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鱼类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4鱼类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情景导入
鱼,我们并不陌生,它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有哪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第四节 鱼类
【学习目标】
(1)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下图所示的是鲫鱼的骨骼。
前几节,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它们体内有没有像鱼体内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呢?
很显然,以前认识动物没有脊柱。像这种身体内有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
脊柱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
1.鱼能够在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
(1)靠灵活自如的   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能在水中   。
2.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鲫鱼
运动
呼吸
(1)体形:大多呈    ,有利于   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着,其表面有滑滑的   ,起   身体的作用。
(3)体色:鱼的皮肤上有色素细胞,背面颜色   ,腹面颜色   ,是一种保护色。
(4)侧线:鱼的   器官,能够感知   和测定   。
(5)运动:通过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   的动力,各种鳍起着   作用。
流线型
减少
黏液


保护
感觉
水流
方向
前进
协调
2.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6)呼吸
①呼吸现象:鱼的   和   交替张合。
②呼吸器官:鱼的呼吸器官是   ,主要组成部分是   ,其内密布   ,有利于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③呼吸过程:水(溶解氧)→口→鳃→鳃盖后缘→水(   减少,
   增多)。

鳃盖后缘

鳃丝
毛细血管
氧气
二氧化碳
3.主要特征
生活在   中;体表常有   覆盖;用   呼吸;通过尾部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二、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鱼作为水产业的主要产品,是人们获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2.鱼类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上有广泛应用。

鳞片

躯干部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儿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尾巴随水摆动,好生惬意啊!
1.鱼的呼吸及运动
[问题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水中溶氧量要高得多,鱼离开水为什么会死亡
提示: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里面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很多细细的鳃丝构成。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当鱼离开水时,鳃丝会粘连在一起,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加上空气干燥,鱼会因为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问题2]鱼在水中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的结构是什么
提示: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2.鱼类家族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一大早,鳄鱼、章鱼、甲鱼、鲍鱼、带鱼、鲤鱼、鲈鱼便纷纷赶来。你认为它们中的哪些不能通过资格审查?说出理由。
鳄鱼和甲鱼不属于鱼类,(爬行动物) 章鱼和 鲍鱼(软体动物 ) 能通过审核的是带鱼、鲤鱼和鲈鱼
课堂小结
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鲍鱼 B.章鱼 C.鱿鱼 D.海马
2.长江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下列哪些结构对长江鲟在水中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
A.鳃和鳍 B.肺和鳍
C.肺和侧线 D.鳃和游泳足
鱼类的主要特征
D
A
3.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 )
A.水→口腔→鳃→血液 B.水→鼻腔→鳃→血液
C.水→鳃→血液→口腔 D.水→口腔→血液→鳃
4.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若将鲜活的鱼从水中取出,鱼很快就会死亡的原因是( )
A.身体内缺水 B.无法呼吸
C.血液循环停止 D.体表干燥
A
B
5.剪掉鲫鱼的胸鳍和腹鳍之后,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身体或左或右翻转,不能自控
B.在遇到障碍物时能快速制停
C.不能向上游动,越动越下沉
D.身体不能向前游动,不能转弯
A
6.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鲤鱼、草鱼和鱿鱼都属于鱼类,都是脊椎动物
B.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C.可用BTB指示剂检验鱼的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现象是由蓝色变成黄色
D.鲤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A
7.小亮陪妈妈到菜市场买鱼时,向妈妈讲述了在学校所学的与鱼有关的知识。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可通过鳃丝的颜色鲜红判断鱼是新鲜的
B.鳃丝颜色呈红色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毛细血管
C.鱼从口吞水,水再从鳃盖出来
D.鱼体表有黏液,起保护和减少游泳时阻力的作用
C
8.目前海洋鱼类日益减少,有些种类甚至面临消失,主要的原因是( )
①鱼类食物短缺 ②海洋鱼产量过低 ③人类过度捕捞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D
9.查干湖冬捕是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冬捕、品鲜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非常适合青少年食用
B.大部分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作用
C.鱼离开查干湖水后,可以用肺呼吸
D.查干湖鳙鱼俗称“胖头鱼”,属于四大家鱼之一
C
10.小丽在观察鲫鱼外形时,发现鲫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细线(如图中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该鱼皮肤上的花纹
B.a是该鱼一种感觉器官
C.人体也有类似a的结构
D.说明该鲫鱼已感染疾病
B
11.“弓鱼术”,有的地方也叫“弓鱼法”,就是用一种比较特殊的绑法,把一条鱼绑成“弓”字的形状,这么做能让鱼儿离开水,还能多活一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还能祛除鱼身上的腥味,食用起来味道更加鲜美,捆绑后的鱼如图。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把鱼绑成弓形,目的是让鱼鳃张开,使鳃丝接触到空气,从而使鱼获得氧气
B.鱼体表覆盖鳞片且有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C.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鱼尾与躯干的摆动
D.鱼鳍是鱼的附属结构,没有用
D
12.花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小女孩,一个夏天的早晨,花花注意到池塘里的鱼儿都浮在水面张合着小嘴,为此她设计了温度对鲫鱼呼吸频率影响的探究实验,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图,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鱼儿浮头是为了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
B.鲫鱼的需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鲫鱼在20 ℃时呼吸频率最高
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鲫鱼的呼吸频率会随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D
13.关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依靠喝水来获取食物,依靠尾部摆动击水御敌
C.体表都被有鳞片,并且适于在各种水域中生活
D.在水中用口、鳃、皮肤呼吸
A
14.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火龙果汁滴在鱼嘴前方,观察到的果汁流动的途径是( )
A.从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B.从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C.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
D.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B
15.“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常选用鲫鱼进行探究。如图是鲫鱼的外形图。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①光滑、无黏液
B.②下的鳃腔内有鳃,鳃是其呼吸器官
C.鲫鱼游泳时,③④⑥⑦⑧起协调作用
D.⑤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A
16.鲫鱼在中国分布于除青藏高原以外所有的江河湖泊等水体中,也是中国重要淡水经济养殖鱼类之一。如图甲是鲫鱼的形态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结构的名称:②   ,⑥   。
(2)鲫鱼的身体呈   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   。
侧线
胸鳍
流线
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甲 乙
小秦观察家中饲养的鲫鱼时,发现鲫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地张合,水从鱼的口进入,再由鳃盖的后缘流出。善于思考的小秦立刻想到一个问题: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
【查阅资料】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
(3)鲫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   (填“同时”或“交替”)张合。
(4)鲫鱼的鳃的主要部分是   ,其中密布大量的   ,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交替
鳃丝
毛细血管
(5)小秦捞出一条健康的鲫鱼置于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待其安静后,在口前方滴入2滴BTB溶液,如图乙所示。
①预测:滴加BTB之后,B点的水呈现   色。
②结论:流出鱼体和进入鱼体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

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