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课时以礼待人【教材分析】本节课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待人礼为先”。本目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文明有礼 的含义及表现,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意义,从而领悟到以礼待人的重要性,懂 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着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第二目“做文明有礼的人”,引导学生从态 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升自己,特别要养成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的习 惯,努力做个学礼、明礼、守礼的新时代文明中学生。【学情分析】关于文明有礼的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于相关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 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礼貌待人。但是,中学生现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 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为其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帮助,从而克服成长 中面对的问题。【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鼓励学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道德修养: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法治观念: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和礼仪,做到 以礼待人;健全人格: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教学重点】理解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做文明有礼的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以礼待人的认识。搜集典型案例和素材,设置问题情境,体现教学的时代性特 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美观、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寻找社会生活中关于文明有礼的内容,搜集相关典型案例。预习教材“以礼待人”的内 容。1/4【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在社 会生活中,我们应该以礼待人,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 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设计意图:明确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新课讲授 学生自主学习1.什么是礼 礼的主要表现 (P37)2. ◆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P37--39)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P39--40)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一)待人礼为先目标导学一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岩和爸爸妈妈到就餐房间后,坐在沙发上 读着书,等候其他人。几位朋友来了,小岩站起来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大家落座后,爸爸妈妈 与朋友聊起天来。小岩虽然有些饿,但还是耐心等待。就餐时,每当朋友用公筷给小岩夹菜, 小岩都会站起来表示感谢。思考:小岩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 学生阅读材料,探究回答问题。提示:礼体现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直观了解文明有礼的内容,同时结合教材归纳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目标导学二多媒体展示图片及名言警句。不学礼,无以立。— —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 扬雄这句话的意思是识礼是树德的基石,没有礼,就不会有德。 思考:上述名言警句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小结: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以礼待人对个人的重要性。目标导学三文明小区应该是邻里之间文明礼貌,举止文明,举止端庄等,做到文明有礼。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38页上探究与分享。思考:建设文明小区有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提示:建设文明小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 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 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 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2/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目标导学四材料在南宁举办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观众的文明观赛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 在高低杠项目比赛中,某位外国选手两次在同一动作上掉杠。为了鼓励她,现场观众都鼓起掌 来,最终,该选手顺利完成了所有动作。在场的运动员、教练员都认为,观众的掌声体现了包 容和热情,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思考:上述情境体现了什么 谈谈自己的感想。 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小结: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 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 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明有礼对国家的意义。课堂笔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P37--39)(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目标导学一材料杨时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 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门口静静等候。 程颐醒来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思考: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 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提示:杨时和游酢诚恳求教的行为说明他们尊重老师,是文明有礼的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恭,要以情感人。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 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探究情境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态度方面,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目标追问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请同学阅读教材第39页相关链接。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用语文明。设计意图本活动帮助学生思考做文明有礼的人,要用语文明。 目标导学二请同学阅读教材第40页方法与技能。思考:结合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谈谈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小结: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 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同时要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3/4课堂笔记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P39--40)(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 细节做起。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礼是什么及表现;理解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重要性, 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从小事做起,从 细节做起。4/4(以礼待人)【板书设计】待人礼为先 礼的含义、表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做文明有礼的人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教学反思】本课精选典型素材,贴近社会热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展 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 解以礼待人的意义,明确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教学中力求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