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课件(共27张PPT)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课件(共27张PPT)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2)
第二章 《认识地球》
1.借助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观察地球仪,比较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能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2)地球仪的作用
地球仪
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地轴:穿过地心的假想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地轴与水平面夹角为66.5°】
南极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呈逆时针
南极俯视呈顺时针
北极
纬线
经线
地轴
地球仪
北极点
南极点
纬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做纬线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条数
关系
圆形(初南北极点)
纬线长度不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赤道最长,两极缩短为点。
东西方向
所有纬线都平行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纬线
无数条
纬度的规定
起始线
赤道—0°纬线
度数划分
赤道南北各90°
赤道以北称北纬(N)
赤道以南称南纬(S)
最大值
北极—90°N
南极—90°S
分布规律
向北增大为北纬(北增北纬)
向南增大为南纬(南增南纬)
S
N
00
200
200
300
200
400
100
200
200
100
S
S
S
S
S
N
N
500
600
400
N
N
N
A
A
A
A
B
B
B
B
C
C
C
D
相邻纬线度数向南增大为南纬(N)
相邻纬线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 ( S )
小试牛刀
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即纬度是北纬则在北半球,纬度是南纬则在南半球。
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高纬度(60°~90°)
特殊纬线
赤道(0°)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南极圈(66.5°S)
1.关于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D
2 .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纬线长度相等 B. 北纬不一定都在北半球
C. 所有纬线都是半圆 D. 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
D
3.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纬度地区是指( )
A. 纬度小于30°的地区
B. 纬度在30°—60°之间的地区
C. 纬度在60°—90°之间的地区
D. 纬度大于90°的地区
C
4.四点中,同时位于北半球和中纬度的是( )
练一练
10
30
80
70
30
10
50
30
.
.
.
.
A
B
C
D
D
形状
长度 纬线长度 ,从 向 逐渐缩短至一点
指示方向
关系(平行/相交)
数量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
符号 南纬( )北纬( )
半球划分 以 为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线与纬度
圆圈
不平等
赤道
两极
东西
无数
赤道(0°纬线)
90°
S
N
平行
赤道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概念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条数
关系
半圆
相等
南北
无数条
相交于两极
北极
南极
1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西、向东各分180°
0 °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15°
45°
60°
90°
30°
45°
60°
90°
0 °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本初子午线
15°
经度
90°
105°
120°
145°
160°
180°
160°
145°
120°
105°
90°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经度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通常称为180°经线。】
B
500
600
700
A
1000
800
600
读出A—D这四个地点的经度
练一练
C
200
200
D
E
1600
1600
F
读图,两条怎样的经线可构成一个经线圈?
思考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且符号相反),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例如:
0°和180°
30°E和150°W
60°W和120°E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0°W
160°E
20°W
160°E
20°W
160°E
西半球
西半球
0o
60o
60o
120o
120o
180o
180o
东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0o
20°W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因为160°E与20°W构成的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的,如果以0°和180°经线划界, 势必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北极
南极
南极
160°E
北极
西半球
东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
180°

20°W
160°E
180°
东半球
图示判断法
西半球
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
小于20° 属于东半球 (小小在东)
大于160°属于西半球 (大大在西)
20°至160°之间: (不大不小看W和E )
标E 属于 东半球
标W 属于 西半球
注意: 0°和180°
无需标东西经
纬线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关系
纬线和经线
圆圈(除南北极点)
半圆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两极缩短为点。
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所有纬线都平行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
笔记:第23页
纬度 经度
起始线
范围
度数划分
分布规律
半球划分
纬度和经度
赤道
本初子午线
0°~90°
0°~180°
自赤道向南、北各划分至90°;赤道以北称北纬(N),
赤道以南称南纬(S)。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划分至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0°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 160°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