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任务型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任务型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本章备课说明
一、本章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
以某发达国家和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描述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相对于原来的课程标准,本章增加了“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条,删除了“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的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交通运输的重视。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起到互联互通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分析的是国际发展与合作,首先分析了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差异和合作,还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然后分析了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有利于学生认识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本章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了近一学期的地理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利用地理思维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地理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但是对地理方法和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还要进一步结合具体地理知识,培养其运用地理方法、工具进行分析、讨论的能力。
发展与合作
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多属于了解性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谈对国家发展差异的理解和超市中进口商品等内容,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差异和国际合作的认识,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
1.以某发达国家和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描述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难点: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不同国家的图片,要求分析这些国家的差异。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不同国家的发展与合作。   图片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
教师: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受自然条件和开发历史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找出平均发展水平很高和很低的大洲。 学生:欧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非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低。 教师:展示世界国家和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21年)分布图、世界国家和地区图。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找出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学生:阅读地图,得出结论。 发达国家组: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主要的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组: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教师补充: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教师过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阅读教材第111页,以英国和印度为例,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国家类型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教育水平发达国家 (英国)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较高,家庭收入中只有少部分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大部分用于娱乐、旅游、健身等其他需求医疗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医疗水平较高中学和大学入学率较高,教育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 (印度)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较低,家庭收入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医疗服务设施较差,医疗水平较低中学和大学入学率较低,教育水平较低
教师拓展: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各用一个字来代表。 学生:发达国家“北”,发展中国家“南”。 教师:解释“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分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列表比较,更能够理解不同国家的差异。
三、学习任务二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阅读教材第112页第二、三段的内容,分析交通运输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快捷、高效、多样的交通运输,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货物输送和人员往来,为全球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教师过渡:进入21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阅读教材第114页,了解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解“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等的含义。 学生:阅读教材,各抒己见。   利用“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热门词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任务三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各国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威胁与挑战。为将世界建设得更美好、更绿色、更平等、更有韧性和更可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尤为重要。全班分成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其他三组,讨论分析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 经济发展组: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同其他国家开展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环境治理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这些问题不是单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可以解决的,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 其他组:国际合作在应对自然灾害、贫困和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补充: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且频繁,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教师过渡: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阅读教材第116页“思与学”,加深认识。   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五、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国际发展与合作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了解了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差异,知道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及合作形式,了解了交通运输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中国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了解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七、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