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制作钟摆》同步练习班级: 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惠更斯发明了第一个 ,并出版了《 》一书。2.一分钟我能做的事有 、 、 (举三个例子)。3.简单的时钟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 。二、判断题4.午时三刻表示11点到1点。( )5.设计秋千时,要兼顾稳固和美观。( )6.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研究发明的。( )7.齿轮操纵器倒钩可以控制齿轮上的齿,一次一个转动。( )三、单选题8.我们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 )的现象。A.摆动一次所需时间逐渐变短B.摆幅逐渐增大C.摆幅逐渐减小9.目前比较公认的发明摆钟的第一人是( )。A.伽利略 B.惠更斯 C.牛顿 D.爱迪生10.( )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座摆钟。A.居里夫人 B.惠更斯 C.牛顿11.观察下图摆钟的结构,下列关于机械摆钟描述正确的是( )。A.垂体带着齿轮转动,摆锤连动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规律转动B.摆锤没任何作用,是一种装饰物C.摆锤是永动机,不需要动力,能永远带着齿轮在摆动12.我们在课堂上自制的摆在摆动时,不会发生( )的现象。A.速度逐渐加快 B.摆动方向发生偏离 C.摆幅逐渐变小13.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 )现象。A.速度逐渐加快 B.摆幅逐渐增大 C.摆幅逐渐减小14.在“制作钟摆”的实验中,摆锤可以用( )制作。A.砝码 B.羽毛 C.塑料片 D.泡沫塑料四、连线题15.请将日晷的各部分与其名称用线连起来。16.将下列计时工具与它们的计时原理连起来,并思考一下在这几种计时工具中,哪一种计时工具最精准,请在这种工具旁边打上“☆”。日晷 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 利用光影来计时利用摆和齿轮操纵器来计时机械摆钟 利用石英晶体制成的振荡计时器石英钟 和电子钟组合计时五、实验探究题17.小明用塑料小桶做摆锤,棉线做摆绳,来制作一个摆。(1)如果在塑料小桶里装满木块或铁块,你觉得会改变摆的快慢吗 (2)要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30次的摆。小明第一次制作时每分钟摆了40次,这时你觉得他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调试达到这个摆每分钟正好摆30次的要求。18.机械摆钟。摆钟工作时,一分钟恰好能摆动60次。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找来了一根金属条和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片来进行探索,如右图所示,他测量了三种情况下20秒内的摆动次数。实验次序 摆 摆幅大小 3次实验数据(单位:次)第1次 第2次 第3次1 ①号摆 40° 18 18 172 ②号摆 40° 24 23 243 ③号摆 40° 17 18 184 ③号摆 20° 18 18 17(1)研究时,摆的摆长为( )。A.金属条的长度B.上固定点到铁片下端的距离C.上固定点到铁片重心的距离(2)根据①号摆和②号摆的实验结果可知:摆的摆动快慢与 有关, ,摆动越快。(3) 号摆和 号摆研究的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摆幅大小对摆的摆动快慢有影响吗? (填“有”或“没有”),你的证据是 (5)想要制作出一分钟能恰好摆动60次的摆,小明可以将 号摆的铁片 (填“上移”或“下移”)一点。19.小明所在的科学小组想要研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下列图表是得到的实验数据以及摆的示意图:摆的编号 30秒的摆动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1号 35 36 352号 36 35 353号 19 20 354号 20 21 20(1)表格中有一个数据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请你用笔将这个数据圈出来。(2)当实验得到异常数据时,小组记录员说:“记录时直接改成符合规律的数据吧。”你赞同记录员的做法吗 你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3)利用1号摆和3号摆,可以研究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同一个摆具有 的特点。如果上面示意图中的5号位置是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那么请分析表格数据,在图中5号位置画出这个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今计时最精确的钟表没有误差B.交通信号灯需要精确计时,需要用原子钟计时C.精确计时很重要,生活中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不同20.小明感觉自己制作的水钟不够精确,他决定尝试制作一个一分钟内摆动30次的摆。(1)小明想起自己去博物馆时,见过一台古老的机械摆钟,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这是由于摆具有 (选填“稳定性”或“等时性”)。(2)小明模仿他见过的机械摆钟,利用家里简易的材料制作出了一个单摆。他发现,他制作的单摆在一分钟内,摆动次数少于30次。他应该改变 (选填“摆锤”、“摆绳”或"摆幅”),让它变得更 (选填“重”、“轻”、“长”、“短”、“大”或“小”)。(3)在成功制作出能计时一分钟内摆动30次的摆后,小明想在原有基础上再设计一个一分钟内摆动60次的摆。他应该( )。A.将摆锤重量增大一倍 B.将摆锤重量减小一倍C.将摆绳长度增加一倍 D.将摆绳长度减小一倍1.【答案】机械摆钟;摆钟论【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速度是一样的,这是单摆的等时性。摆的等时性规律是伽利略发现的。惠更斯在此基础上开始摆钟的研究与发明,最终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并出版了《摆钟论》一书。2.【答案】喝杯水;打开电视;打开风扇(合理即可)【解析】【分析】考查人的反应能力。3.【答案】时间;精确度【解析】【分析】简单的一些时钟如沙漏、日晷等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民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4.【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午时是 11点到13点 ,一刻钟大约是15分钟,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约当日12点45分。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午时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午时三刻表示一个时间点。5.【答案】正确【解析】【分析】设计秋千时,我们是要兼顾稳固和美观,因为荡秋千的时候我们需要摆动,一定要安全稳固。6.【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根据对摆钟发明的认识,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伽利略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齿轮操纵器上的倒钩可以用来控制齿轮上的齿,摆锤每摆动一次,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借一个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分析】齿轮操纵器与摆锤联合应用的原理,即为本题的答案。8.【答案】C【解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摆的影响因素,不仅有摆绳的长短,还要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我们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的时候,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摆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小,摆动的幅度也会逐渐变小。9.【答案】B【解析】【分析】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在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摆钟的人。故B正确。1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我们知道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第一座摆钟的物理学家是惠更斯。11.【答案】A【解析】【分析】摆钟是一种时钟,由荷兰物理学家克里斯·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发明于1656年,根据单摆定律制造,用摆锤控制其它机件,使钟走的快慢均匀,一般能报点,要用发条来提供能量使其摆动。垂体带着齿轮转动,摆锤连动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规律转动。12.【答案】A【解析】【解答】A、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长短没变,因而速度不会变化,A符合题意。B、由于地球自转,因而摆动方向发生偏离,不符合题意。C、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摆幅会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的是摆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振幅。13.【答案】C【解析】【解答】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的时候,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摆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小,摆动的幅度也会逐渐变小。故答案选C。【分析】摆在摆动时要考虑空气阻力对其的影响。14.【答案】A【解析】【分析】在制作简单摆的实验中,通常选择砝码在做摆锤。羽毛、塑料片、泡沫塑料太轻,且体积大受到空气阻力影响加大。15.【答案】【解析】【分析】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时刻的一种时间仪器, 制作日晷模型时,晷针和晷面要垂直。16.【答案】【解析】【分析】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机械摆钟利用摆的等时性计量时间;日晷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计时;水钟利用流水的稳定性来计时;石英钟表利用石英有规律的振动来计时。17.【答案】(1)不会(2)增加摆绳长度【解析】【解答】1、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快慢。2、小明第一次制作时每分钟摆了40次,现在只需要摆30次,即要减小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可以增加摆绳长度。【分析】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次数越少;摆长越短,摆动次数越多。18.【答案】(1)C(2)摆长;摆长越短(3)①;③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4)没有;实验3和实验4除了摆幅大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两个实验摆的摆动速度基本相同(5)①(或③);上移【解析】【分析】(1)研究时,摆长是指上固定点到摆锤(铁片)重心的距离。(2)通过实验记录表可知,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3)根据实验记录表可知,①号摆和③号摆的研究可知,摆锤的质量与摆的快慢和次数无关。(4)摆摆动的快慢和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慢,摆线越短摆动快。理由是③和④摆幅不一样,但是摆动次数是一样的。(5)要想制作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则需要将实验中的摆摆绳调短。将1号摆货3号摆上移便可。19.【答案】(1)圈“3号第三次35”(2)不赞同,应重复实验,找出实验误差。记录实际数据(3)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因素的关系(4)等时性;(5)C【解析】【分析】(1)观察表格数据,发现3号摆第三次实验数据与前两次实验数据差距较大。(2)当实验得到异常数据时,小组记录员说:“记录时直接改成符合规律的数据吧。”这违背了科学实验的眼镜性原则,应该重复实验,记录重复实验的实际数据。(3)1号摆与3号摆的摆绳长度不同,利用1号摆和3号摆,可以研究摆绳长度与摆快慢的关系。(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同一个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如果上面示意图中的5号位置是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则这个5号摆要比4号摆的摆绳短,比2号摆的摆绳长。(5)精确计时很重要,生活中不同事情需要计时的精确度不同,如运动会上跑步计时,航天领域的计时等。20.【答案】(1)相等;等时性(2)摆绳;长(3)D【解析】【分析】(1)摆具有等时性,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来计时的。(2)摆的快慢只与摆绳的长短有关,要调慢摆的速度,则将摆绳变长即可。(3)要在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基础上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需要将摆绳缩短到原本的一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