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0.2 滋养心灵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2 滋养心灵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滋养心灵》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认同滋养心灵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理解国家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丰富的重视,增强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
1.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乐观、自信、坚韧等,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2. 引导学生学会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责任意识:
1. 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和丰富精神世界方面的责任,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
2. 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滋养心灵的原因,包括良好生命状态的需求和内心世界对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2. 掌握心理健康的含义、表现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方法、 寻求专业帮助和磨练意志等。
3. 明确丰富精神世界的途径,包括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以及在生活实践中扩展阅历等。 难点:
1. 引导学生将心理健康和丰富精神世界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到滋养心灵。
2. 帮助学生理解并处理好心理健康与物质生活的关系,避免过度追求物质而忽视内心的滋养。
3. 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保持心理健康、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生 命韧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讲述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抗日军民物质匮乏,缺吃少穿,生活艰难。但敌人的迫害、恶 劣的环境并没有压垮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他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抗 日。而在今天,一些青少年身穿名牌,吃豪华大餐,玩游戏,却感到无聊、空虚。
2.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种情况,同学们对他们的精神世界有什么看法
3. 学生讨论并发言。
4. 教师总结: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看到生命中更 多的光彩。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滋养心灵。
(二)讲授新课
1. 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展示名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 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2)提出问题:有同学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风貌怎样不重要。”结合这些名言,你觉 得这一观点对吗 为什么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讲解:我们要滋养心灵,因为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 神。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2. 怎样滋养心灵(一)
(1)讲述小明的故事: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却总是感到焦虑和压力。他经常担心
自己因成绩不够好而被父母和老师责备。这种学习焦虑逐渐影响到他的睡眠和食欲,导致他出现了失眠和 食欲不振等问题。
(2)提出问题:小明遇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回答:小明遇到了心理问题。
(4)教师讲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表现包括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 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5)提出问题:小明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6)学生讨论并回答。
(7)教师总结:小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一是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二 是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如运动、培养兴趣爱好等;三 是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如在医生或心理医生 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四是磨练意志,增强生命韧性,例如说服自己接纳挫折、培养幽默感、积极寻求帮助、 培养兴趣爱好、眼光放长远、关心帮助他人等。
3. 怎样滋养心灵(二)
(1)展示图片:举手投足间皆是朗月星河,你的内心变回葱郁繁盛。
(2)提出问题: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教师讲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我们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要在 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三)课堂小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滋养心灵的原因、心理健康的含义和表现、保持心理健康 的方法以及丰富精神世界的途径。
2. 强调滋养心灵对于个人成长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滋养心灵,保持心 理健康,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随堂练习
1. 国家通过设立和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活动,凝聚 民族力量。举行这些活动()
①是因为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②有利于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③有利于我们养护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④有利于我们充盈个人精神世界,发扬民族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活动是因为守护生命需 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这些活动有利于营造崇尚、学习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有利于我们养护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我们充盈个人精神世界,发扬民 族精神,②③④说法正确;举行这些活动是因为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①说法错误;故选 D。)
2. 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纪录片接连走红。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此 类节目的播出有助于我们()
A. 认识到生命的短暂易逝,能更加热爱生活 B. 把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C. 为自己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D. 在精神上不断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文明成果
答案:D (文博类节目火爆的背后是文化自信,说明这类节目的播出在精神上不断传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 果,故 D 符合题意;选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故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3. 某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诵读经典、红色研学等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生命
②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们的生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④我们的精神发育能脱离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题干中是养护精神的途径。依据教材知识,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生命;需要在 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扬民族精神;我们的生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我们的精神发育不能脱离物质生活条件而存在,故④说法错误;故选 A。)
(五)板书设计 滋养心灵
一、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 良好生命状态的需求
2. 内心世界对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二、怎样滋养心灵
(一)保持心理健康
3. 心理健康的含义
4. 心理健康的表现
5.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二)丰富精神世界
6. 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
7. 在生活实践中扩展阅历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名言、讨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滋养心灵的重要性以 及如何滋养心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教学过 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此外, 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如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总的 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度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 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