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 任务型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 任务型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本章备课说明
一、本章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本章相对于原来的课程标准变化较大,取消了聚落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城镇与乡村,只要求描述城镇和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把语言、宗教和习俗等内容整合为多样的文化,目的是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差异,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是人口与人种,主要分析了世界人口的增长规律及产生的人口问题,还有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原因,最后简单介绍了三大人种的特征。第二节是城镇与乡村,主要分析了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差异及发展特征。第三节是多样的文化,首先分析了世界语言和宗教的特征,然后结合图片分析了衣食住行等多样的文化,从而培养了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三、本章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因此课上可设计贴近生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用地球仪、地图、遥感影像、影视资料、数据可视化图等资料,结合若干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特点的素材,如世界人口和文化等,帮助学生认识全球人文环境的基本状况,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多样的文化
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多为了解性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教学可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谈对身边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
1.运用反映语言、宗教等内容的图文资料,了解世界语言和宗教的特征。
2.运用反映文化习俗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不同语言、宗教和习俗。
难点: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2023年我国承办了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国际赛事,同学们一定听到了不同的语言,看到了风格各异的运动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世界不同的语言和宗教习俗,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结合时事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不同的语言 教师:我们每天都会使用语言,大家想一想语言有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教师: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有六种语言是联合国工作语言,阅读教材并找出。 学生:汉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 教师延伸: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教师拓展: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如下。 (1)汉语: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2)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3)俄语:俄罗斯、亚洲的中西部。 (4)法语:法国及非洲的中西部。 (5)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6)阿拉伯语:亚洲的西部、非洲北部。 2.三大宗教 教师: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当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阅读教材第104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归纳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和分布地区。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发源地亚洲的西部阿拉伯半岛亚洲的南部主要分布地区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适当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学习任务二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图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容了文化习俗的多样性,我们从饮食、服饰、交通、民居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解。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讨论归纳典型案例并做出解释。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 饮食组: 地区农业特征饮食习惯欧洲西部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米饭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筷子用餐拉丁美洲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
  服饰组: 地区服饰特征典型样例气候寒冷的地区传统服饰多以皮毛制品为主,并配有长靴、帽子和围巾,便于保暖亚洲北部某地民众身穿传统服饰参加驯鹿拉雪橇比赛,庆祝驯鹿日气候炎热的地区传统服饰则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者低领为主,便于散热亚洲南部某地身穿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
   分组活动,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交通组: 地区特征原因亚洲东南部有些地区利用船只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场河道纵横,陆路交通不便非洲北部沙漠地区骆驼商队炎热干燥
  民居组: 地区特征原因欧洲北部用木头建造房子林木资源丰富地中海沿岸地区多用石材建造房子石材丰富
  教师拓展:传统民居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阅读教材第107、108页活动,完成问题。同学们还可以在网上查找其他民居,分析其建筑材料、特征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生:(1)图1民居以土为建筑材料,原因是当地炎热干燥,利用土作为建筑材料。图2民居用竹木作为建筑材料,原因是当地高温多雨,竹木资源丰富。 (2)图1民居具有厚墙、小窗的特征,能够有效阻挡外部热量进入,起到降温作用。图2居民建筑高大,屋顶坡度大,利于通风散热和雨水下泄。
四、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多样的文化和世界不同的语言和宗教,知道了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衣食住行等文化习俗的差异,认识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要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六、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