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教学 目 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和线索。 3.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并景仰藤野先生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伟大情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 和线索。
教学难点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并景仰藤野先生那超越国界、 超越民族的伟大情怀。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回忆 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 信服、敬畏。但鲁迅曾说过“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 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什么让鲁迅 如此感念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 鞭策的先生吧! 二、新课教授 (一)检查预习 1.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 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 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2.写作背景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初 到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 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1909年,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 时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鲁迅 学生凭记忆介 绍鲁迅,有遗 漏的其他同学 补充。
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3.文体知识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 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叙述和描写的文章。 基本特点是将回忆对象和叙述者的经历交织着写,分享作者的人生经验 和情感体验。 4.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 绯红(fēi) 发髻(jì) 畸形(jī)不逊(xùn) 匿名(nì) 诘 责(jié) 喝采(hè) 瞥见(piē) 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 (2)重点词语 【绯红】鲜红。 【宛如】正像;好像。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诘责】责问。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注意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 的语句。 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转换(东京—仙台一离开仙台)的顺序来写的。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重点写了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2.作者记叙了在这几个地方的哪些事,试为每件事拟个小标题。 在东京 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途径“日暮里”“水户” 仙台医专的职员优待“我” 学生读生字词 学生读课文, 找出文中表明 地点转换的语 句。 试着为每件事 拟一个小标题
(
藤野先生
“爱国青年”
) (
在仙台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离开仙台 “我”将藤野先生改正的讲义装订、收藏 “我”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公寓墙上,激励自己
(三)思考探究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进行探究。 1.学生读课文6——9段,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相关语句,并填写下表。 目睹耳闻相关语句外貌动作语言穿着
初识藤野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不拘小节、比较随性、生活简朴、治学严谨。运用白描手法,以寥寥数 笔,勾勒出一位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的学者形象。 2.作者在写和藤野先生交往时重点写了哪几件事 藤野先生添改“我”的讲义 藤野先生纠正“我”的解剖图 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 脚 3.初识藤野先生,作者运用白描手法,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位生活简 朴、不拘小节的学者形象。 和藤野先生接触时间长了,再结合这几件事,大家说一说,令作者在二 十年后依然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表现在 ”的句式,把握藤野 先生的人物形象。 示例: (1)藤野先生是一个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人,表现在和 “我”交往中,他添改讲义,认真给“我”讲解。 (2)藤野先生是一个热情诚恳、关心尊重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人, 表现在关心“我”的解剖实习等方面。 (3)藤野先生是一个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人,表现在他修改 纠正“我”的解剖图等方面。 (4)藤野先生是一个做事认真,具有求实精神的人,表现在他向“我”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等。 本文的目的不是叙事,而是为了把人物放到特定的事件中去展示人物的 性格特征。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围绕人物,选择最能突显人物性格的典型 材料。 在后面的段落,作者又写了与藤野先生分别,分别后装订讲义、悬挂照 片来纪念藤野先生。 学生读课文 6——9段,找 出描写藤野先 生的相关语 句,并填写表 格 找出四件事 学生自由回 答。
4.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找出文章的一条叙事线索: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三、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和线索。通过人物描写 和典型事例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知道了藤野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认真负 责、毫无民族偏见的人。科学无国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藤野先生的品 质真的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学习。
备作业:(原因、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要达到的目标、效果) 1.课后生字词抄写一遍 2.完成课后“思考探究”题一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添改“我”的讲义 纠正“我”的解剖图 关心“我”的解剖实 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工作认真负责 对学生严格要求 热情诚恳 求实精神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