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食品安全事件——油罐车卸完煤油装食用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谁也想不到街边加油站的油罐车里面可能也装过我们炒菜的食用油。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出,每一起事件都触动公众的神经,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食品安全如何保障?依法治理!夯实法治基础2024年九上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二框授课人:XX老师1、法治的要求?P45-462、法治的作用?(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P45-47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重要性)、总目标、具体内容、基本要求?P47-49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50认真阅读课本P44-50,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子议题一:探食品之法,思法治之要求子议题二:析油罐车危害,悟法治之意义子议题三:思整顿之制,行法治之方略总议题:以食品安全,思夯实法治基础探食品之法,思法治之要求01环节一:何“法”才能治国【思考】《汉谟拉比法典》适合用来治国吗?为什么?1.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 【死刑】2.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 【无罪】3.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 【割除双耳】4.理发匠剃去奴隶的发式标记 【死刑】5.贵族打死贵族 【赔款】不适合,因为这样的法律并不是为人民而制定的,不符合人民的利益。观我国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并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有关部门等方面的意见。第一百三十一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第一百四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或者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思考】我国的食品安全法适合用来治国吗?这说明法治要求什么?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思考:我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违法行为?一个国家制定了良法,是否就是“法治”的国家?法治还要求什么?环节二:良法何以“治”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笔记区1.法治的要求有哪些?P45-P46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析油罐车危害,悟法治之意义02环节三:分析油罐车混用的危害据介绍,如果卸完煤制油不洗罐的话,通常罐内会残留几千克到十几千克不等的煤制油。除了煤制油,像工业废水、塑化剂、废机油、减水剂这样的非危化品液体,普通货罐车都可以运输。即使卸货时食用油收货方会取样检验,由于检验项目有限,如果食用油中掺入其他杂质,普通的检验也检不出来。【讨论】1.问题:如果这样的现象得不到整治,会产生怎样的危害?(个人、社会、国家角度)2.要求:前后六人为一组,选一名同学记录,一名同学发言。时间4分钟。个人:会患上肝癌、胃癌、血癌、皮肤癌、膀胱癌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社会:人民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护,社会秩序会变得混乱。国家:国家的威信无法得到保证,法治的尊严得不到维护,国家发展受到阻碍等。笔记区2.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P45(个人)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社会)②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国家)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美国 为应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美国政府于1906年颁布《联邦食品和药品法》,1938 年颁布《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该两部法律对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规定严厉的处罚措施。德国德国是一个食品立法很早的国家,早在1879年就制定了《食品法典》。136年来,这部《法典》不断完善,目前实行的联邦德国《食品法》包罗万象,条款多达几十万个。如果将《食品法》印刷品放在秤上,重量已经超过两公斤。日本日本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由两大基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组成。《食品安全基本法》和《食品卫生法》是两大基本法律。其他国家是否有法律来保障食品安全?(世界)④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环节四:观国际现代国家之法法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人治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人治思维奉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近代中国变法改制新中国成立后探索法治建设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法治是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法制区别: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物的管理,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联系:“法制” 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概念区分:人教版九上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人教版九上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法治与法制的关系知识延伸思整顿之制,行法治之方略03相关链接1978年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2014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重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2018年2020年3.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是什么?①地位: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笔记区环节五:思乱象何治如何打击食品行业乱象,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可从多主体、多角度)环节六:看中国之治党和政府牵头,进一步持续整治食品行业乱象作出专门部署。环节六:看中国之治加强食品相关立法,提高法律规范,完善法律体系。《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环节六:看中国之治坚守法律原则,确保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环节六:看中国之治多部门联合严厉打击相关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环节六:看中国之治加强法律普及宣传、提升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笔记区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实现科学立法(前提)、 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建设法治中国,我们青少年怎么做呢?青少年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01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情,依法规范自身行为;02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勇于并善于同破坏法治中国建设的言行作斗争。03认真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04课堂小结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个人、国际、国家)描绘法治蓝图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方略地位要求总目标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6.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7.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金句课堂练习1.202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犯罪率最低、公民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公民体感治安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④每个公民要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课堂练习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下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描述正确的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④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