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粤教· 粤人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第1课时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粤教· 粤人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广东人民人民出版社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1课时)
在本单元,我们将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1. 如何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 如何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
3. 如何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01/
02/
结合实验,演示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北京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的升降
你知道吗?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日落情况而变动的,而日出、日落时间又反映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傍晚,当太阳下落到与地平线相平时,为降旗时间。
2023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时刻表(以各月22日为例)
自主学习
1.结合材料信息,说出北京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变化特点。
2. 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时间不一样的原因。
1—6 月,升旗时间越来越早,降旗时间越来越晚; 7—12 月,升旗时间越来越晚,降旗时间越来越早。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时间差异现象,又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了昼夜长短不同。6 月 22 日—12 月 22 日,北京白昼逐渐变短,因此升旗时间越来越晚,降旗时间越来越早。12 月 22 日—6 月 22 日,北京白昼逐渐变长,因此升旗时间越来越早,降旗时间越来越晚。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任务一:【自主完成】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1.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2.公转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公转的周期是多长?
4.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有无变化?
5.地球公转的轨迹是怎样的?
1.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
2.公转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公转的周期是多长?
4.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有无变化?
5.地球公转的轨迹是怎样的?
太阳。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 365 天(或一年)。
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
地球公转轨迹叫作公转轨道,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任务二:【观察思考】直射和斜射在光斑大小、亮度强弱方面有何差异?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位置称为太阳直射。
除直射地区外,其余地方均为斜射。
直射,光斑较小,亮度强;地表获得的热量多。
斜射,光斑较大,亮度弱;地表获得的热量较少。
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任务三:【合作探究】观看演示实验后,结合课本知识,完成教材 P56“活动探究”。
二、昼夜长短变化
任务一:【自主完成】再次演示模拟地球公转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概括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情况。
2. 重新摆放地球仪,使地轴
垂直于桌面,重新演示一次,
说出北极圈内被太阳光照射
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乙—丙—丁 北极圈内太阳光照射范围逐渐缩小;
丁—甲—乙 北极圈内太阳光照射范围逐渐扩大。
不变
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二、昼夜长短变化
任务二:【合作探究】观察视频和教材P57图 3-2-2 ,思考下列问题。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分别是什么日期前后?
2.太阳直射位置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赤道上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怎样的?
4.北半球地表获得太阳光热最多时是什么日期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分别是是什么日期前后?
2.太阳直射位置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来回移动。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日前后
次年春分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赤道上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怎样的?
4.北半球地表获得太阳光热最多时是什么日期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
6 月 22 日,昼长夜短。
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任务三:【案例学习】汕头的昼夜长短变化。
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在地球上的最北界线,大约为北纬23.5°。广东省汕头市是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之一,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汕头西郊北回归线标志塔,在该地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现象,这天也是汕头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天是汕头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汕头白昼与黑夜时间一样长,均为12小时。
一个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南北移动有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请制作一个简单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模型,演示地球昼夜长短变化。
课堂小结
特征/规律
自然现象
方向
地球的公转
周期
昼夜长短变化
课堂练习
1.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现象
2. 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 一年当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方是( )
A.赤道 B.南北回归线 C.40°N D.南北极圈
A
C
A
课堂练习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
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图为
“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运转位置处于图中的( )之间。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5.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天,广东省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A
B
地球公转示意图
课后活动
通过观察 9—12 月每天早上上学路上(同样天气情况下)天空的亮度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当地日出的时间表,并试着解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与日出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