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生物学中的科学探究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生物学中的科学探究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节 生物学中的科学探究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是研究者通过   、   等多种途径获得事实证据,再通过   对获得的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过程。科学探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2.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除   外,两种环境中的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应保持相同。
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   、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表达交流等。
观察
实验
推理
光照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小明到宠物市场买了一种热带鱼,老板对他说,这种鱼需要适宜的水温和盐度才能养得更好。否则,鱼很快就会死掉。水温和盐度真的对这种热带鱼有影响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
[问题1]如何探究水温和盐度对这种热带鱼的生活有影响
提示:设置水温或者盐度为单一变量,开展探究实验。如果在适宜的温度或者盐度下,热带鱼均能正常生活,而在其他温度或者盐度的条件下,热带鱼不能正常生活或者死亡,那么就说明这种水温和盐度能够影响这种热带鱼的生活。
[问题2]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你的假设,该怎么办
提示:检查实验过程,重新设计实验,进行重复实验。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步骤是(  )
①制订计划 ②提出问题 ③得出结论 ④作出假设 ⑤表达交流 ⑥实施计划
A.②④①⑥③⑤ B.②④①⑥⑤③
C.④②①⑥⑤③ D.①②③④⑤⑥
科学探究
A
2.(2023绵阳)有人说“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盖上的还要多”,真的是这样吗 小张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并决定进行探究。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小张的看法相当于(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实验结论
3.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竹林里出现一只小松鼠。他猜想松鼠是不是吃竹笋呢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买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上述画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
B
C
4.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B.假设可以与结果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C.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D.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对照实验中可以不设计变量
B.一组对照实验中可以设计多个变量
C.低温和低氧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余条件应相同
D
D
6.(2024济南期末)在做探究实验时,如果得到的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应该(  )
A.改变实验变量,重新进行实验
B.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C.相信实验数据,修改假设与结论一致
D.检查探究实验过程,将实验重新多做几次
D
7.某同学了解了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后,准备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他应该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B
A B C D
8.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10分钟时甲侧有3只,乙侧有5只,还有2只钻入甲侧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侧为对照组,乙侧为实验组
B.可以多做几次求平均值
C.此时应统计为明亮处3只,阴暗处7只
D.实验后应将鼠妇放回至适宜的自然环境中
A
9.在探究某种水稻的白化病现象时,以光照为变量的组合是(  )
B
组别 水稻苗 光照 温度
① 200株 有 25 ℃
② 200株 无 15 ℃
③ 200株 有 10 ℃
④ 200株 无 25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0.下列科学研究中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的是(  )
A.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B.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C.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探究种子所含有的成分
D
11.探究实验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成功的前提。提出的问题应当尽量明确具体,下列问题中最符合要求的是(  )
A.掀开瓦片后,鼠妇受到惊吓逃跑的原因是什么
B.为什么大熊猫喜欢吃没有营养的竹子
C.夜晚,狗为什么听到声音后狂吠不止
D.温度对鲫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D
12.(2023常州)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使用了10只鼠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正确的是
(  )
A.纸盒上面全都用纸板盖住
B.纸盒底部都铺细湿土
C.将纸盒放在寒冷的环境中
D.10只鼠妇太多了,改成2只
A
13.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选项正确的是(  )
C
位置 黄粉虫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0只 明亮 25 ℃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黑暗 25 ℃ 干燥
A.左右两侧的温度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
C.左右两侧的湿度都应适宜
D.左右两侧黄粉虫数量可以不同
1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D
A B C D
15.(2024潍坊期末)实验法和观察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常用方法,这两种方法最本质的区别是(  )
A.根据研究的需要是否改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
B.对研究的动物是否施加外界因素影响
C.研究动物时是否在实验室进行
D.以上的说法都不正确
B
16.(2023苏州)苯是室内装修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科研人员为了研
究“植物是否能吸收苯”,利用密闭无色透明玻璃箱进行实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每组进行3次重复实验,并将测得的箱体内苯浓度(mg·L-1)的数据均值记入表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植物种类 苯的初始浓度 24 h后苯的浓度 苯浓度下降比例/%
对照组 48.6 47.8 1.6
吊兰 48.6 39.9 17.9
常春藤 48.6 12.2 74.9
绿萝 48.6 25.3 47.9
A.对照组内应不放置任何植物
B.该实验变量是苯的初始浓度
C.每组进行3次重复实验可降低实验误差
D.常春藤对苯的吸收能力比吊兰和绿萝强
17.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在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大小和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
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设置两组实验装置的目的是   。
(3)该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体现   原则。
(4)实验的变量是   。
(5)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形成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
光照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