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地图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2022年版课程标准对电子地图要求增加,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使用数字地图的习惯,感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图的选择和应用,其中地图的阅读主要分析的是构成地图的要素,地形图的判读是对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选择和应用主要分析的是地图的选择和数字地图的应用。通过学习,使得学生提高使用地理工具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学会熟练地使用地图,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数字化生存技能。三、本章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情境,设计贴近生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要注重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总结归纳。组织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学生可以通过绘图掌握地图三要素。在“做”的同时也要强调“用”。例如: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用地图作向导到达目的地;利用数字地图规划出行路线;等等。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可以熟练利用地球仪、地图、遥感影像、影视资料、数据可视化图等资料。地图的阅读设计说明本节课实践性较强,因此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件入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组织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计算教室的比例尺等,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正确的阅读和运用地图。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本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地图。2.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重点难点重点: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把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相互换算。难点: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正确辨别方向。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等。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几幅地图,我们在生活中能够用到许多地图,今天就来认识地图,了解地图,便于更好的阅读和应用地图为生产生活服务。 从日常生活导入新课,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工具,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教师:阅读教材第28页内容,指出地图中方向、比例尺、图例等“语言”的含义。 学生: (1)方向: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线指示方向。 (2)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教师(拓展):同学们可以阅读“思与学”内容,了解地图怎样由球面转化为平面。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些地图“语言”,有利于进一步对地图进行判读和利用。 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1.方向 教师: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方向。 教师: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一般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在实际地图中,我们可以把指向标平移到需要判断方向的位置。 学生练习: 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教师: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学生练习: D和E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故D在E的西南方,E在D的东北方。 2.图例 教师(讲解):地图上的图例有各种符号和注记,分别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可以通过图例识别地图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描述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 3.比例尺 教师: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比例尺的定义,下面了解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①实地用千米,图上用厘米,千米换算成厘米,加五个零;②实地用米,图上用厘米,米换算成厘米,加两个零。 练习:图上距离1厘米,实地距离30千米,计算比例尺。 学生:1∶3 000 000。 教师: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分别是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要熟练进行转换。 练习:把上述比例尺换成文字式和线段式。 学生: 文字式: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 线段式: 教师(深化):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分数,所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大小比较是相同的,分子相同(一般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并且能够解决问题。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 这里的换算学生容易出错,强调易错点。四、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构成地图的语言,包括方向、图例和比例尺,通过学习,能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重点是会计算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难点是在不同形式的地图上利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定方向。六、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