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1、2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1、2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素养过关(一、二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6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7分)
狂风的劲吹、bīng báo( )的击打,都不能使野百合qū fú( )。当lóng lóng
( )的春雷唤醒大地时,野百合在 bó wù( )中 sā tuō( )绽放,用自己的美丽
diǎn zhuì( )着 yōu yǎ( )的环境。
2.选择题。(1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眺望(tiào) 苍穹(qióng) 绷着脸(běng) 抡起(Iǔn)
B.琼浆(qióng) 孕育(yùn) 渲染(xuàn) 七律(lù)
C.山涧(jiān) 摇曳(yè) 磨盘(mò) 擎着(qíng)
D.沉着(zhuó) 出差(chài) 屹立(qǐ) 日寇(kòu)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绿毯 拘束 浑浊 山崖 B.眼帘 捡阅 雄伟 手榴弹
C.灯盏 次序 坦克 模胡 D.一贯 完毕 马蹄 暴炸
(3)小明在日记中写道:“中国人的载人深潜,pī风斩浪几十年,终于圆梦在今朝。”他拿不准用哪个“pī”字。查字典后,根据意思,小明应选择的一项是( )
A.性:谬误 B.坯:土坯 C.批:批判;批评 D.劈:由纵面破开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B.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伟业。
C.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
D.同学们围坐在一起顾影自怜,热烈地讨论着联欢会的节目。
(5)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秋雨,淅淅沥沥, ;山泉,叮叮咚咚, ; 鸟儿,啾啾啼鸣, ;雷暴,轰轰隆隆,___ __。
①唱着一支清冽的歌②唱着一支粗犷的歌③唱着一支缠绵的歌④唱着一支婉转的歌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草原X丁香结》都充分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在表达上很有特点。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句话属于面的描写。
C.《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通过对月色的描写抒发了孤寂、落寞之情。
D.《狼牙山五壮士》多处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从不同层面表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3.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11分)
(1)诗词中有美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以动衬静、描绘夏夜乡村之美的“
,清风半夜鸣蝉”;《宿建德江》中有描绘秋江暮色的“野旷天低树,
”。诗词中有深情,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用来抒写蒙汉情深、不忍别离的情感的两句诗是“ , !”;唐代诗人 在《过故人庄》中用“ , ”来表达与故人尽兴喝酒、尽情交谈的畅快之情。
(2)《开国大典》记叙了 (时间)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典礼开始后,由____(人物)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曾在《七律·长征》中这样描写红军敢于蔑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
4.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学校要组织以“革命精神。少年志”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李华要参加,请你帮他出谋划策。(10分)
(1)演讲稿中还需要一些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请你帮他想两句。(2分)


(2)李华要增强演讲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下建议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的演讲稿一定是一气呵成的,没有字斟句酌的痕迹。
B.观点要鲜明,语言要准确,事例要典型,故事要生动。
(3)下面是李华演讲稿中的一段文字,里面共有4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2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辟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在光阴之河的冲刷中,使英烈们散发的光芒依旧灿烂夺目。在时代风
云的变幻中,使英烈们彰显的精神必将万古长青。
(4)李华完成演讲稿后,试着演练了一次,觉得其中的一句话缺乏气势,情感表达不够强烈。请你运用反复的句式帮他修改一下。(3分)
这英勇无畏的壮举,这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颂,永远学习。
二、阅读理解。(24分)
(一)(8分)
材料一 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时间分配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手机时间
20.04分钟 5.71分钟 100.75分钟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媒体研究专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是为了 、 、
。(3分)
2.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和读报的时间。
B.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
C.对于习惯了看电视的孩子们来说,读书是痛苦的。
3.结合材料,你会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同学提出哪些建议 理由是什么 (3分)
(二)黑夜里的小灯笼(16分)
李元胜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萤火虫时的情景。那是数年
前的一个下午,在某个果园的山坡上,我看见一只
艳丽的甲虫,正在草丛中拼命地向高处爬。在最
高处,它突然弹开鞘(qiào)翘,甩出了半透明的柔
软翅膀,飞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它有着漆黑的甲壳,橙红的背板,细长的触角,就像一个戴着红色头盔的武士。它背后不时扇动的翅膀,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神话中的角色。
我顾不得身边的东西,像着了迷一样,跟着它跑,凭着直觉追踪着天空中的那一个小点。终于,在它笨重地降落时,我赶到了它的附近。几乎所有甲虫,在结束飞行时,都会重重地下坠一下。这个艳丽的小东西也不例外,它好像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栽落到草地上。我得以细细打量它。老实说,它躲在红色盔甲下,灵活地伸来伸去的头,贼亮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晚,我翻阅昆虫的书籍,为它验明正身。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萤火虫,不过,算是萤火虫中比较好看的,叫窗萤。我略感惊异,没想到萤火虫会如此漂亮。因为过去从书上看到的萤火虫都长得比较朴素,一副不起眼的样子。
后来,我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再看到窗萤。在山中的夜晚,我时常看到星星点点的萤光,在风中时上时下,却很难把它们抓到手中,只能猜想它们的样子。
有一次郊游,在农家小院,看到一只小灯笼冉冉上升,又突然下降,最后停在农家的窗台上,我跟过去,看到的是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我感觉它的灯笼,比它自己的身体还要大得多。虽然没有窗萤漂亮,但它的萤光却相当迷人。
说到萤光,萤火虫的光很有意思。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发光车间,依靠有限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作用,高效率地产生萤光。
一只萤火虫成虫,能照亮周围的一小块黑暗。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能把一座夜色里的山峦装点成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的奇观,多次被萤火虫爱好者观察到。天,那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大名鼎鼎:
(2)验明正身:
2.题目中的“小灯笼”指的是____。作者在果园山坡上第一次看见萤火虫时,对它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2分)
3.根据文章内容填表。(4分)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奇观”指的是什么 作者把这种“奇观”称作“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联系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5.阅读时,要善于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请你用“__”画出第1自然段中感兴趣的句子,并从想象的角度作批注。(3分)
三、习作表达。(30分)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植物,也可以是一种动物,想象它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它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
要求:题目自拟;想象丰富、合理,用心感受大自然;语句通顺,恰当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50字。
阶段素养过关(一、二单元)
一、1.冰雹 屈服 隆隆 薄雾 洒脱 点缀 幽雅
2.(1)B (2)A (3)D (4)D (5)C (6)C
3.(1)明月别枝惊鹊 江清月近人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孟浩然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2)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4.(1)示例: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A (3)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在光阴之河的冲刷中, 英烈们散发的光芒依旧灿烂夺目;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英烈们彰显的精神必将万古长青。(4)示例:这英勇无畏的壮举,这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颂;这英勇无畏的壮举,这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二、(一)1.实际的用途 消遣 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2.B
3.(示例)建议: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增加阅读经典的时间。理由:阅读经典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能更好地锻炼我们的大脑。
(二)1.(1)在文中形容萤火虫的名气很大,极其有名。(2)原意指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在文中指通过书籍查找这只甲虫到底是什么昆虫。
2.萤火虫 艳丽
3.(1)外形 (2)艳丽(或:漆黑的甲壳,橙红的背板,细长的触角,半透明的柔软翅膀)(3)萤光(4)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或:萤光却相当迷人)
4.“奇观”指的是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发出的光照亮了一座夜色里的山峦。 好处: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更为形象地说明了千万萤火虫照亮一座夜色里的山峦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萤火虫生命的赞美。
5.(示例)画出的句子:它有着漆黑的甲壳,橙红的背板,细长的触角,就像一个戴着红色头盔的武士。它背后不时扇动的翅膀,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神话中的角色。批注:萤火虫是昆虫界的光明使者,它提着灯笼,飞到哪里,便给哪里带去光明。
三、[习作指导]这篇习作要求写一篇想象作文,动笔前要认真阅读习作要求。本题写作范围很广,要选择一种自己最熟悉的植物或动物来写,可以写它的生活和成长历程,也可以写它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要发挥想象,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这一植物或动物以丰富的思想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融人其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