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露和霜(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露和霜(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人教鄂教版 六年级上册 《天气的成因》单元 8.雾和云 教学设计
单元 《天气的成因》 课题 8.雾和云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2水循环 5~6年级 ②知道水在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露和霜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科学思维 1.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露的成因提出有根据的猜测。 能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有根据地推导露和霜的成因。 探究实践 能够做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 态度责任 愿意和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露和霜的成因。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运用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推导露和霜的成因。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有根据地推导露和霜的成因,并设计实验模拟露和霜形成。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生活中露和霜的图片、视频。
学生: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聚焦问题露和霜是怎么形成的(预设5分钟) 1.谈话:老师出示的这些图片都是什么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图片请你按物体的形态给图片分分类。 学生回答:小水珠现象;小冰晶现象 2.谈话:生活中还有很多露和霜的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今天我们探讨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按照形态特点给图片进行分类.让学生从露和霜形态和出现时间上直观感受两者自然现象的不同。
二、科学实践探究露和霜的形成过程(预设25分钟) 探究露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和平时生活中发生的自然现象推测自然界中的露是怎么形成的? 2.学生交流讨论,依据已有知识提出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凝结形成的猜想。 3.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 谈话:你想得真细致!为了更快地看到实验效果,我们不仅可以借助湿抹布,还可以用金属罐来装冰块放在湿抹布上。为了帮助我们了解加冰后的金属罐是否能模拟自然界中早晨植物的叶片等温度比较低的物体,我们可以借助温度传感器测量金属罐外壁的温度。就像这样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贴在金属罐外壁上就可以了。 提示:温度传感器的头一定要紧贴金属罐外壁,而且不能贴的太高,影响测量效果。 谈话:请问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主要观察什么? ①放冰前金属罐外壁温度 ②出现水雾时金属罐外壁温度 ③出现小水珠时金属罐外壁温度 4.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谈话:一会儿就按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法进行实验,别忘了要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温度记录在手册中哦! 5.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罐,就在外壁上面凝结成小水珠,那自然界中的露水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霜的成因 1.谈话: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了自然界中露的成因。同学们能推测当金属罐的温度低到0摄氏度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吗? 学生回答会出现霜的现象 2.谈话:怎么才能让金属罐迅速降温至0摄氏度以下呢?同学们说在金属罐中加入盐能迅速让金属罐降温是什么原理呢?解答:金属罐中加入盐,通过盐吸收热量,能使金属罐外壁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实验吧(出示实验视频) 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温度记录在任务单中。 4.学生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0℃以下,杯子外面都结成了一层小冰晶。那按照我们刚才小水珠的来源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个小冰晶是怎么形成的? 5.小结:水蒸气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就形成了小冰晶,这个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凝华。 这个小冰晶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哪一种自然现象呢? 6.露和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变化而形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露和霜都是空气中水蒸气在冷的地表或物体表面上的凝结现象,但它们的形成原理有所不同。露是水蒸气在地表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而霜则是水蒸气在地表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冰晶。这两种天气现象的出现不仅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有关,还与地表或物体表面的温度密切相关。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 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收集数据--交流实验结论 结合露和霜模拟实验,找出露和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凝结和凝华两个概念。 凝结——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拓展应用 (预设5分钟) 了解露和霜的形成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 1.认识“白露”和“霜降”这两种节气以及两种节气对人们生活及动植物的影响。 2.古代劳动人民是用的什么好方法来应对霜降的。 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人对露和霜的认识以及应对露和霜的智慧方法,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阅读,搜集信息的习惯
练一练 (预设5分钟) 一、选择题 1.比较霜和露的形成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形态大致相同 B 气温相同 C.地点都在地表 2.下列有关天气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霜可以出现在寒冷天的任何时候 B.云、雾、雨等天气现象都和水有关 C.不同的天气现象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形成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雾、雨、雪、露、霜都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B.云和雾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雾就是水蒸气 二、判断题 1.形成霜的温度比形成露的温度低。( ) 2.露和霜附在物体上,霜是液体的水,露是固态的水 3.露和霜都发生在春秋两季。( ) 4.二十四节气中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参考答案: C 2.A 3.A 1.√ 2.× 3.× 4.√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9.露和霜 0℃以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