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一、填空题1.(2023五上·邢台期中)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 下米,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 ,叫作 。【答案】堆积;三角形;三角洲【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口处往往会形成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2.(2023五上·红塔期末)降雨会侵蚀土地,造成 。【答案】水土流失【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 降雨会侵蚀土地,造成水土流失,改变地表的形态。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流水长期强烈侵蚀而逐渐形成的。3.(2021五上·富阳期末)雨水降落时的力量会打散并带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这就是 。【答案】侵蚀【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考查雨水侵蚀的定义, 侵蚀作用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侵蚀作用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4.(2020五上·华州期末)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种现象就是 。【答案】侵蚀【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侵蚀作用或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侵蚀作用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5.(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卷(五)38)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 的开始。【答案】侵蚀【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解答】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地被侵蚀的开始。【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二、判断题6.(2023五上·临漳期中)植物能减弱雨水的侵蚀作用。( )【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小于没有植被覆盖的,说明栽种植物覆盖土地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7.(2023五上·红塔月考)山洪暴发会带来肥沃的土壤,增加新的土地。( )【答案】错误【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洪水可能带走土壤表层,导致土壤侵蚀。土壤表层的丧失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并可能造成地貌改变,需要恢复。8.(2022五上·城区期末)雨水的流动是受地面颗粒间的空隙影响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大,水容易渗入地下,不易流动;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小,水不容易下渗,易流动。故水的流动受地面颗拉间的空院影响。9.(2022五上·道真仡佬族苗族期中)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侵蚀作用更强。( )【答案】正确【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外力作用。流水作用一般可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还包括河水及其携带物质对地表的磨蚀作用,以及河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通过“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实验可以发现,上坡坡度大,细小的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会带动土壤和有颜色的沙子沿坡面向下移动,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形成较缓慢的径流,侵蚀作用更弱。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10.(2022五上·道真仡佬族苗族期中)制作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便于观察。( )【答案】正确【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降雨时,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实验后,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三、单选题11.(2024五上·雨花期末)小茗研究降雨量大小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下列设计方案比较科学的是( )A.一块有草皮覆盖的土地,先下“小雨”,然后下“大雨”进行比较B.两块都无植物覆盖土地,坡度相同,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C.坡度相同的土地,无植被覆盖的下“小雨”,有植物覆盖的下“大雨”进行比较【答案】B【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研究降雨量大小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属于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所以设计方案比较科学的是两块都无植物覆盖土地,坡度相同,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故选B。12.(2024五上·武胜期末)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些主要是( )形成的。A.岩石的风化 B.流水的侵蚀C.风力的作用 D.温度对岩石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主要是雨水的侵蚀而形成的。13.(2023五上·深圳期中)小明回想起科学课上做降雨给土地带来变化实验中(如下图)在模拟的山丘顶部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原因是( )。A.材料不够 B.为了美观 C.便于观察实验现象【答案】C【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原因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14.(2023五上·衢江期中)设计“雨量对侵蚀的影响”对比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降水量的大小 B.小山丘的坡度C.有无植物覆盖 D.组成土壤的成分【答案】A【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在设计“雨量对侵蚀的影响”对比实验时,只需要改变降水量大小,其他条件都不变。故选A。15.(2023五上·成武月考)下雨时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小石子 B.植物种子 C.黏土和沙【答案】C【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的。下雨时,土壤中的黏土和细沙由于质量轻且较松软,所以最容易被冲走。四、连线题16.(2023五上·长兴月考)请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中的材料或动作与它模拟的对象用线连起来。泥土 有颜色的沙子 自制喷水壶喷水 泥浆流淌 地面的径流 土地 土地上松散的沙子(便于观察) 降雨【答案】【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司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泥土模拟土地;有颜色的沙子模拟土地上松散的沙子(便于观察察);自制喷水壶喷水模拟降雨;泥浆流淌模拟地面的径流。17.(2022五上·吴中期中)根据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连线。坡形土堆 云层垂直的土壁 下雨饮料瓶 山坡上的沟渠喷水器喷水 地面径流泥浆流到盆子里 土壤裸露的山坡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 悬崖【答案】【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分析图表可知,坡形土堆代表土壤裸露的山坡;垂直的土壁代表悬崖;饮料瓶代表云层;喷水器喷水代表下雨;泥浆流到盆子里代表地面径流;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代表山坡上的沟壑。五、综合题18.(2020五上·柯城期末)某小组同学在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中的事物分别模拟什么,请连线。喷水壶喷水 被雨水侵蚀的土壤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 自然界中的土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 自然界中的雨水(2)如图所示,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3)如果要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等。(4)通过实验,我们还知道降水量的大小、 、 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5)关于土壤和人类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B.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C.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所以应植树种草,保护土壤【答案】(1)(2)土壤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3)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4)坡度大小;有无植被(5)A【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喷水壶喷水模拟自然界中的雨水,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模拟自然界中的土,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模拟被雨水侵蚀的土壤。(2)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壤的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等现象。(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时,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降水量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4)通过实验可知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5)土壤作用很多,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但是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来保护土壤。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的说法错误。六、简答题19.(2023五上·武平期中)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写2条)【答案】①植树造林;②兴修水利;③修筑水坝。【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增加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植被对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士颗拉紧紧地粘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土壤流失。七、解答题20.(2023五上·武平期中)根据“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回答问题。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实验材料: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实验步骤:①塑料盒底下铺报纸,在塑料盒里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记录土壤样子。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观察土壤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记录土壤样子。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实验结论: ▲ 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1)把上述实验结论补充完整。(2)根据模拟实验连线。塑料盒收集的水 雨水喷壶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地形塑料盒中的小山丘 在地面流动的水(3)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A.看上去漂亮B.便于观察现象C.让小山丘模型更大些(4)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关于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弱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答案】(1)雨水(2)(3)B(4)B【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雨水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2)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一般会带走一部分土和沙砾等,喷壶中的水代表是雨水,塑料盒收集的水代表是在地面流动的水,塑料盒中的小山丘代表是自然界中的地形。(3)雨点降落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便被带走了。在土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现象。(4)实验中观察到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便被带走了。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土壤,正确;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水坑后,侵蚀作用变弱,错误;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降雨量越大,侵蚀越严重,正确。1 /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一、填空题1.(2023五上·邢台期中)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 下米,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 ,叫作 。2.(2023五上·红塔期末)降雨会侵蚀土地,造成 。3.(2021五上·富阳期末)雨水降落时的力量会打散并带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这就是 。4.(2020五上·华州期末)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种现象就是 。5.(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真题卷(五)38)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 的开始。二、判断题6.(2023五上·临漳期中)植物能减弱雨水的侵蚀作用。( )7.(2023五上·红塔月考)山洪暴发会带来肥沃的土壤,增加新的土地。( )8.(2022五上·城区期末)雨水的流动是受地面颗粒间的空隙影响的。( )9.(2022五上·道真仡佬族苗族期中)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侵蚀作用更强。( )10.(2022五上·道真仡佬族苗族期中)制作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便于观察。( )三、单选题11.(2024五上·雨花期末)小茗研究降雨量大小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下列设计方案比较科学的是( )A.一块有草皮覆盖的土地,先下“小雨”,然后下“大雨”进行比较B.两块都无植物覆盖土地,坡度相同,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C.坡度相同的土地,无植被覆盖的下“小雨”,有植物覆盖的下“大雨”进行比较12.(2024五上·武胜期末)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些主要是( )形成的。A.岩石的风化 B.流水的侵蚀C.风力的作用 D.温度对岩石的作用13.(2023五上·深圳期中)小明回想起科学课上做降雨给土地带来变化实验中(如下图)在模拟的山丘顶部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原因是( )。A.材料不够 B.为了美观 C.便于观察实验现象14.(2023五上·衢江期中)设计“雨量对侵蚀的影响”对比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A.降水量的大小 B.小山丘的坡度C.有无植物覆盖 D.组成土壤的成分15.(2023五上·成武月考)下雨时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小石子 B.植物种子 C.黏土和沙四、连线题16.(2023五上·长兴月考)请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中的材料或动作与它模拟的对象用线连起来。泥土 有颜色的沙子 自制喷水壶喷水 泥浆流淌 地面的径流 土地 土地上松散的沙子(便于观察) 降雨17.(2022五上·吴中期中)根据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连线。坡形土堆 云层垂直的土壁 下雨饮料瓶 山坡上的沟渠喷水器喷水 地面径流泥浆流到盆子里 土壤裸露的山坡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 悬崖五、综合题18.(2020五上·柯城期末)某小组同学在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1)下图中的事物分别模拟什么,请连线。喷水壶喷水 被雨水侵蚀的土壤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 自然界中的土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 自然界中的雨水(2)如图所示,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3)如果要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 、 等。(4)通过实验,我们还知道降水量的大小、 、 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5)关于土壤和人类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B.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C.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所以应植树种草,保护土壤六、简答题19.(2023五上·武平期中)为了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写2条)七、解答题20.(2023五上·武平期中)根据“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回答问题。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研究降雨的侵蚀作用。实验材料: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实验步骤:①塑料盒底下铺报纸,在塑料盒里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记录土壤样子。②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观察土壤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记录土壤样子。③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实验结论: ▲ 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1)把上述实验结论补充完整。(2)根据模拟实验连线。塑料盒收集的水 雨水喷壶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地形塑料盒中的小山丘 在地面流动的水(3)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 )。A.看上去漂亮B.便于观察现象C.让小山丘模型更大些(4)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关于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蚀土壤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后,侵蚀作用变弱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堆积;三角形;三角洲【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口处往往会形成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2.【答案】水土流失【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 降雨会侵蚀土地,造成水土流失,改变地表的形态。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流水长期强烈侵蚀而逐渐形成的。3.【答案】侵蚀【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考查雨水侵蚀的定义, 侵蚀作用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侵蚀作用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4.【答案】侵蚀【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侵蚀作用或水土流失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侵蚀作用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5.【答案】侵蚀【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解答】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地被侵蚀的开始。【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6.【答案】正确【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小于没有植被覆盖的,说明栽种植物覆盖土地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7.【答案】错误【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洪水可能带走土壤表层,导致土壤侵蚀。土壤表层的丧失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并可能造成地貌改变,需要恢复。8.【答案】正确【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大,水容易渗入地下,不易流动;如果地面的颗粒空隙较小,水不容易下渗,易流动。故水的流动受地面颗拉间的空院影响。9.【答案】正确【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外力作用。流水作用一般可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还包括河水及其携带物质对地表的磨蚀作用,以及河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通过“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实验可以发现,上坡坡度大,细小的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会带动土壤和有颜色的沙子沿坡面向下移动,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形成较缓慢的径流,侵蚀作用更弱。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10.【答案】正确【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降雨时,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实验后,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11.【答案】B【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研究降雨量大小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属于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所以设计方案比较科学的是两块都无植物覆盖土地,坡度相同,一块下“小雨”,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故选B。12.【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 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主要是雨水的侵蚀而形成的。13.【答案】C【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原因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14.【答案】A【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在设计“雨量对侵蚀的影响”对比实验时,只需要改变降水量大小,其他条件都不变。故选A。15.【答案】C【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的。下雨时,土壤中的黏土和细沙由于质量轻且较松软,所以最容易被冲走。16.【答案】【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在相同的土壤和相同司雨量下,坡度大、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泥土模拟土地;有颜色的沙子模拟土地上松散的沙子(便于观察察);自制喷水壶喷水模拟降雨;泥浆流淌模拟地面的径流。17.【答案】【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模拟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分析图表可知,坡形土堆代表土壤裸露的山坡;垂直的土壁代表悬崖;饮料瓶代表云层;喷水器喷水代表下雨;泥浆流到盆子里代表地面径流;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代表山坡上的沟壑。18.【答案】(1)(2)土壤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3)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4)坡度大小;有无植被(5)A【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喷水壶喷水模拟自然界中的雨水,方形塑料盆中的泥土模拟自然界中的土,圆形塑料盆接的泥水模拟被雨水侵蚀的土壤。(2)让“雨水”降落到斜坡的土上,土壤的表面出现沟壑,有泥水流出等现象。(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降水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时,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降水量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4)通过实验可知降水量的大小、坡度大小、有无植被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5)土壤作用很多,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但是流水侵蚀及人类不当的行为都会导致土壤减少,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来保护土壤。地球表面土壤丰富,不需要保护的说法错误。19.【答案】①植树造林;②兴修水利;③修筑水坝。【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增加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植被对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士颗拉紧紧地粘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土壤流失。20.【答案】(1)雨水(2)(3)B(4)B【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雨水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2)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一般会带走一部分土和沙砾等,喷壶中的水代表是雨水,塑料盒收集的水代表是在地面流动的水,塑料盒中的小山丘代表是自然界中的地形。(3)雨点降落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便被带走了。在土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现象。(4)实验中观察到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便被带走了。A.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侵土壤,正确;B.雨水汇集到低洼处形成水坑后,侵蚀作用变弱,错误;C.挤压喷壶的手越用力,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降雨量越大,侵蚀越严重,正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学生版).docx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专项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