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5.1法不可违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01违法无小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输入大标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输入大标题
知识总结
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法不可违的原因 p46
①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
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
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 指引作用)
②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
的 ,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 评价作 用 )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行为的含义: (P48)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 (P48)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 行政
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如:民法典)
(如:治安管理处罚法
(如:刑法)
违法行为
行政违 民事违 法行为 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一、违法无小事
种类
定义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 三种违法行为的定义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17岁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探究与分享:
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权利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处罚。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结合课本48-50)
一般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的区分 不同点 相同点
按社会危害轻重分: 按违反法律分: 社会危害性 违反法律 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
民法
行政法
刑法
民事责任
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刑罚处罚
1.都是违法行为
2.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1)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违法行为
犯罪
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02
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安全,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P49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
殴打他人
他们的行为违法吗?属于什么类别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
破坏公共设施
侵犯人身权利、安全
02
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和误区: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结伙斗殴......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携带危险物品、携带管制刀具;破坏安全标识......
(3)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恐吓他人、殴打他人......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吸毒;破坏文物;盗窃、损毁公共设施......
误区一:有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
误区二:有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照相馆没有经过他认同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二: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镜头三:
想一想,以上的违法行为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通常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返还财产
指平等的社会成员在民事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侵权行为
违约行为
人身权
财产权
民事违法行为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行政违法行为: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相关链接 P56
违德、违纪的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有的同学认为,上面漫画中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看?假如让你参与,你会怎么办?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如何预防犯罪,做守法公民?
(1)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归纳
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达标检测
1.八年级(2)班的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
A. 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B. 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D.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C
2.根据违反法律的不同,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
①拾到别人丢失的东西拒绝归还
②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③在网上制造、传播谣言
④欠别人的债,到期不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