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年级学生读本第8讲无人精神则不立,无国精神则不强《2.德不可空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实践。帮助学生认识到践行道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道德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道德。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德不可空谈”的内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教学过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道德行为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从而引出“德不可空谈”的主题。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简短但富有深意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镇,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明的孩子。李明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优异,但他总是忽略一些小事,比如乱扔垃圾、不排队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人在路上艰难地搬着沉重的箱子。周围的人或视而不见,或匆匆走过,只有李明停下脚步,主动上前帮助老人。这件事很快在小镇上传开,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李明,并发现了他许多平时被忽视的优点。老师:那么,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A:我觉得李明虽然平时有些小毛病,但他的善良和乐于助人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学生B: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德比他的才华更重要。即使你再聪明,如果没有好的品德,也很难得到别人的真正尊重。老师:非常好,同学们。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德不可空谈”。品德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评价。就像李明一样,他的一个简单善举,就让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德不可空谈”的理念呢?学生C: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其实都是品德的体现。学生D: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学会感恩和回馈社会。比如,我们可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老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它,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担当的人。讲解解释“德不可空谈”的含义,强调道德不仅仅是嘴上说说,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通过具体事例,如雷锋的事迹,说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老师:什么是德不可空谈?这个短语,顾名思义,就是告诉我们道德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谈,而应该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嘴上说着要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自私自利,对他人冷漠无情,那这样的道德宣言还有什么意义呢?老师:为了更具体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中那些光辉的道德典范。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雷锋同志。他的一生,就是“德不可空谈”的最好诠释。雷锋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说自己要为人民服务,而是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一理念。无论是帮助老人过马路,还是为战友缝补衣物,他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道德。雷锋的事迹告诉我们,道德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言,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去实践、去传承的一种精神力量。只有当我们把道德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它,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空谈道德而不行动的现象?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比如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学生A(代表发言):大家好,我们小组经过热烈讨论,发现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少空谈道德而不行动的现象。比如,有些人常常在社交媒体上高谈阔论,批评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但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却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其中。再比如,有些人总是口头上说要保护环境,减少浪费,但日常生活中却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随意丢弃垃圾。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我们小组认为,首先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诚实这一品质,我们应该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在学习上,不抄袭作业,不作弊;在人际交往中,坦诚相待,不隐瞒真相。对于友善,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关心他人,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校园里,可以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在社会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也要伸出援手。尊重他人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轻易贬低或嘲笑他人。在与他人交流时,耐心倾听,不打断对方发言;在公共场合,注意言行举止,不干扰他人。此外,我们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不随意破坏公共设施,不浪费食物等。总之,践行道德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诠释道德的真谛,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老师点评:学生A的发言非常精彩,他们小组不仅准确地指出了生活中空谈道德而不行动的现象,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来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道德。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品质是构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石。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他们小组所倡导的那样,将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志愿者服务、社区互助等,分析其中体现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这些案例中学习到什么。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案例分析,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探讨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志愿者服务的案例。在去年的疫情期间,有一群大学生放弃了他们的假期,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他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物资分发和居民安抚等工作。尽管工作繁重且有一定的风险,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无私奉献。这个案例体现了怎样的道德实践呢?学生A:这个案例让我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了社区的安全和健康,自愿投入到抗疫一线。这种精神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教师:非常好,A同学。无私奉献确实是这个案例中的一个重要道德实践。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社区互助的案例。在某个老旧小区,由于老年人居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便。于是,小区里的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邻里互助小组”。他们定期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比如买菜、送药、打扫卫生等。同时,他们还组织了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个案例又体现了哪些道德实践呢?学生B:这个案例让我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年轻人通过实际行动,为老年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这种互助精神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困难,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团结。教师:B同学的回答非常到位。互助和关爱确实是这个案例中的核心道德实践。那么,通过这两个案例,同学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呢?学生C: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邻里之间的互助关爱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我们还要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C同学的总结非常全面。确实,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道德实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实践活动让学生制定一个在本周内践行道德的小计划,例如帮助家人做家务、关心同学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计划,并互相监督执行。老师:同学们,这周我们的主题实践活动是“践行道德,从我做起”。我希望大家能在这个星期里,制定一个小计划,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现我们的道德风尚。比如,你可以选择帮助家人分担一些家务,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或者主动关心身边的同学,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记住,道德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更是需要我们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的。学生A:老师,我打算每天晚饭后帮妈妈洗碗,这样她就能多休息一会儿。另外,我还会在课间休息时,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解答问题。老师:非常好,A同学,你的计划既体现了对家人的关爱,也展现了同学间的互助精神。我相信你的行动会感染到更多的人。学生B:我计划周末的时候和爸爸一起去社区做志愿者,帮助清理小区的公共区域。这样既能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也能让我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老师:B同学的想法很有意义,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你不仅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为你点赞!学生C:我打算每天给同桌带一个水果,因为我看他最近学习压力很大,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一些鼓励和支持。老师:C同学,你的细心和体贴让人感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温暖和力量。我相信你的同桌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心意,并因此更加努力学习。老师:同学们,看到你们这么积极地制定计划,我感到非常欣慰。接下来,我希望大家能够互相监督、互相鼓励,确保我们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同时,我也会在班会上邀请大家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和感受,让我们一起在成长的道路上携手前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德不可空谈”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老师:道德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我们生活中应该积极践行的行为准则。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一点,把所学到的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的行为中,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学生A:老师,我觉得您说的很对。道德不仅仅是说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乱扔垃圾,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践行道德的具体表现。老师:非常好,学生A。你说得很对。道德就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践行道德,才能够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学生B:老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情况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学生B。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道德观念来做出选择。同时,我们也可以向身边有道德、有经验的人请教,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记住,道德的选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实践和反思。学生C:老师,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践行道德,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老师:没错,学生C。自我修养是提升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思考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最后,我再次强调,“德不可空谈”。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