=cm(t0-t)。若知道物质吸收的热量Q,物质的质量m,物质温度的变化量 t,则物质的比热容,同理,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量。【归纳整理】比热容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为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吸热公式Q吸=cm(t-t0),放热公式Q放=cm(t0-t)。名师点拨【课堂练习】骄阳下的露天泳池边,水泥砂石地热的烫脚,而泳池里的却是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砂石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大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 )煤油温度先升到40℃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记录表格如下,并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号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1 水 300 20 30 122 水 150 20 30 63 煤油 300 20 30 64 煤油 300 20 25 3分析比较 (填序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的液体吸收的热量不同。分析比较1、2和3、4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得出:液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 、 和 有关【课后巩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生活经验能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热量 (选填“多”或“少”)。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升高温度多的吸收的热量 (选填“多”或“少”)。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可见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一杯煤油倒去一半水凝结成冰一块铁加工成铁屑15℃的水变成45℃的水在生产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下列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冷却液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城区建筑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 J。[c铝=0.88×103J/(kg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若发动机的水箱中贮有10kg水,当水温升高了1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5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要降低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为c铁=0.46×103J/(kg ℃)]【课后评价】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参考答案】【课堂练习】BA(1)1、3 (2)物体的质量、物体的种类、温度差【基础练习】(1)多(2)多(3)比热容BC【能力提升】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第1节 分子热运动第2节 内能第3节 比热容第十三章 内能学习目标知道物质的吸热和放热跟哪些因素有关。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并能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导入】思考:炎热的夏日,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的烫脚,海水却很凉爽,这是为什么呢?比热容同样的日照条件沙子热的烫脚海水很凉爽吸收的热量相同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海水升高的温度少【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吗?比热容质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有影响比热容【提出问题】完善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吗?猜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实验验证猜想】实验过程: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它们的初温都与室温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1、使它们被加热时间相等,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2、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时间。要点: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不变用完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实验器材:食用油、水、天平、数字温度计、电加热器、电子计时器、电源。比热容:实验(一)比热容:实验(二)【实验验证猜想】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高的温度少。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的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实验结果猜想正确比热容比热容生活经验猜想: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时间长烧开一壶水比烧热一壶水需要的时间长比热容【实验验证猜想】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的关系需控制的量:水的质量不变需改变的量:水升高的温度改变保持水的质量不变,改变水升高的温度,记录并测量加热时间比热容比热容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的关系需控制的量:水升高的温度不变需改变的量:水的质量改变改变水的质量,水的温度每升高2℃,记录并测量加热时间比热容实验结果水的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水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成正比比热容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总结比热容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公式:Q——吸收的热量,Jc——比热容,J/(kg ℃)m——质量,kg t——温度差,℃比热容的计算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比热容的计算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大多数液体的比热容都大于固体的比热容,只有液态金属水银例外。比热容的计算思考将一桶水用掉一半,水的密度变化吗?水的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密度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比热容的计算思考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比热容的大小与吸收的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无关比热容的计算思考1、将一桶水用掉一半,水的比热容变化吗?2、将一壶水的温度升高10℃,与将同一壶水的温度升高20℃相比,水的比热容变吗?3、让一杯水放出1000J的热量,与让同一杯水放出2000J的热量相比,水的比热容变吗?水的比热容不变比热容的计算△t = t初- t末,Q放=cm(t初- t末)吸热升温:△t=t末- t初,Q吸=cm(t末- t初)放热降温:比热容的计算小阳家的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5kg的水,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例1解=4.2×103J/(kg ℃)×5kg×(40℃-20℃)=4.2×105J答:水吸收4.2×105J的热量比热容的计算例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 ℃,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 ℃,要放出多少热量 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解=0.46×103J/(kg ℃)×1.5×10-3kg×(800℃-20℃)=538.2J答:铁钉放出538.2J的热量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3 比热容 学案.docx 13.3 比热容 课件.pptx 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升高的温度的关系.mp4 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性能(1).mp4 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性能(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