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古代埃及本课分析本课共三个子目:第一目“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主要介绍了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古埃 及文明的发展演变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的 科学和文化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诸多文明成就中,金字塔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 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法老统治的象征。因此,本课的核心知识应该是第二 目“金字塔”。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围绕这一核心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活动。 已经失落的古埃及文明壮丽而神秘,吸引着无数人去探寻、解密。在第1课《古代埃及》的 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金字塔的“神秘”人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古埃及文明的热情。学 情 分 析 . .本课的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两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独 立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趋于成熟,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 的能力。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所 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 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历练,学生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 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 了条件。但是,鉴于同学们的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尚欠佳,故教师在安排自主 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适量课外史料,让学生直观地感 受到古代埃及文明的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1. 识记古埃及地理位置,梳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史料实证1.识读教材中的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尼罗河走向,把握尼罗河与古代埃 及文明形成的关系。2.识读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认识古代埃及“法老”的社会地位和古代埃及的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体会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的含义。历史解释 法老埃及语意为大房屋或王宫,后演变为对国王的尊称。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 军、政、财、神等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法老自称是太阳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化身,令 臣民把他当作神一样崇拜。历史理解古埃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约于公元前3500年诞生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沿岸。古埃及曾实现统一并建立 了强大的军事帝国,后来国家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曾先后占领古埃及,致使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古埃及文明成就的代 表有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等。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 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家国情怀1. 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 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2.通过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课前准备1.教材:在充分研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教案、学案,设计与教学配套的多媒 体课件。2. 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基本内容,扫除课本内容中的生僻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 1.推理法读教材中的“古代埃及示意图”,观察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分 析其与尼罗河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历史结论。2.识图法学会从历史图片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如通过教材中《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 图片,可以得出有效信息: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古 代劳动人民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见证。3. 时序法制作古埃及文明发生、发展、衰亡的时序表,直观地认识古埃及文明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见课件)[教师讲述]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大约四五千年前,亚非地区诞 生了古代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请同学们看图,指出自西向东有哪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它们 分别产生于什么流域。学生预期效果:学生1:自西向东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学生2:四大文明古国分别诞生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埃及。说到埃及,很多同学首先就会想到金字塔(出示 图片),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的法老与金字塔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出示地图和世界著名建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讲授新课第一目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出示诗歌]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蒙之神,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 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普塔神啊,你给每个家带来了光明。 [提出问题]欣赏这首诗歌。结合教材知识,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预期效果:学生1:尼罗河是古埃及的重要水源,为古埃及人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学生2:尼罗河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学生3:便于航行。 [教师小结]尼罗河为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平缓的河水 以及盛行风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都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教师过渡]尼罗河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 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设计意图: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性是本课难点。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古埃及的位置和 气候,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尼罗河定期泛滥对古埃及人民的养育作用,让学生明白古 代文明往往都和河流有着一定联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科的交叉性。)[展示图片]古埃及历史分期前王朝时期 前4500年一前3100年早王朝时期 前3100年一前2686年(第1-2王朝)古王国时期 前2686年一前2181年(第3-6王朝)第一中间期 前2181年一前2040年(第7-10王朝)中王国时期 前2040年一前1786年(第11-12王朝)第二中间期 前1786年一前1570年(第13-17王朝)新王国时期 前1570年-前1085年(第18-20王朝)后王朝时期 前1085年一前332年(第21-31王朝)托勒密埃及时期 前332年一前30年罗马埃及时期 前30年一公元395年「提出问题]古代埃及何时出现奴隶制国家 何时统一 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何时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又是如何消亡的 学生预期效果:学生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学生2: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学生3:古代埃及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 国时代三个时代。学生4: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学生5: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 埃及。[教师小结](出现小国初步统一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被波斯灭亡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525年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3500年3100年左右)此后、埃及相继在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和奥斯曼 土耳其人的统治下,近代以后,英法等殖民列强 控制埃及,1953年,埃及实现独立。(设计意图:通过古埃及历史发展的大事年表和古埃及历史发展示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古埃 及历史发展线索,从而使学生确立时空观念。)[展示图片]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艰深难认,当时只有神庙祭司等少数人能够读懂。古代埃及灭亡后,这种文字 渐渐被人们遗忘,成为死文字。后来,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1790-1832)经过长期刻苦的 努力,终于在象形文字的解读上取得决定性突破。[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的特点。除了文字,古埃及在科学文化方 面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预期效果:学生1:与事物形状相似。学生2:古代埃及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在医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制作木乃伊。 [教师小结]古埃及的文字与事物形状相似,属于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古埃及太阳 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 出历法。木乃伊,即“人工干尸”。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处理尸体的做法,其中, 以古埃及的木乃伊最为著名。(设计意图:古埃及的文明是本课重点。通过生生合作,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培养学生 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师生合作,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突破本课的难点,提高学生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能力;同时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第二目 金 字 塔 [展示材料]材料一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 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材料二 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 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 身的建造用了20年 …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提出问题]金字塔的功能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金字塔 学生预期效果:学生1:古埃及法老(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学生2: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 人智慧的结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 奴隶的历史见证。[教师小结]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埃及王权的神 圣权威;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埃 及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设计意图:金字塔这一部分是本课重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介绍金字塔时让学生 多看、多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相应补充课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 此基础上设置问题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三目法老的统治 [展示图片](-法老一辅佐大臣祭司及其他官吏官廷文书处理员一工匠农民一奴隶)(古埃及国王称法老军权政权财权神权)[展示材料]材料一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 身,具有绝对的权力。古埃及人对法老崇拜近乎疯狂,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材料二“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提出问题]说说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 埃及法老们为什么要给自己修筑金字塔 金字塔规模越 来越小这个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学生预期效果:学生1: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认 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学生2: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修筑豪华的陵墓,以备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同时也是为 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学生3:法老的王权逐渐衰落。 [教师小结]法老,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在古埃及,“法老”一词本义是“大房子”,后来用来指国王。 此词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从新王国时代国王 图特摩斯三世起,“法老”一词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法老拥有至高无上权力:(1)自诩为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独揽国家行政大权;(3)主宰国家经济;(4)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5)为自己修筑金字塔。(设计意图:法老的统治一目是本课难点。通过图片和历史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古埃及是一 个金字塔般的奴隶制等级社会。高居塔顶的是“法老”,大大小小的官员构成统治阶层,广大 工匠、农民、奴隶处于社会底层。)[助记方法](一)歌谣记忆非东北部尼罗河,定期泛滥农业宜。 前3500现小国,前3100终统一。亡于波斯前525,埃及文明未延续。 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里木乃伊。 奴隶君主法老大,军政财神于一体。(二)数字记忆一条河流:尼罗河。一个君主:图特摩斯三世。两座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三个时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525年。 三个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三项成就:太阳历(天文)、木乃伊(医学)、象形文字。 三个吞并埃及的政权:波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课堂小结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525年近3000年的时间里, 古代埃及人创立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金字塔外形雄伟壮观,内有许多甬道和墓室相通, 还有绘画、雕刻等艺术品,实际上是一座地下宫殿。国王的尸体经防腐处理,制成了干尸, 放置在棺木中,这就是“木乃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国王无限权 力的象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位于本册书的开端,知识点不多且多为常识性知识。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应侧 重让学生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并且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知识要点,然后在老 师指引下得到新的结论。建议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既有图片资料,又有音频和视频资料, 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性较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