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生读本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年级学生读本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年级学生读本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讲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作用,强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党的崇敬之情,增强国家认同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
教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将带我们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一起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现了旧中国在列强侵略、封建统治下的民不聊生,以及一些进步人士的探索和抗争。)
教师:视频看完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 A:老师,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中国真的很悲惨,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 B:我看到那些进步人士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不惜付出一切,很让人敬佩。
教师:没错,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中国人民遭受着巨大的苦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学生 C:老师,我知道当时中国受到列强的侵略,国家很落后。
教师:非常正确。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同时,封建统治的腐朽也让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一些进步人士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进行了哪些探索呢?
学生 D: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教师:很好。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良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但最终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思考新的救国之路。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有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教师:接下来,我们详细讲解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
学生 E:老师,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叫中共一大。
教师:非常正确。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和组织原则等。但是,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
学生 F:老师,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教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党的领导下,爆发了一系列的工人罢工运动,如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等,这些罢工运动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同时,党还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大革命最终失败了。
学生 G:老师,那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打倒。相反,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党又领导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在起义过程中,党逐渐认识到,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于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学生 H:老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教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同时,党还在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 I:老师,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随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学生 J:老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真的很大啊!
教师:没错,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使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3. 讨论:分组讨论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性。
教师:现在,我们进入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性。大家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
教师:好,时间到。现在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 A:我们小组认为,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非常重要。在政治方面,党是领导核心,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党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经济方面,党能够领导经济建设,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文化方面,党能够领导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小组代表 B:我们小组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党的领导地位还体现在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党能够团结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形成强大的合力。同时,党还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小组代表 C:我们小组认为,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党的领导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教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 总结:总结本讲内容,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还讨论了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性。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使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
学生 K: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党的精神呢?
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党的精神。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次,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后,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 L:老师,我明白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作业布置:
1.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短文。
2. 收集关于党的领导地位的相关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七、板书设计: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
3. 党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4. 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活跃程度,是否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是否能够认真聆听他人意见。
2. 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是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党的领导地位。
3. 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课程目标,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党的正确看法,以及是否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4.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以及是否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教师应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调整教学策略、丰富教学资源、增加互动环节等,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