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一、填空题1.(2024五上·博兴期末)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答案】侵蚀【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2.(2024五上·宝安期末)电影中的沙漠美景深深吸引着科科,沙漠的形成是由于 (风/水/地震)的作用。【答案】风【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沙漠里面总是会有主导风向的,沙子在风力推动下,迎风面的沙子在风力推动下,不断的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源源不断的移动,就等于沙丘向前推移,成为移动沙丘。3.(2023五上·成武月考)地面的岩石、 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答案】沙土;侵蚀【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岩石在气温、流水、生物、大气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岩石的风化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4.(2023五上·临漳期中)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比较 、 的。【答案】缓慢;温和【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温和,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5.(2023五上·西和月考)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答案】戈壁滩;沙漠【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包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二、判断题6.(2024五上·花都期末) 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就是戈壁滩。( )【答案】正确【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沙洲就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形成的堆积地貌。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7.(2024·五莲期末)风对地表的改变特点是:剧烈、迅速、巨大的,时间极短。( )【答案】错误【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其中火山、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迅速的;风、太阳、水等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漫长的。8.(2024五上·武胜期末)岩石女王头像主要是地表受到温度的影响造成的。【答案】错误【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破碎的岩石是由温度的变化、水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作用、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造成的。岩石女王像是由风造成的。9.(2023五上·萧山期中)在研究风的作用时,我们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侵蚀。( )【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在研究风的作用时, 我们确实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侵蚀。 这一方法基于磨蚀原理, 即通过砂纸对岩石的物理摩擦, 模拟自然界中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表面的磨蚀作用。 这种模拟实验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界中风化作用的过程, 还能帮助学生或研究者直观地观察到风化作用对岩石形态的影响。 10.(2023五上·通榆月考)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模拟实验时,砂纸是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岩石变化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的结果,例如温度变化、水结冰、植物、酸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粗糙的砂纸代表的是被风卷起的沙子。三、单选题11.(2024五上·花都期末) 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具有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群,雅丹地貌(如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形成 B.风的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C.持续降雨、泥沙沉积 D.地震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答案】B【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雅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地貌是典型的风蚀性地貌,是风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具有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群,雅丹地貌(如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12.(2024五上·三门期中)如图的蘑菇石,是由于( )形成的。A.流水的侵蚀 B.风力的侵蚀 C.风力的沉积 D.流水的沉积【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蘑菇石是一种特殊的地质形态, 其形成过程涉及岩石遭受风、 水、 生物等的剥蚀作用。 这种剥蚀作用不断改变岩石的形态, 最终形成了蘑菇石的形态。 具体来说, 当孤立的岩石底部风化程度高于顶部时, 就会形成蘑菇岩石,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沙漠地区。 13.(2024五上·太原期末)地震和火山是改变地表形态的内部力量;风、流水、温度变化等这些外部力量也可以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中与风的作用有关的是( )。A.岩石女王头像 B.溶洞 C.海蚀拱桥【答案】A【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力量: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岩石女王头像是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溶洞、海蚀拱桥都是由于水的作用形成的。故选A。14.(2024五上·泉山期末)下列地形地貌中,不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是( )A.沙漠B.敦煌的雅丹地貌C.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答案】C【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风能卷起大量尘土和沙粒,磨蚀岩石的表面,也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到其他地方堆积起来。风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的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雅丹地貌是众多土丘林立,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变化缓慢。乾坤湾是由河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15.(2024五上·光明月考)火车经过沙漠地区时,晓光发现了一些“蘑菇状”的石头(如右图所示)你认为它的形成主要是( )的作用。A.水 B.风 C.火山喷发【答案】B【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火车经过沙漠地区时,晓光发现了一些“蘑菇状”的石头,这些石头我们称为“风蚀蘑菇”,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的一种,其形成是在风沙强劲的地方,风蚀作用强烈,风沿岩石裂隙吹蚀,使裂隙不断扩大,周围岩石崩塌,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状岩石。故选B。16.(2023五上·深圳期中)小明回想起科学课上模拟风对地球表面岩石的影响实验时,是用( )模拟风对岩石的侵蚀。A.A4纸 B.砂纸 C.普通餐巾纸【答案】B【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砂纸模拟的是被风卷起来的沙子。四、简答题17.(2024五上·广州期末)戈壁和沙漠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且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风是制造沙漠的主要作用,风吹跑了地面的泥沙,成为荒凉的戈壁。哪些被吹跑的沙粒在遇到阻拦或风力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许多相连的沙丘,形成广布的沙漠。五、实验探究题18.(2024五上·苍南期末)小明对于新疆魔鬼城的形成非常好奇,打算自己动手做模拟实验。他的实验设计如图,他用沙子捏成了一块块“岩石”放置在B区域,“岩石”右边的C区域铺上沙子和小石子,在沙子的右侧放了一台电风扇,调整角度吹向沙子和小石子。(1)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风的 (填“搬运”或“沉积”)作用,C区域细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区域模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 。被带走的沙子由于风速减弱,在A区域会发生 (填“搬运”或“沉积”),从而A区域模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 。(2)裹挟着沙子的风经过B区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3)课堂上我们用了 材料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4)小明还研究了水的作用对地貌造成影响。如右图,小明用土堆了一个“山丘”,用水壶洒水模拟降雨。为了让流水侵蚀土地的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到,小明可以怎么做 。【答案】(1)搬运;戈壁;沉积;沙漠(2)对B区域的岩石不断磨蚀(3)砂纸(4)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细沙【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1)“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沙漠地形是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沉降下来形成的;沙滩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风的搬运作用,C区域细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区域容易形成戈壁,被带走的沙子由于风速减弱,在A区域会沉积下来,从而A区域容易形成沙漠。(2)裹挟着沙子的风经过B区域时,会对B区域的岩石不断地侵蚀,导致“魔鬼域”地形出现。(3)通过进行模拟实验,使用砂纸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磨蚀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会对岩石表面进行冲击和摩擦,进而损坏岩石。实验中观察到,被打磨的岩石表面有一些颗粒掉落,岩石表面出现磨痕。这些现象表明,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磨蚀作用是实际存在的,能够导致岩石表面的物质脱落和磨痕的形成。(4)为了让流水侵蚀土地的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到,我们可以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的细沙。19.(2022五上·吴兴期末)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等地。1962年以来,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营造出112万亩(约7.5万公顷)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 11.4%提高到目前的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1)通过阅读,请你推测改造前的塞罕坝每年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泥石流 C.雪崩 D.霜冻(2)图2记录的是治理中的塞罕坝的场景,说明当时林场工人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善荒坡的。(3)亮亮想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塞罕坝的治理成功。在设计模拟实验时,他需要如何控制各个影响因素呢 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钩。(4)通过对比,亮亮发现经过治理的土坡降雨后汇人引水沟的泥沙量变 (填“多”或“少”),流速变 (填“快”或“慢”),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把土壤紧紧包裹住,且植物的茎叶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刷,减轻了 的现象。(5)塞罕坝的自然环境大为改善后,当地有人提出可以适当砍伐林木提高收入,你同意这样做吗 请说明理由。【答案】(1)A(2)植树造林(3)(4)少;慢;水土流失(5)不同意,理由略。【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 改造前的塞罕坝每年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沙尘暴。(2)由图片可知,图2中是有许多的树,说明当时林场工人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改善荒坡的。(3)设计模拟实验时,我们主要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4)通过对比,亮亮发现经过治理的土坡降雨后汇人引水沟的泥沙量变少,流速变慢,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把土壤紧紧包裹住,且植物的茎叶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的现象,说明植被覆盖能够预防水土流失。(5)植被覆盖能够预防水土流失,如果进行树木砍伐,容易造成土壤没有植被覆盖,引起土壤荒漠化。20.(2022五上·水富月考)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实验步骤:(1)在托盘里放几块 。(2)铺上 厘米厚的 和玉米粉。(3)用 轻吹玉米碎粒和 。(4)观察 的情况。(5)实验现象:当我们用吸管轻轻地吹托盘里的物品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 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 最后剩下来的是 。(6)实验结论:风具有 作用。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答案】(1)小石头(2)1-2;玉米碎粒(3)吸管;玉米粉(4)托盘里(5)玉米粉;玉米碎粒;小石头(6)搬运和堆积【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风也具有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在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实验步骤:(1)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2) 铺上 1~2 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3)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4)观察托盘里的情况。实验现象:由于玉米粉比较轻,玉米碎粒较重,小石头最重,所以当我们用吸管轻轻的吹托盘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头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玉米粉,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玉米碎粒,最后剩下来的是小石头。实验结论:风具有搬运和堆积作用,可以搬运沙子和小石头。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1 /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一、填空题1.(2024五上·博兴期末)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的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2.(2024五上·宝安期末)电影中的沙漠美景深深吸引着科科,沙漠的形成是由于 (风/水/地震)的作用。3.(2023五上·成武月考)地面的岩石、 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4.(2023五上·临漳期中)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比较 、 的。5.(2023五上·西和月考)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二、判断题6.(2024五上·花都期末) 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就是戈壁滩。( )7.(2024·五莲期末)风对地表的改变特点是:剧烈、迅速、巨大的,时间极短。( )8.(2024五上·武胜期末)岩石女王头像主要是地表受到温度的影响造成的。9.(2023五上·萧山期中)在研究风的作用时,我们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侵蚀。( )10.(2023五上·通榆月考)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模拟实验时,砂纸是模拟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三、单选题11.(2024五上·花都期末) 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具有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群,雅丹地貌(如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形成 B.风的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C.持续降雨、泥沙沉积 D.地震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12.(2024五上·三门期中)如图的蘑菇石,是由于( )形成的。A.流水的侵蚀 B.风力的侵蚀 C.风力的沉积 D.流水的沉积13.(2024五上·太原期末)地震和火山是改变地表形态的内部力量;风、流水、温度变化等这些外部力量也可以改变地表形态,下列景观中与风的作用有关的是( )。A.岩石女王头像 B.溶洞 C.海蚀拱桥14.(2024五上·泉山期末)下列地形地貌中,不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是( )A.沙漠B.敦煌的雅丹地貌C.黄河第一湾--乾坤湾15.(2024五上·光明月考)火车经过沙漠地区时,晓光发现了一些“蘑菇状”的石头(如右图所示)你认为它的形成主要是( )的作用。A.水 B.风 C.火山喷发16.(2023五上·深圳期中)小明回想起科学课上模拟风对地球表面岩石的影响实验时,是用( )模拟风对岩石的侵蚀。A.A4纸 B.砂纸 C.普通餐巾纸四、简答题17.(2024五上·广州期末)戈壁和沙漠是怎样形成的?五、实验探究题18.(2024五上·苍南期末)小明对于新疆魔鬼城的形成非常好奇,打算自己动手做模拟实验。他的实验设计如图,他用沙子捏成了一块块“岩石”放置在B区域,“岩石”右边的C区域铺上沙子和小石子,在沙子的右侧放了一台电风扇,调整角度吹向沙子和小石子。(1)通过以上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风的 (填“搬运”或“沉积”)作用,C区域细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区域模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 。被带走的沙子由于风速减弱,在A区域会发生 (填“搬运”或“沉积”),从而A区域模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 。(2)裹挟着沙子的风经过B区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3)课堂上我们用了 材料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4)小明还研究了水的作用对地貌造成影响。如右图,小明用土堆了一个“山丘”,用水壶洒水模拟降雨。为了让流水侵蚀土地的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到,小明可以怎么做 。19.(2022五上·吴兴期末)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等地。1962年以来,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营造出112万亩(约7.5万公顷)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 11.4%提高到目前的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1)通过阅读,请你推测改造前的塞罕坝每年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泥石流 C.雪崩 D.霜冻(2)图2记录的是治理中的塞罕坝的场景,说明当时林场工人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善荒坡的。(3)亮亮想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塞罕坝的治理成功。在设计模拟实验时,他需要如何控制各个影响因素呢 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钩。(4)通过对比,亮亮发现经过治理的土坡降雨后汇人引水沟的泥沙量变 (填“多”或“少”),流速变 (填“快”或“慢”),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把土壤紧紧包裹住,且植物的茎叶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刷,减轻了 的现象。(5)塞罕坝的自然环境大为改善后,当地有人提出可以适当砍伐林木提高收入,你同意这样做吗 请说明理由。20.(2022五上·水富月考)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实验步骤:(1)在托盘里放几块 。(2)铺上 厘米厚的 和玉米粉。(3)用 轻吹玉米碎粒和 。(4)观察 的情况。(5)实验现象:当我们用吸管轻轻地吹托盘里的物品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 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 最后剩下来的是 。(6)实验结论:风具有 作用。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侵蚀【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侵蚀。2.【答案】风【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沙漠里面总是会有主导风向的,沙子在风力推动下,迎风面的沙子在风力推动下,不断的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源源不断的移动,就等于沙丘向前推移,成为移动沙丘。3.【答案】沙土;侵蚀【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岩石在气温、流水、生物、大气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岩石的风化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4.【答案】缓慢;温和【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地壳的运动;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温和,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5.【答案】戈壁滩;沙漠【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包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6.【答案】正确【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沙洲就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形成的堆积地貌。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7.【答案】错误【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其中火山、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迅速的;风、太阳、水等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漫长的。8.【答案】错误【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破碎的岩石是由温度的变化、水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作用、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造成的。岩石女王像是由风造成的。9.【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在研究风的作用时, 我们确实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侵蚀。 这一方法基于磨蚀原理, 即通过砂纸对岩石的物理摩擦, 模拟自然界中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表面的磨蚀作用。 这种模拟实验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界中风化作用的过程, 还能帮助学生或研究者直观地观察到风化作用对岩石形态的影响。 10.【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岩石变化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的结果,例如温度变化、水结冰、植物、酸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在做“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时,粗糙的砂纸代表的是被风卷起的沙子。11.【答案】B【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雅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地貌是典型的风蚀性地貌,是风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具有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群,雅丹地貌(如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12.【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蘑菇石是一种特殊的地质形态, 其形成过程涉及岩石遭受风、 水、 生物等的剥蚀作用。 这种剥蚀作用不断改变岩石的形态, 最终形成了蘑菇石的形态。 具体来说, 当孤立的岩石底部风化程度高于顶部时, 就会形成蘑菇岩石,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沙漠地区。 13.【答案】A【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力量: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岩石女王头像是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溶洞、海蚀拱桥都是由于水的作用形成的。故选A。14.【答案】C【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风能卷起大量尘土和沙粒,磨蚀岩石的表面,也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到其他地方堆积起来。风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的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雅丹地貌是众多土丘林立,经过长期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变化缓慢。乾坤湾是由河水的侵蚀与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15.【答案】B【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火车经过沙漠地区时,晓光发现了一些“蘑菇状”的石头,这些石头我们称为“风蚀蘑菇”,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的一种,其形成是在风沙强劲的地方,风蚀作用强烈,风沿岩石裂隙吹蚀,使裂隙不断扩大,周围岩石崩塌,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状岩石。故选B。16.【答案】B【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分析实验可知,实验中需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的痕迹,砂纸模拟的是被风卷起来的沙子。17.【答案】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被带走的沙土在风和流水速度减慢时沉积下来,且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解析】【分析】 风是制造沙漠的主要作用,风吹跑了地面的泥沙,成为荒凉的戈壁。哪些被吹跑的沙粒在遇到阻拦或风力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许多相连的沙丘,形成广布的沙漠。18.【答案】(1)搬运;戈壁;沉积;沙漠(2)对B区域的岩石不断磨蚀(3)砂纸(4)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细沙【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1)“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沙漠地形是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沉降下来形成的;沙滩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由于风的搬运作用,C区域细小的沙子容易被吹走,所以C区域容易形成戈壁,被带走的沙子由于风速减弱,在A区域会沉积下来,从而A区域容易形成沙漠。(2)裹挟着沙子的风经过B区域时,会对B区域的岩石不断地侵蚀,导致“魔鬼域”地形出现。(3)通过进行模拟实验,使用砂纸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磨蚀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会对岩石表面进行冲击和摩擦,进而损坏岩石。实验中观察到,被打磨的岩石表面有一些颗粒掉落,岩石表面出现磨痕。这些现象表明,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磨蚀作用是实际存在的,能够导致岩石表面的物质脱落和磨痕的形成。(4)为了让流水侵蚀土地的实验现象更容易观察到,我们可以在山丘表面放一些彩色的细沙。19.【答案】(1)A(2)植树造林(3)(4)少;慢;水土流失(5)不同意,理由略。【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 改造前的塞罕坝每年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沙尘暴。(2)由图片可知,图2中是有许多的树,说明当时林场工人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改善荒坡的。(3)设计模拟实验时,我们主要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4)通过对比,亮亮发现经过治理的土坡降雨后汇人引水沟的泥沙量变少,流速变慢,这是因为植物的根系把土壤紧紧包裹住,且植物的茎叶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的现象,说明植被覆盖能够预防水土流失。(5)植被覆盖能够预防水土流失,如果进行树木砍伐,容易造成土壤没有植被覆盖,引起土壤荒漠化。20.【答案】(1)小石头(2)1-2;玉米碎粒(3)吸管;玉米粉(4)托盘里(5)玉米粉;玉米碎粒;小石头(6)搬运和堆积【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风化的过程相对而言是缓慢的。风也具有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在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中,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等。实验步骤:(1)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2) 铺上 1~2 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3)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4)观察托盘里的情况。实验现象:由于玉米粉比较轻,玉米碎粒较重,小石头最重,所以当我们用吸管轻轻的吹托盘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头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玉米粉,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玉米碎粒,最后剩下来的是小石头。实验结论:风具有搬运和堆积作用,可以搬运沙子和小石头。地表地形不同、疏松颗粒轻重不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学生版).docx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