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课时 气温的变化 中国的温度带1.知道气温的概念,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并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2.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概括中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3.掌握五个温度带及其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网上曾有这样一句笑谈:“她在南方露着腰,你在北方穿着貂”。这说明我国南方与北方气温有何差异 学习活动一 了解气温的测量与变化【自主学习】气温的变化1.气温指大气的 程度。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气温 。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 前后。 3.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气温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 【合作探究】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根据课件P14,思考:1.日平均气温应如何计算 2.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又是怎样计算的 3.根据下表数据描绘气温年变化曲线。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5 -2 7.6 14.7 22.3 26.6 27.6 26.6 21.0 13.7 4.7 -2学习活动二 认识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合作探究一】我国的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 根据课件P10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和课件P13 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描绘8 ℃、0 ℃、-8 ℃、-16 ℃、-24 ℃等温线。2.写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3.写出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4.列表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成因季节 地区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冬季风影响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情况冬季 北方 小, 南方 大,辐射强 长 小夏季 北方 小,辐射弱 长 无南方 大, 【合作探究二】我国的温度带1.根据课件P19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写出我国的主要温度带。2.根据课件P19图,完成下列表格。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热带 一年 熟 、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 一年两至 熟 、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暖温带 一年 熟至两年 熟 小麦、玉米、 、花生、温带水果 中温带 一年一熟 小麦、亚麻、 、甜菜 寒温带 一年一熟 、马铃薯 青藏高原 高寒区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 结合生活实例,说出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知识自我建构】【学后反思】【参考答案】学习活动一 了解气温的测量与变化【自主学习】气温的变化1.冷暖2.日变化 2 日出3. 年变化 1 7 【合作探究】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1.日平均气温是将在2时、8时、14时、20时测得的气温之和除以4,(8.7+13.2+23.6+17.4)÷4=15.725 ℃。2.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得到的数除以天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3.学习活动二 认识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1.略。2.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3.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4.季节 地区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冬季风影响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情况冬季 北方 小, 辐射弱 短 大 南方 大,辐射强 长 小夏季 北方 小,辐射弱 长 无南方 大, 辐射强 短 【合作探究二】我国的温度带1.根据课件P19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写出我国的主要温度带。参考答案: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2.根据课件P19图,完成下列表格。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热带 一年 三 熟 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 一年两至 三 熟 水稻 、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暖温带 一年 一 熟至两年 三 熟 小麦、玉米、 棉花 、花生、温带水果 中温带 一年一熟 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寒温带 一年一熟 小麦 、马铃薯 青藏高原 高寒区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课时 气温的变化 中国的温度带教学目标:地理实践力:知道气温的概念,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并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综合思维: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概括中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掌握五个温度带及其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网上曾有这样一句笑谈:“她在南方露着腰,你在北方穿着貂”。这说明我国南方与北方气温有何差异 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 了解气温的测量与变化【自主学习】气温的变化1.气温指大气的 冷暖 程度。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气温 日变化 。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 日出 前后。 3.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气温 年变化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 【合作探究】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根据课件P14,思考:1.日平均气温应如何计算 参考答案:日平均气温是将在2时、8时、14时、20时测得的气温之和除以4,(8.7+13.2+23.6+17.4)÷4=15.725 ℃。2.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又是怎样计算的 参考答案: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得到的数除以天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3.根据下表数据描绘气温年变化曲线。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5 -2 7.6 14.7 22.3 26.6 27.6 26.6 21.0 13.7 4.7 -2参考答案:教学活动二 认识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合作探究一】我国的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 根据课件P10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和课件P13 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描绘8 ℃、0 ℃、-8 ℃、-16 ℃、-24 ℃等温线。参考答案:略。2.写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参考答案: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3.写出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参考答案: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4.列表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成因季节 地区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冬季风影响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情况冬季 北方 小, 辐射弱 短 大 南方 大,辐射强 长 小夏季 北方 小,辐射弱 长 无南方 大, 辐射强 短 【合作探究二】我国的温度带1.根据课件P19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写出我国的主要温度带。参考答案: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2.根据课件P19图,完成下列表格。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热带 一年 三 熟 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 一年两至 三 熟 水稻 、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暖温带 一年 一 熟至两年 三 熟 小麦、玉米、 棉花 、花生、温带水果 中温带 一年一熟 小麦、亚麻、大豆、甜菜 寒温带 一年一熟 小麦 、马铃薯 青藏高原 高寒区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 结合生活实例,说出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中国的地势特征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气温的变化第四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学习目标地理实践力:知道气温的概念,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并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综合思维: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概括中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掌握五个温度带及其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同样是冬季,有的地方绿意盎然,有的地方冰天雪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一、气温的变化气温就是大气的冷热程度, 单位是℃,读作……1.定义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低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摄氏度2.意义一、气温的变化读图活动4. 日变化6℃5:0023.6℃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14点左右日出前后23.6℃-6℃=17.6℃一、气温的变化读图活动5. 年变化726.1℃1-4.7℃从气温曲线图中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呢?北京某年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最热月:最冷月:年较差7月 26.1℃1月 -4.7℃=最热月-最冷月26.1-(-4.7)=30.8℃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观差异主要体现在植被的色彩变化上。原因是气温的季节变化引起的。说说北京八达岭的四季景观差异,并分析引起景观差异的原因情境1放寒假了,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的外婆家过年。武汉海口济南哈尔滨去外婆家过年喽……好冷啊!冻死了!情境导入小明到外婆家过寒假和暑假的不同感受。情境2放暑假了,海口的小明再去哈尔滨的外婆家避暑。武汉海口济南哈尔滨去外婆家避暑喽,嘻,带着羽绒服呢。你能解答小明的疑惑吗?奇怪,怎么不冷呢?情境导入小明到外婆家过寒假和暑假的不同感受。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在等温线图的判读中,等温线密集和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1.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差异的大小。具体规律是:等温线越密集,表示气温差异越大;等温线越稀疏,表示气温差异越小。等温线分布图复习回顾等温线图的基本知识二、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中国1月平均气温完成P71“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我国0℃等温线,描述它大致经过哪些地方?走向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2.黑龙江省最北部和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各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两地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答案提示:1.我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基本平行),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西半段出现明显弯曲,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影响,向南凸出。在河谷地带受地形影响,向北凸出。2.黑龙江省北部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28℃以下,海南岛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16℃以上,南北气温相差44℃以上。活动探究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 岭淮 河气温<0℃气温>0℃1月0℃等温线三、我国气温特点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1.找出1月我国气温最低及最高的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答案提示:1.1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北部。而气温最高的地区出现在纬度最低的海南岛。造成1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高低。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1中国1月平均气温1月气温最高:海南岛1月气温最低:黑龙江省北部三、我国气温特点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3.试分析造成冬季我国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很大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提示:3.形成原因:(1)冬季,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而我国处在北半球,获得在太阳光热较少,而且越向北,纬度越高,太阳光照强度越弱,白昼时间(即日照时间)越短;(2)此外,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流影响。北方地区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冷气流的影响较大;南方地区距冬季风的源地遥远,且冷空气在南下途中遇重重山岭阻隔,势力不断减弱,因此冷气流对南方的影响较小。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南北方的温差。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1中国1月平均气温北方地区:寒冷纬度高,太阳辐射弱白昼时间短离冬季风源地近南方地区:温暖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白昼时间长冬季风影响小南北温差大三、我国气温特点中国7月平均气温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小组讨论并回答:1.哈尔滨、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两者相差多少摄氏度?与1月气温相比,7月南北温差有何变化?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夏季气温超过了多少摄氏度,而北方广大地区的气温也在多少摄氏度以上。答案提示:1.通过图例可知,哈尔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在16℃以上,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在24℃以上。两者的气温相差大约在8℃左右。与1月气温相比,7月我国南北温差明显变小。2.读图可知,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夏季气温超过了28℃,而北方广大地区的气温也在16℃以上。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16℃以上24℃以上南北温差小三、我国气温特点中国7月平均气温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小组讨论并回答:3.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什么?试分析其成因?答案提示: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方温差不大。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因纬度高,太阳光照强度要弱一些,但白昼时间比南方地区要长;此外,南方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阴雨天气多,云量对太阳光热有削弱作用。综上所述,使得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北方地区:高温纬度高,太阳辐射稍弱白昼时间长晴天多,天空少云南方地区:高温纬度低,太阳辐射稍强白昼时间短夏季风影响大,多阴雨天气低温区:青藏高原三、我国气温特点中国7月平均气温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小组讨论并回答:4.找出7月我国气温最低及最高的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答案提示:4.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出现在青藏高原上,其西北部7月平均气温在8℃以下。影响因素: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从而成为我国夏季的低温区域。7月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出现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影响因素: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为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沙漠广布,吸热增温快;气候干燥,多晴天,天空少云,太阳光照强烈等。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7月气温最低:青藏高原8℃以下7月气温最高:吐鲁番盆地三、我国气温特点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日变化 陆地气温最高时刻陆地气温最低时刻气温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月北半球陆地气温最低月气温的空间变化 冬季 夏季 归纳总结我国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规律表2.我国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规律。午后两点日出前后7月1月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三、我国气温特点完成教材P72的“活动”。下面各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你还能举出气温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实例吗?1.“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居民的穿着。活动探究2气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答案提示:1.错误。“早穿皮袄,午穿纱”说的是新疆地区居民的穿着。该说法描述的现象说明的是早上气温很低,中午气温很高,早上和中午的温差大。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沙漠地区。因为沙石的热容量小,吸热和放热都比较快,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也快,导致昼夜温差很大。新疆地形图三、我国气温特点活动探究2气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完成教材P72的“活动”。下面各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你还能举出气温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实例吗?2.我国南方地区的房屋矮小紧凑,墙壁厚,窗户小。3.我国北方地区的居民冬天喜欢吃火锅、睡火炕。答案提示:2.错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湿热,因此房屋高大宽敞,墙壁较薄,门窗多,窗户大,利于通风散热。3.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因此房屋比较矮小,墙壁厚实,门窗较少且小,利于御寒保暖;居民在冬天喜欢吃火锅,以驱寒生热;睡火炕,即使是寒冬腊月也可以很温暖。南方民居东北火炕三、我国气温特点中国温度带四、温度带中国的温度带划分1读图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国陆上国土共划分为几个温度带?分别是什么?答案提示:人们根据我国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陆上国土共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它们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此外,还有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单独划分为青藏高原高寒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寒温带中温带中温带暖温带暖温带热带热带亚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景观热带景观亚热带景观中温带景观青藏高原区景观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典型景观2四、温度带温度带 ≧10℃积温 耕作制度(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知识拓展2我国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农作物的关系表3.我国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和农作物。注:积温,指某一段时间内(通常为一年)逐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一般积温值越高,表明热量越丰富,生长期越长。>8000℃一年三熟水稻、热带经济作物4500 8000℃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3600 4500℃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1600 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1600 ℃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部分地区一年一熟青稞四、温度带这些水果主要生长在哪个温度带?活动探究3我国不同温度带的主要水果种类四、温度带ABBD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气温的变化 中国的温度带评价一 能够认识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 1~2 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时 B.14时左右C.日出前后 D.子夜0时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图示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A.10.5℃ B.9℃ C.11.5℃ D.66.5℃3.如图是某地某年气温变化曲线图。依据资料图可知,该地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 。( ) A.北,1月气温最高 B.北,7月气温最高C.南,1月气温最高 D.南,7月气温最高评价二 能够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024年某月,从吉林省一路向南奔向海南省的某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据此完成4~5题。4.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服装的现象反映了我国( )A.夏季普遍高温B.夏季干湿差异显著C.冬季南北温差大D.冬季气温年际变化大5.我国南北方地区乘务员夏季穿衣风格更趋一致,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气温升高 B.我国纬度位置很低C.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D.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一致6.前往西藏地区旅游,即便是夏季也能看到山顶上皑皑积雪,原因是青藏地区( )A.降水丰富、湿润B.海拔高,山顶气温低C.地形平坦、开阔 D.植被稀疏、荒凉评价三 能够结合实例,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面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7~8题。7.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A.甲 B.乙 C.丙 D.丁8.图中丁温度带是( )A.中温带 B.暖温带C.亚热带 D.青藏高原高寒区9.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是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C.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30℃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完成 10~11题。10.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1.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12.图示省级行政区的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C.一年两至三熟 D.一年三熟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时,首日即为冬季的开始日。因而在立冬节气到来之际,全国从南到北实际上存在三个气候学意义上的季节。下图是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日期分布图。(1)图中,武汉正处于 季。 (2)图中,已入冬的哈尔滨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当前依旧在夏季的海口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全年无冬的行政中心城市在冬季气温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读图,归纳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4)哈尔滨的传统民居多有双层窗户,房内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广州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这种差别是由于 差异形成的。 [实践作业]调查一下自己家乡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说出建筑特点与气温的关系。答案:1.(B)2.(C)3.(B) 4.(C)5.(C)6.(B)7.(A)8.(A)9.(D)10.(B)11.(C)12.(A)13.(1) 秋 季。 (2) 黑龙江省 , 琼 , 纬度位置 。 (3) 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4) 气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1气温的变化 中国的温度带习题.docx 4.2.1气温的变化 中国的温度带导学案.docx 4.2.1气温的变化 中国的温度带教案.docx 4.2.1气温的变化 中国的温度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