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2单元 第3课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清华大学版)四年级上1核心素养目标3新知讲解5拓展延伸7板书设计2新知导入4课堂练习6课堂总结课后作业801核心素养目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个人技术手段、确保网络数据安全、以及在传播计算机知识时保持准确性和可靠性。明白能够利用计算机常见系统,并通过编码、解码与校验等方式提升保障计算机的稳定运行。能在计算机编码学习中,学会利用各种编码,识别计算机各种程序,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意识到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程序,理解其对自身电脑的影响,从而能够顺利运用电脑程序。02新知导入二进制编码和解码是计算机中常见的操作,涉及计算机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几乎所有过程。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计算机经常需要进行校验操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领悟到,计算机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编码、解码、校验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保障计算机的高效、准确、稳定运行。02新知导入计算机中的编码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我看来,计算机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02新知导入思考同学们,想一想,计算机要如何理解事物和外界的信息呢 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理解事物主要依赖于数据和算法。首先,数据是计算机理解事物的基础。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等,计算机收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图像、声音、文本等各种形式。02新知导入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还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图谱来增强对事物的理解。知识图谱是一种将各种实体和关系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的结构。计算机可以通过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提取知识,并将其整合到知识图谱中。计算机是通过传感器、编码存储、算法处理、模型表示和输出反馈等一系列环节,逐步理解外界信息。02新知导入03新知讲解一、计算机中的编码进制也就是进位计数制,是带进位的计数方法。我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是十进制,十进制就是逢十进一,只要数字满十就会往前进一位,如图 2.3.1所示。因此,在十进制中,只有数字0到9。二进制码图 2.3.1 逢十进一03新知讲解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即以“0”和“1”的组合来表示和处理信息,二进制是逢二进位的进位制,0和1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状态可以用“1”来表示一种状态(如电路的导通),用“0”来表示相反的另一种状态(如电路的断开)。03新知讲解从物理层面来看,二进制的两种状态易于实现和区分。在电子电路中,用低电压和高电压可以很方便地表示 0 和 1。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二进制的两种状态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相对简单,只有加法和乘法两种基本运算。为什么二进制只有两种状态 思考03新知讲解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一,只要数字满二就往前进一位,如图 2.3.2 所示。图2.3.3 逢二进一03新知讲解十进制中的“1”在二进制中也是“1”,十进制中的“2”在二进制中是“10”,十进制中的“3”在二进制中是“11”,十进制中的“4”在二进制中是“100”……逢二就进一位,因此在二进制中永远都不会出现2,只有0和1,如图2.3.3所示。二进制在计算机的运用中非常重要,所有的计算机操作都使用二进制系统。图2.3.3 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对应关系03新知讲解ASCII 码又叫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它诞生于1963年,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计算机编码系统,用于计算机内部字符的存储和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标准ASCI码为7位二进制编码,之所以采用7位编码是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空间,同时也不会影响编码的表达能力。7位二进制编码一共可以表示128个字符(2x2x2x2x2x2x2=128),包括所有的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 0~9、标点符号,以及在英语中使用的特殊字符。所以,也可以用十进制数0-127来表示 ASCII值。ASCII码03新知讲解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汉字种类繁多,编码比拼音文字困难,因此在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编码,如输入码、国标码、内码、字形码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国标码(GB2312)。汉字编码04课堂练习实践请参照表2.3.1,把下列ASCII码转换成英语句子。73、32、108、111、118、101、32、73、84、46I、(space)、1、o、v、e、( space )、I、T、.03新知讲解二、解码通过编码,计算机可以获取我们传输的信息,而我们想了解计算机存储的信息或计算处理的结果,就需要计算机将已经编码的数据恢复到编码前的状态,这个过程就叫解码。03新知讲解比如,通过麦克风输入的语音需要先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字数据。经过编码处理的数字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设备或服务器,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识别。接收端接收到经过传输的数字数据后,需要进行解码处理,将数字数据转换为原始的语音信号。解码后的语音信号可以被计算机进行语音识别处理,将语音内容转换为文字或命令等,从而实现语音输入功能。计算机编码和解码过程如图 2.3.4 所示。图2.3.4 计算机编码和解码过程03新知讲解校验码通常是一组数字的最后一位,由前面的数字通过某种运算得出,用来检验这组数字的真伪。我们最熟悉的身份证号的最后一位就是校验码,如图2.3.5所示。图2.3.5 居民身份证三、校验校验码03新知讲解在知道身份证号码前17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系列运算得出最后一位校验码。首先要用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表2.3.2所示的固定数字并求和。首先要用前 17位数字分别乘以表2.3.2所示的固定数字并求和。表2.3.2 位数与固定数字对应表03新知讲解接着用相加后的和除以11求得余数,余数只可能是0,1,2,3,4,5,6,7,8,9,10这11个数字。然后根据图2.3.6中的数字对应关系查找出最后一位校验值,并将校验值添加到最后一位,形成完整的18位身份证号码。图2.3.6 校验值对应关系03新知讲解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身份证号码进行信息登记或其他活动时,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将我们输入的18位号码的前17位拆分出来,按照上述的运算方式得出一个结果,并用它和输入号码的最后一位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代表我们输入的号码正确,反之则输入错误,这时系统会拒绝我们提交信息或继续访问。此外,图书封底上的国际标准书号、银行卡的卡号、商品上印刷的商品码等(见图2.3.7),这些编码的最后一位都是校验码,但是得出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却各不相同。图2.3.7 带有校验的编码05拓展延伸通信与数据校验但是如果校验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又是怎么做到实时视频聊天的呢 你说到的视频聊天其实属于通信的范畴了。通信分为即时通信和实时通信,像手机发送短信,语音消息,文件、音频或视频等,这些都是即时通信;而实时通信,则是语音通话、视频会议等。05拓展延伸通信与数据校验数据校验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校验的过程需要时间吗 当然需要时间,数据量越大,需要的时间越长。05拓展延伸通信与数据校验那通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校验吗 当然需要,但是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侧重。比如上面说到的即时通信,它对时效性的要求低于准确性,就是说我们可以稍微延迟一些接收到消息,但一定要是准确的消息,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 TCP 协议,这种互联网协议自带校验功能。05拓展延伸通信与数据校验而对于实时通信来说,大家更看重时效性,也就是不要有太长的延时,但是可以接受少量的画面或语音卡顿,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是 UDP协议,它的校验功能是可选的。05拓展延伸编码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软件开发:编码标准对软件开发至关重要,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可能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和交互离不开编码技术,网页的显示、数据的传输等都需要使用合适的编码方式。05拓展延伸编码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多媒体应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和播放需要特定的编码格式,编码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多媒体应用的质量和体验。数据库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和查询也需要使用合适的编码方式,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速度。05拓展延伸列举一些常见的编码安全漏洞。SQL 注入漏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危害极大的漏洞。当应用程序在与数据库交互时,未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过滤。缓冲区溢出漏洞:在 C、C++ 等编程语言中较为常见。当程序向缓冲区写入数据时,如果写入的数据超过了缓冲区的大小,就会导致缓冲区溢。05拓展延伸列举一些常见的编码漏洞。跨站脚本攻击(XSS)漏洞: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中注入恶意脚本,当其他用户访问该网站时,恶意脚本就会在用户的浏览器中执行。可以分存储型 XSS、反射型 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漏洞:攻击者诱导用户在已登录的目标网站上执行恶意操作,如攻击者构造一个恶意链接,该用户就会点击该链接执行一些敏感操作。05拓展延伸你知道编码的历史发展吗?早期的计算机编码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设计的,如 ASCII 编码就是为了在英语国家的计算机系统中表示字符而产生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编码如Unicode 编码。在编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标准出现。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UTF-8 编码成为了网页中最常用的编码方式。05拓展延伸完成数据校验的具体布置。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数据校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下是完成数据校验的具体布置。明确校验目标:确定要校验的数据类型、范围。建立校验规则:格式校验制定数据的格式要求。选择校验工具:数据库约束、编程语言。数据采集阶段的校验:输入验证、数据清洗。数据存储阶段的校验:数据库校验、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处理阶段的校验:数据转换校验、数据分析校验。06活动日志活动日志 班级:XX 姓名:XX活动名称 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活动环节 1口 2口 3口 4口(在对应环节画V)活动完成内容 计算机中的编码、解码、校验活动完成度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活动小结 问题与反思:语法错误、编辑错误。改进的方法:加强讲解介绍原理。07课堂总结1引入新知内容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2学习计算机编码3学习解码和校验4完成课题练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1234508板书设计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1.进行新知引入2.学习计算机编码3. 学习解码、校验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知识拓展09课后作业01列举具体编码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实例。09课后作业02学完本节课,说一说你觉得编码的作用有哪些?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3课《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教学设计课题 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意识到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程序,理解其对自身电脑的影响,从而能够顺利运用电脑程序。 计算思维:能在计算机编码学习中,学会利用各种编码,识别计算机各种程序,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明白能够利用计算机常见系统,并通过编码、解码与校验等方式提升保障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信息社会责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个人技术手段、确保网络数据安全,以及在传播计算机知识时保持准确性和可靠性。教学重点 认识学习计算机编码并如何运用编码。教学难点 掌握获取编码的转换方式并能有效地帮助更好地学习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第2.3课 《编码、解码与校码—计算机中的编码》板书课题。1.二进制编码和解码是计算机中常见的操作,涉及计算机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几乎所有过程。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计算机经常需要进行校验操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领悟到,计算机这样的复杂系统,需要编码、解码、校验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保障计算机的高效、准确、稳定运行。 在我看来,计算机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考:同学们,想一想,计算机要如何理解事物和外界的信息呢 计算机理解事物主要依赖于数据和算法。首先,数据是计算机理解事物的基础。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等,计算机收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图像、声音、文本等各种形式。计算机还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图谱来增强对事物的理解。知识图谱是一种将各种实体和关系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的结构。计算机可以通过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提取知识,并将其整合到知识图谱中。计算机是通过传感器、编码存储、算法处理、模型表示和输出反馈等一系列环节,逐步理解外界信息。2.播放视频。 学习新知引入完成思考问题。观看教学视频。 用计算机知识引入课堂。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增强课堂互动性。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板书课题。一、计算机中的编码二进制码进制也就是进位计数制,是带进位的计数方法。我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是十进制,十进制就是逢十进一,只要数字满十就会往前进一位,如图 2.3.1所示。因此,在十进制中,只有数字0到9。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即以“0”和“1”的组合来表示和处理信息,二进制是逢二进位的进位制,0和1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状态可以用“1”来表示一种状态(如电路的导通),用“0”来表示相反的另一种状态(如电路的断开)。思考:为什么二进制只有两种状态 从物理层面来看,二进制的两种状态易于实现和区分。在电子电路中,用低电压和高电压可以很方便地表示 0 和 1。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二进制的两种状态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相对简单,只有加法和乘法两种基本运算。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一,只要数字满二就往前进一位,如图 2.3.2 所示。十进制中的“1”在二进制中也是“1”,十进制中的“2”在二进制中是“10”,十进制中的“3”在二进制中是“11”,十进制中的“4”在二进制中是“100”……逢二就进一位,因此在二进制中永远都不会出现2,只有0和1,如图2.3.3所示。二进制在计算机的运用中非常重要,所有的计算机操作都使用二进制系统。ASCII码ASCII 码又叫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它诞生于1963年,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计算机编码系统,用于计算机内部字符的存储和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标准ASCI码为7位二进制编码,之所以采用7位编码是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空间,同时也不会影响编码的表达能力。7位二进制编码一共可以表示128个字符(2x2x2x2x2x2x2=128),包括所有的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 0~9、标点符号,以及在英语中使用的特殊字符。所以,也可以用十进制数0-127来表示 ASCII值。汉字编码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汉字种类繁多,编码比拼音文字困难,因此在不同的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编码,如输入码、国标码、内码、字形码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国标码(GB2312)。二、课堂练习实践:请参照表2.3.1,把下列ASCII码转换成英语句子。73、32、108、111、118、101、32、73、84、46I、(space)、1、o、v、e、( space )、I、T、.三、解码通过编码,计算机可以获取我们传输的信息,而我们想了解计算机存储的信息或计算处理的结果,就需要计算机将已经编码的数据恢复到编码前的状态,这个过程就叫解码。比如,通过麦克风输入的语音需要先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字数据。经过编码处理的数字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设备或服务器,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识别。接收端接收到经过传输的数字数据后,需要进行解码处理,将数字数据转换为原始的语音信号。解码后的语音信号可以被计算机进行语音识别处理,将语音内容转换为文字或命令等,从而实现语音输入功能。计算机编码和解码过程如图 2.3.4 所示。四、校验校验码通常是一组数字的最后一位,由前面的数字通过某种运算得出,用来检验这组数字的真伪。我们最熟悉的身份证号的最后一位就是校验码,如图2.3.5所示。在知道身份证号码前17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系列运算得出最后一位校验码。首先要用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表2.3.2所示的固定数字并求和。首先要用前 17位数字分别乘以表2.3.2所示的固定数字并求和。接着用相加后的和除以11求得余数,余数只可能是0,1,2,3,4,5,6,7,8,9,10这11个数字。然后根据图2.3.6中的数字对应关系查找出最后一位校验值,并将校验值添加到最后一位,形成完整的18位身份证号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身份证号码进行信息登记或其他活动时,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将我们输入的18位号码的前17位拆分出来,按照上述的运算方式得出一个结果,并用它和输入号码的最后一位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代表我们输入的号码正确,反之则输入错误,这时系统会拒绝我们提交信息或继续访问。此外,图书封底上的国际标准书号、银行卡的卡号、商品上印刷的商品码等(见图2.3.7),这些编码的最后一位都是校验码,但是得出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却各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1.通信与数据校验问:但是如果校验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又是怎么做到实时视频聊天的呢 答:你说到的视频聊天其实属于通信的范畴了。通信分为即时通信和实时通信,像手机发送短信,语音消息,文件、音频或视频等,这些都是即时通信;而实时通信,则是语音通话、视频会议等。问:数据校验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校验的过程需要时间吗 答:当然需要时间,数据量越大,需要的时间越长。问:那通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校验吗 答:当然需要,但是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侧重。比如上面说到的即时通信,它对时效性的要求低于准确性,就是说我们可以稍微延迟一些接收到消息,但一定要是准确的消息,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 TCP 协议,这种互联网协议自带校验功能。而对于实时通信来说,大家更看重时效性,也就是不要有太长的延时,但是可以接受少量的画面或语音卡顿,这种情况下通常使用的是 UDP协议,它的校验功能是可选的。2.编码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软件开发:编码标准对软件开发至关重要,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可能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期监测血压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和交互离不开编码技术,网页的显示、数据的传输等都需要使用合适的编码方式。多媒体应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和播放需要特定的编码格式,编码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多媒体应用的质量和体验。数据库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存储和查询也需要使用合适的编码方式,以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查询速度。3、列举一些常见的编码安全漏洞。SQL 注入漏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危害极大的漏洞。当应用程序在与数据库交互时,未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过滤。缓冲区溢出漏洞:在 C、C++ 等编程语言中较为常见。当程序向缓冲区写入数据时,如果写入的数据超过了缓冲区的大小,就会导致缓冲区溢。跨站脚本攻击(XSS)漏洞: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中注入恶意脚本,当其他用户访问该网站时,恶意脚本就会在用户的浏览器中执行。可以分存储型 XSS、反射型 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漏洞:攻击者诱导用户在已登录的目标网站上执行恶意操作,如攻击者构造一个恶意链接,该用户就会点击该链接执行一些敏感操作。4、你知道编码的历史发展吗?早期的计算机编码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设计的,如 ASCII 编码就是为了在英语国家的计算机系统中表示字符而产生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编码如Unicode 编码。在编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标准出现。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UTF-8 编码成为了网页中最常用的编码方式。5、完成数据校验的具体布置。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数据校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下是完成数据校验的具体布置。明确校验目标:确定要校验的数据类型、范围。建立校验规则:格式校验制定数据的格式要求。选择校验工具:数据库约束、编程语言。数据采集阶段的校验:输入验证、数据清洗。数据存储阶段的校验:数据库校验、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处理阶段的校验:数据转换校验、数据分析校验。六、活动日志 活动日志 班级:XX姓名:XX活动名称编码、解码与校码—计算机中的编码活动环节1口 2口 3口 4口(在对应环节画V)活动完成内容计算机中的编码、解码、校验活动完成度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00%)活动小结问题与反思:编辑错误、语法错误。改进的方法:加强讲解介绍原理。 学习计算机编码。完成思考问题。完成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解码内容。完成学习校码内容。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完成活动日志记录。 初步学习计算机编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思考问题引入学习计算机常用编码,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强化所学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编码并运用。通过学习校验掌握并运用校验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将本课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课堂小结 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1、引入新知内容2、学习计算机中的编码3、学习解码和校验4、完成课题练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课后作业 列举具体编码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实例。学完本节课,说一说你觉得编码的作用有哪些?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课《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pptx 【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编码、解码与校验--计算机中的编码》.doc 引入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