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了陆地地形和海洋地形,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两条内容,目的是能够完整地描述地球表层陆地、海洋的基本面貌,使我们加强对海洋重要性的理解,培养关注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大洲和大洋、世界的地形和海陆的变迁三部分内容,要求借助地图和其他地理工具,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特征,知道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作用,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的分布等。 通过学习了解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状况,初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三、本章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贴近生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地球仪、地图、遥感影像、影视资料、数据可视化图等资料,获取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特点的素材,如世界的“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世界地形之最、世界旅游攻略等;还可以借助近期的火山、地震信息理解海陆变迁。世界的地形设计说明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要充分借助地图展现海陆差异,通过图片展示世界主要地形区和海底地形景观,采用分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学习目标1.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了解世界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2.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海底地形的分布,了解不同海底地形的特征。重点难点重点:世界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难点:不同海底地形的分布及特征。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等。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展示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的图片。地球表面形态复杂,山高与水深相差悬殊,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世界的地形。 采用图片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地形复杂 教师:阅读教材第52页图3.14山高与海深的对比,计算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的相对高度,讨论是山更高还是水更深。 学生: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的相对高度是19 882.86米。地球表层的山高不如水深。 2.陆地地形分布 教师:阅读教材第53页图3.15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将学生分成山脉组和其他地形区组,总结出世界主要山脉和其他地形区的分布。 学生:(1)山脉组 山脉大致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亚洲中部阿尔卑斯山脉欧洲南部落基山脉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南美洲西部 (2)其他地形区组 地形区大致位置巴西高原南美洲中部青藏高原亚洲中南部,我国西南部亚马孙平原南美洲北部东欧平原欧洲东部刚果盆地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教师补充: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3.不同大洲的地形差异 教师:借助世界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特征,分析亚洲和非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学生:非洲的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而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 分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回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特征和作用,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现代海洋探测结果表明,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阅读教材第55页图3.16海底地形示意,说出海底地形的特征。 学生: 海底地形含义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洋中脊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海沟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洋盆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教师补充总结: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主要原因是这里距离陆地较近,深度较小,坡度平缓。 安排学生阅读并整合教材内容,可以锻炼其快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四、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表层的陆地和海底地形,知道了无论陆地,还是海洋,其高低起伏都很大,形态多样;认识了陆地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知道了海底地形的名称和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地球表层的形态特征。六、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