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 三 节地 球 的 运 动2024.9第一章 地 球本节内容地球的公转概况定义方向周期地理意义特征四季变化(同纬)形成五带(异纬)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2.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学习目标3、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气候特点。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__________的转动。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地球的公转轴心?)(地球的公转方向?)(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地球公转—概况4、公转特点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的,而且它的_________保持不变。倾斜空间指向二、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理意义)(一)形成季节变化(同纬)。1、季节变化是不同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所致。为什么不同?2、原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a、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同一天中一地的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时分。在全球范围内,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太阳高度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数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它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具体表现为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夏季高,冬季低。直射斜射光照较强,获得热量多光照较弱,获得热量少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季夏季太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上吗?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决定了太阳最北直射________(纬线),最南直射_________(纬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b、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各地________发生变化。昼夜长短白天时长夜晚时长②④夜弧夜弧昼弧昼弧赤道的昼夜长短无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根据观察结果填表比较二分二至对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3.5°N23.5°S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0°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前后6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北回归线赤道①②③④3、四季更替二分二至点的形成公转位置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昼夜长短 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①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较多②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最多③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较多④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最少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地球公转二分二至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填图·绘图①在图中的横线上填注节气名称。②在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这些变化使得同一地点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地面获得________发生变化,最终形成季节变化。太阳光热6.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________。相反地球的公转节气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日期 6.22前后 3.21前后/9.23前后 12.22前后太阳直射点 北回归线(23.5°N) 赤道 南回归线(23.5°S)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北极圈以北极昼现象 南极圈以南极夜现象 无 北极圈以北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春季:3 4 5 夏季:6 7 8 秋季:9 10 11 冬季:12 1 2小结(二)五带的形成(异纬)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__________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由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光热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2.图中纬线①的纬度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界线。3.图中纬线②的纬度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界线。66.5°N23.5°S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五带的分界线北寒带北温带南寒带南温带66.5°N66.5°S23.5°N23.5°S热带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填图·绘图①在图中的横线上填纬线①和②的名称。②在图上利用横线表示出“南温带”的分布范围。北极圈南回归线各个温度带特征4.图中③是________,气候__________,有太阳直射现象。5.图中④是________,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__,比寒带__,_________比较明显。6.图中⑤是________,阳光斜射得很厉害,气候__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终年炎热北温带少多四季变化南寒带终年寒冷③④⑤哪些温度带有极昼极夜?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的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的称为极夜。夏至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极地区出现极夜五带特征总结五带 气候 特征热带 终年炎热 太阳直射北温带、南温带 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 四季分明北寒带、南寒带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五带的划分1、下面四幅图中, 标划的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2、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在(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1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BA B C DB材料 回归线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我国南方某地有一口井,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根据材料完成3~4题。3、此地纬度位置是 ( )A. 23.5°N B.23.5°SC. 66.5°N D. 66.5°S4、这一天的日期大约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1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AB②③④①5、2018年10月1日,我国南极科考队越冬队员在南极中山站升起国旗.唱起“我爱你中山站,我爱你中国”。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问题。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 ①~②段B. ②~③段C. ③~④段D. ④~①段B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加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_____现象,皮口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3)当地球运行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线上。(4)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一年中,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正午影子的长短有季节变化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坐地日行八万里” D.站得高,看得远活动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2016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