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四单元自然地理环境七年级地 理上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2024新教材】目录01单元学习内容05新知讲解02课标解读06课堂总结03学习目标07作业布置04新知导入08知识拓展01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学习内容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通过资料,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能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会模拟播报天气。课标要求课标分析学习目标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2.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04新知导入新知导入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里,诸葛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风出现,与周瑜共同拟定了借助东南风火攻曹操船队的战斗方法,结果大获全胜。天气05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自主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物候我国近代地理学家竺可桢(1890-1974)创作的《大自然的语言》中写道: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竺可桢是我国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提出“草木之荣落,候鸟之往返,由气候之寒燠而得物类之感应”,并定下“物候学”的名称。1963年出版的《物候学》一书,是他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该书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 1.结合文字材料,说出《大自然的语言》中描述的物候现象特点。 2.到图书馆查阅《物候学》,摘抄该书中包含的物候谚语,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图4-2-1 竺可桢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1.天气及其影响①天气与气候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晨,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根据文字材料概括“什么是天气?”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夏天来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了,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大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气候天气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1.天气及其影响①天气与气候区别 天气 气候时间上稳定性短时间长时间稳定不稳定、多变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1.天气及其影响①天气与气候想一想:图中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天气状况?多云晴阴雨天气与气候的辨别探究活动一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属于气候,哪些属于天气?a.昆明四季如春。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明天大风降温。d.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天气)(天气)(气候)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1.天气及其影响②天气与人类活动b.人类对天气的干预人工降雨人工增雨、人工消雾、人工防雹、人工削弱台风、人工防霜冻、人工抑制雷电等。人工防霜冻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①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气象学家根据卫星云图等各种资料获取大气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对未来一日或几日天气状况所作出的预测,是人们获取天气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①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常,天气预报要要预告一日或多日阴晴、气温、降水和风等情况。风力、风向降水降水冷热a. 阴 晴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布满云时阴天当天空中云量较多,时常将太阳遮住时多云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晴天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①天气预报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b. 气 温大气的温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天气预报一般说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1-17℃,说明该日最高气温是17℃,最低气温1℃。①天气预报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c. 降 水①天气预报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d. 风 向 和 风 力①天气预报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一共八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d. 风 向 和 风 力①天气预报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探究活动二风矢用来表示风,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出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羽是指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的短划线和小三角,用来表示风速,长划代表4米/秒,短划代表2米/秒,三角形代表20米/秒。风杆每一道短风尾代表风力1级风杆和风尾一起指示风向每一道长风尾代表风力2级风尾分组讨论:图中各个线段代表什么含义?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探究活动二EN0按右图绘出方向坐标,观察风杆所处的方位,即风向。右图中风向为东北风。表示风力大小的符号为风尾,一道长风尾表示2级风,三道长风尾表示6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右图为东北风4级。风向的判断方法风力的判断方法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②常用的天气符号你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说一说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①空气质量的高低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通常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明空气越清新,越有利于人体健康。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②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气压高,气流下沉,易污染;气压低,气流上升,污染物易扩散)、风力的大小(风力大,不易污染;风力小,易污染)等。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②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人类活动:有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汽车尾气排放、过度砍伐植被、过量使用空调等会加剧温室效应;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随意排放工业废气等会加剧空气污染;农业生产中焚烧秸秆会降低空气质量,加剧雾霾天气的发生。天气与天气预报任务一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③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焚烧秸秆;工业废气达标排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植树造林。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探究活动三请你选择某段时期,记录当地的天气状况,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活动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收看当地天气预报节目,参照某同学记录的北京天气状况样表进行记录。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探究活动三请你选择某段时期,记录当地的天气状况,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活动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二:用天气符号制作天气预报,以4人为一组模拟播报当地天气预报。1.归纳记录天气状况的指标。2.描述你所记录的这段时期内当地的气温变化特点。小试牛刀“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在我国南方地区2、3月常出现。 “回南天”产生原因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升,容易出现小雨或大雾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回南天”时,当地天气预报最可能出现的符号是( )A. B. C. D.2.关于“回南天”对生产生活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降低,适宜登山踏青 B.降水量大,造成城市内涝C.万里晴空,适合晾晒衣物 D.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AD06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作业布置观看一周的天气预报知识拓展百叶箱百叶箱,是气象台站用于以安置测定空气测试和温度仪器的防辐射装置。 百叶箱的四壁由两层薄的木板条组成,外层百叶条向内倾斜,内层百叶条向外倾斜,百叶条与水平的交角是45度。箱底由三块木板组成,每块宽110毫米,中间一块比边上两块稍高一些。箱盖有两层。整个百叶箱都是白色。Thanks!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量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知识性自我评价表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天气及其影响。。。。2 通过材料分析,了解明天的天气怎么样?通过材料分析,3 通过材料分析,了解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探究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知道天气与气候的辨别。2.通过读图分析,分析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3.通过材料分析,模拟我是小小气象播报员。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小组评价表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总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天气和天气预报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教材分析 本部分是学习天气和天气预报,主要涉及到天气和气候定义及其区别,天气预报等知识。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后面章节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天气是气候的构成,而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这是贯穿本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以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体现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教材中以大量形象化的图片,这些图片也是来源于生活。图片的使用形象易懂,避免了学生对某些天气现象的陌生感,也便于学生理解,且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教材中安排了课内活动和课外延伸活动,体现了新教材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022新课标要求 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2.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核心素养目标:区域认知: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通过分析掌握天气的要素特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术语,形成观察生活和分析归纳能力。3.地理实践力:通过读图观察识别天气符号绘图简单的天气图,养成观看天气预报的习惯。4.人地协调观: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养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认为初一地理最难学,而其中天气与气候就是难上加难的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很多学生的盲点,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读天气符号图,不会区分知识关系,更不会和它们各自的分布地区进行联系。一直是死记硬背的一种学习状态,不会变通,没有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地学习。重点 学会识别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难点 区分天气与气候概念,并正确使用术语。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里,诸葛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天气 让学生知道天气的重要性进入课堂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物候我国近代地理学家竺可桢(1890-1974)创作的《大自然的语言》中写道: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竺可桢是我国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提出“草木之荣落,候鸟之往返,由气候之寒燠而得物类之感应”,并定下“物候学”的名称。1963年出版的《物候学》一书,是他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该书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 1.结合文字材料,说出《大自然的语言》中描述的物候现象特点。2.到图书馆查阅《物候学》,摘抄该书中包含的物候谚语,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任务一:天气与天气预报1.天气及其影响①天气与气候根据文字材料概括“什么是天气?” 想一想:图中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天气状况?探究活动一:天气与气候的辨别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属于气候,哪些属于天气?②天气与人类活动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①天气预报a. 阴 晴b. 气 温c. 降 水d. 风 向 和 风 力 探究活动二: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分组讨论:图中各个线段代表什么含义?②天气符号你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说一说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①空气质量的高低②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③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探究活动三:模拟播报天气预报请你选择某段时期,记录当地的天气状况,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活动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二:用天气符号制作天气预报,以4人为一组模拟播报当地天气预报。1.归纳记录天气状况的指标。2.描述你所记录的这段时期内当地的气温变化特点。 学生思考后根据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总结:学生总结: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人工增雨、人工消雾、人工防雹、人工削弱台风、人工防霜冻、人工抑制雷电等。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大气的温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天气预报一般说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1-17℃,说明该日最高气温是17℃,最低气温1℃。学生回答: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学生回答: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一共八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学生谈论后总结:学生辨别:学生总结: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通常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明空气越清新,越有利于人体健康。学生总结: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气压高,气流下沉,易污染;气压低,气流上升,污染物易扩散)、风力的大小(风力大,不易污染;风力小,易污染)等。人类活动:有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汽车尾气排放、过度砍伐植被、过量使用空调等会加剧温室效应;过度使用化石燃料、随意排放工业废气等会加剧空气污染;农业生产中焚烧秸秆会降低空气质量,加剧雾霾天气的发生。学生总结: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焚烧秸秆;工业废气达标排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植树造林。学生讨论后完成:学生模拟播报(插入天气预报视频)学生总结: 让学生自主学学习,并了解大自然的语言-物候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让学生知道天气预报让学生知道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让学生知道空气质量的高低让学生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让学生知道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让学生学会播报天气预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百叶箱百叶箱,是气象台站用于以安置测定空气测试和温度仪器的防辐射装置。 百叶箱的四壁由两层薄的木板条组成,外层百叶条向内倾斜,内层百叶条向外倾斜,百叶条与水平的交角是45度。箱底由三块木板组成,每块宽110毫米,中间一块比边上两块稍高一些。箱盖有两层。整个百叶箱都是白色。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回答问题积极,知识点掌握好,材料分析到位,思维得到了训练,课堂上有积极而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气氛,整体上达成了学习目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 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优 良 中 一般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评教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天气预报.mp4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 知识性自我评价表.xlsx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 评价表.docx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pptx 第二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