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生物学中的常用工具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生物学中的常用工具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节 生物学中的常用工具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细准焦螺旋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以单目显微镜为例,双目显微镜与单目显微镜使用上的不同之处在括号内介绍)
步骤 具体操作
取镜 安放 ①一手握住   ,一手托住   
②把显微镜轻放在实验台上,镜臂朝向自己,安装好   和 
对光 调光 ①转动   使镜筒缓慢上升,转动   ,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双目显微镜直接转动转换器)
②转动   ,选用   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一只眼注视目镜,转动   ,直到出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双目显微镜需调节两个目镜之间的距离,直至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然后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亮度)
镜臂
镜座
目镜
物镜
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低倍
遮光器
较大
反光镜
安放 玻片 ①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   压住
②移动玻片至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   (双目显微镜通过调整移动手轮移动玻片)
调焦 观察 ①转动   ,使镜筒缓慢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双目显微镜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直至接近物镜)
②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楚   为止。再略微转动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压片夹
中心
粗准焦螺旋
物镜
粗准焦
螺旋
物像
细准焦螺旋
整理 存放 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物镜   ,将镜筒降到   ,然后将显微镜放回原处。(双目显微镜需将载物台降到最低处,将光源亮度调到最低,关闭电源,然后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2.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
(2)显微镜放大倍数:该显微镜   放大倍数的乘积。
偏到两旁
最低处
倒像
目镜和物镜
三、其他常用工具
用途 工具 作用
观察器具   放大物像
解剖器具 镊子 夹取材料
刀片 切取材料
解剖针 挑取实验材料
加热器具 酒精灯 加热物体
石棉网 使受热均匀
三脚架 作支架用,上面放石棉网,
下面放酒精灯
放大镜
通用器具 滴管 吸取和添加试剂
载玻片、盖玻片 制作玻片标本
培养皿 培养细胞、组织或微生物
  盛取少量试剂,可被加热
烧杯 盛放、转移、配制溶液,
可被加热
试管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小新同学在公园的湖里取了一瓶水,带回实验室用单目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他发现在视野的右侧偏上的位置有一个绿色的物体,他叫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却发现视野变暗了,找不到绿色物体了。
显微镜的使用
[问题1]你知道文中“视野变暗,找不到绿色物体”的原因吗
提示:可能是有同学挡住了光源,使光线无法到达反光镜,导致视野变暗。
[问题2]小新找到物像后,发现绿色的物体从视野的右上方跑到
了左下方,实际上它是从哪里运动到哪里
提示:显微镜中观察到的为倒像。绿色物体实际上是从左下方运动到了右上方。
[问题3]如果小新要进一步放大并看清楚绿色物体到底是什么生物,该如何操作
提示: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①先移动玻片,把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③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选用较大光圈、凹面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 如图中表示具有放大功能的部分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④⑤
显微镜的构造
B
2.在单目显微镜的结构中,用于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A.物镜和目镜 B.遮光器和反光镜
C.转换器和遮光器 D.准焦螺旋和反光镜
3.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对应错误的是(  )
A.大幅度升降镜筒——调节粗准焦螺旋
B.物像太小——换高倍物镜或高倍目镜
C.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D.视野光线太强——用小光圈和凹面镜
B
D
4.(2023河南)萌萌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片下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12.5×,物镜40×
A
5. 如图是单目显微镜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的作用都是调节焦距
B.换用不同的⑤可通过调节④
C.使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③和⑤
D.⑦有两个面,光线较弱时用凹面
C
显微镜的使用
6.(2024济南期末)利用单目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光线依次通过的结构为(  )
A.反光镜→镜筒→物镜→目镜
B.目镜→物镜→镜筒→反光镜
C.标本→镜筒→物镜→目镜
D.反光镜→物镜→镜筒→目镜
D
7.(2024潍坊期末)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要让镜筒下降,下列操作中转动的结构及方向正确的是(  )
A
A B C D
8.(2023晋中)小青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如图),她移动装片,将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你判断她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D
9.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观察到物像后,兴奋地将显微镜推移到另一位同学面前,结果没有看到物像。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最有效的一项是(  )
A.重新对光 B.移动装片
C.调换物镜 D.转动细准焦螺旋
10.(2023盐城)下列有关显微镜对光操作,正确的是(  )
A.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光线较亮时使用凹面镜
C.较小光圈对准通光孔 D.先放置玻片标本后对光
A
A
其他常用工具
11.下列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中属于观察器具的是(  )
A.培养皿、试管 B.酒精灯、石棉网
C.放大镜、显微镜 D.镊子、刀片、解剖针
12.下列关于生物实验常用器具的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
B.培养皿可用来盛放培养液
C.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
D.滴管可以用来转移配制溶液
C
D
13.同学们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学生实验守则的是(  )
A.在实验室吃东西、喝饮料
B.在实验室里追打玩闹
C.完成实验后,将实验台整理干净
D.把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
C
14.(2024济宁期末)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往往需要根据观察的物体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以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某校生物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若想看到体积尽可能大的细胞,应选择哪组镜头(  )
A.①和④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④和②
C
15. 如图是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
B.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④上升镜筒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寻找物像
B
16.(2024青岛期末)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光线过强时,应选用小光圈和凹面镜
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C.可通过转动反光镜、遮光器或目镜判断视野中污点的位置
D.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4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0倍
B
17.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c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B.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③
C.观察时,视野中的异物一定位于a或e上
D.对光时,应转动d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A
18.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下列在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不能解决问题的是(  )
A.视野中物像偏左方——向右移动装片
B.环境光线较暗时——选用凹面镜
C.防止镜头损坏——镜头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D.镜头有污渍——用擦镜纸擦拭
A
19.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②比视野①使用的物镜要长
B.要将污点A移出视野,应把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C.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D.视野转换成③时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B
20.下图为单目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填出相应部分的序号和名称。
(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一只手握住[ ]   ,
另一只手托住[⑩]   。
(2)在对光过程中,转动[⑨]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①]   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镜臂
镜座
反光镜
目镜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④]   。
(4)转动[ ]   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转动[ ]
   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
(5)转动[③]   可使[④]正对通光孔。
物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