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课时2 受精作用 课件(共26张PPT)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课时2 受精作用 课件(共26张PPT)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1 课时2 受精作用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
2.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能够阐述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
的原因、判断配子来源与种类。
3.能够说出受精作用的过程。
减数分裂
回顾:精子形成过程中,各类细胞的名称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间期
变形
精原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曲线分析
间期(G1)
减Ⅰ前、中、后
减Ⅱ前、中
减Ⅱ后
性原细胞
初级
性母细胞
次级
性母细胞
性细胞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前期 染色体散乱在中央,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 四分体形成 染色体散乱分布,
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 上, 有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排列 在赤道板上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后期 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 移向细胞两极 与有丝分裂相同,
但无同源染色体
从而得知细胞的这些分裂图像?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1.实验目的
2. 实验选材:
动物精巢
植物花药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
①细胞内染色体数量较少。
②选择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进行取材观察。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高倍镜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绘图:
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制作装片:(同有丝分裂)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实验步骤

显微观察:低倍镜→高倍镜→绘图

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装片
减数分裂Ⅰ中期
减数分裂Ⅰ后期
减数分裂Ⅰ前期
减数分裂Ⅰ前期
对比识图:说出下列各图示的减数分裂时期
注意:判断时,根据各时期特点,看实物图像更接近哪个时期的特点
减数分裂Ⅱ后期
减数分裂Ⅱ末期
减数分裂Ⅱ中期
减数分裂Ⅰ末期
对比识图:说出下列各图示的减数分裂时期
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
1.为什么选蝗虫精母细胞作为观察材料?
细胞已被杀死固定,不可能动态变化;
但不同细胞被固定在不同时期,因此可观察到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2.视野中的细胞减数分裂是动态变化的吗?能观察到不同时期的细胞吗?
3. 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
(1)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1. 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怎样判断它处于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
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判断。例如,在减数分裂Ⅰ中,先后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减数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另外,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处于减数分裂Ⅰ的细胞要明显多于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
讨论:
2. 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相比,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减数分裂Ⅰ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减数分裂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 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现象
父亲体内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相同,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染色体相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问题?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1
汉水丑生侯伟作品
自由组合2
用扭扭棒或纸卷模拟细胞中只有2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共能产生4种配子
可能性①
可能性②
1.模拟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如果是三对染色体呢?请模拟,并形成结果
精(卵)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对) 可能形成的配子类型(种)
1
2
3
n
②生物个体[多个精(卵)原细胞]
①单个精(卵)原细胞
21
22
23
2n
正常人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可能形成的配子种类为_____种
4个精子(两种)、1个卵细胞(一种)
223
2.模拟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不发生交叉互换时
发生交叉互换时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产生(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可以产生( )种精子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产生( )种卵细胞
1个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个体可以产生( )种卵细胞
2
2n
2n
1
思考:
如果再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考虑进去,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就更多了。
有性生殖的
后代具有多样性
雄配子



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过程如何呢?
什么是受精作用?
三、受精作用
1.概念:
2.过程: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细胞膜的流动性
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彼此的染色体合在一起。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3.结果:
受精卵
细胞核:
细胞质:
几乎全由卵细胞提供
精子的核+卵细胞核
注意:
①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
②精卵融合体现:
③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来源: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细胞膜的流动性
①核内DNA: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②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母方)
请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尝试分析
遗传的多样性原因:
遗传的稳定性原因: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多样性:
①(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②(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2)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减数分裂使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比体细胞少一半,
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数目
1.某同学制作某二倍体植物(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临时装片,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细胞有12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
B.b中细胞有24个四分体,可交换染色体片段
C.c中每个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D.d中细胞着丝粒已分开,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C
2.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进行观察
B.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可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C.用桃花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D.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
D
3. 如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AaCcDd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A.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 B.⑤⑧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8个次级精母细胞 D.①⑦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增加体细胞的数目
B.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实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