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软体动物
1.代表动物——蛏(如图)
(1)双壳类软体动物:身体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   。
(2)外套膜:位于柔软的身体表面,能分泌物质形成   。
蛏的内部结构(揭开部分外套膜)
贝壳
贝壳
(3)运动:用   缓慢地运动。
(4)呼吸:利用   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蜗牛等陆生的软体动物通过   呼吸。
(5)摄食:通过   吸入水,再通过   排出体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   。
2.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大多具有   ;运动器官是  。


外套膜
入水管
出水管
外套膜
贝壳
残渣

二、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蝗虫(如图)
(1)形态结构:蝗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2)感觉:头部有   、   等感觉器官。
蝗虫结构示意图




触角
(3)运动:胸部有三对   、两对   ,能跳跃和飞行。
(4)呼吸:胸部和腹部有   ,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蝗虫的呼吸靠   完成。
(5)外骨骼的作用:可以   和   内部结构,防止体内  .
 。
2.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   对足,一般具有   对翅,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   。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   。


气门
气管
保护
支持
水分的
大量蒸发


分节
外骨骼
分节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坐免费的长途旅行。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问题1]有贝壳的软体动物,一般都运动缓慢,而体表贝壳退化的乌贼却能在大海里畅游。由此谈谈你对贝壳的认识和看法。
提示:位于软体动物外面的贝壳,它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它对柔软的身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体表贝壳退化的软体动物,其运动速度加快,但失去了贝壳的保护,而具有贝壳的软体动物运动很慢,但能得到贝壳的保护。
[问题2]在珍珠养殖场,工人们要在珍珠贝的外套膜中放上沙粒,这是为什么
提示:在外套膜上放上沙粒后,沙粒会刺激外套膜分泌珍珠质,把沙粒包裹起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珍珠。
一只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鲫鱼开腔道: “旱鸭子,你敢把头浸在水中一小时吗 ”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
[问题1]小蝗虫把头浸入水里为什么没有窒息死亡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提示:蝗虫用于呼吸的气门在胸部和腹部,所以头浸入水中后呼吸正常进行。
[问题2]蝗虫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什么
提示:蝗虫的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用气管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2023营口)河蚌的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河蚌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2.(2023宿迁)某同学观察到河蚌外部具有坚硬的贝壳,贝壳的形成主要依靠( )
A.外套膜的分泌物 B.鳃的呼吸
C.斧足不断运动 D.水中某些物质在体表的沉积
软体动物
D
A
3.河蚌在沙滩上爬过后会留下痕迹,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
A.伪足 B.外面的贝壳 C.纤毛 D.斧足
4. 小明在海边抓到几只活蛏,回家养在水盆中,他在入水管和出水管周围滴几滴墨汁,发现墨汁随水流由入水管进入,过一会儿,又从出水管流出。下面他对于蛏的该生理过程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
A.通过该过程完成摄食
B.水流在蛏体内要经过一些器官
C.排出体内未消化的残渣
D.利用外套膜进行气体交换
D
D
5.如图是河蚌的结构示意图,其呼吸器官是( )
A.1 B.2
C.3 D.4
B
6.下列关于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牡蛎、扇贝等是人们喜爱的食物
B.石决明、海螵蛸是常用的药物
C.珍珠和各种贝壳可以作为装饰品
D.所有软体动物都对人类有益
D
7.(2023云南)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它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D
8.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
D
A.水螅 B.蜗牛 C.蚯蚓  D.蜻蜓
9.(2024烟台栖霞期中)小龙虾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材,很多人喜爱吃小龙虾,不管是油焖还是清蒸,肉质都非常鲜美好吃。下列关于小龙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为人类提供了动物蛋白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A
10.下列诗句中,描绘的都是节肢动物的是( )
A.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A
11.下列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蝴蝶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B.昆虫会传播疾病,都是害虫
C.蜈蚣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D.果蝇是遗传学常用实验材料
B
12.如图所示是河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与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 )
A.①鳃——呼吸器官
B.②口——摄取食物
C.③斧足——战斗器官,有保护作用
D.④外套膜——其分泌物能形成贝壳和珍珠层
C
13.“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戴盔披甲舞长须,刀剑随身一勇夫”。这两句诗分别描述的是蝉和小龙虾,你认为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C.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D.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
14.下列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运动和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蚌的运动器官是足
B.河蚌用外套膜呼吸
C.蝗虫的运动器官只有翅
D.蝗虫通过口器进行呼吸
A
15. 如图的圆圈表示显微镜下的放大视野。圆圈在此图中表示了节肢动物的什么特征( )
A.身体都是分节的
B.附肢都是分节的
C.都有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
D.附肢是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
B
16.沙漠蝗虫的移动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是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如图是沙漠蝗虫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蝗虫能利用   取食作物的叶和茎,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2)蝗虫运动迅速,危害面积大,是因为其具有   等运动器官,善于飞行和跳跃。
口器
翅、足
(3)蝗虫适于干旱的陆地生活,与体表的   有关。该结构不仅能支持和保护内部柔软器官,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古代有一种“挖沟埋沙法”的灭蝗方法,原理是用土封闭蝗虫胸腹部的   ,使其窒息而死。
(5)蝗虫与虾、蜈蚣等动物在结构上有许多共同点,它们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填动物类群名称)。
外骨骼
气门
节肢动物
17.下面是摘自某科普读物上的一段文字,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有时候,我们难以判断一只小虫是节肢动物还是昆虫。记住,昆虫只有6条腿,比如蚂蚁或蜜蜂,而节肢动物却有6条以上的腿,有时会达到几百条,比如千足虫,它的每一节都有两对足。
(1)小田同学读完后,认为该段内容与所学内容相矛盾。你能指出来吗
   。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的一类
(2)昆虫的“6条腿”着生在它们身体的   。请列举2~3项昆虫与沼虾、河蟹、蜘蛛、蜈蚣等的共同特征:  .
  。
(3)像蜜蜂一样,许多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写出你熟悉的、对人类有益的2~3种其他昆虫:   。
胸部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
肢都分节等
家蚕、七星瓢虫、蜻蜓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