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家的意味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家的意味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猜一猜:
这是什么字?

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廊下摆“豕”(猪)祭拜,这就是”家“,后来引申为”住所“等义。
说文
解字
=
“宀”
+
豕(shǐ)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4.1 《家的意味》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0)
【道德修养】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2)
4.1 家的意味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家”的内涵与功能,认识到“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培养家国情怀。
2.道德修养: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3.法治观念: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4.健全人格: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5.责任意识:提升对家庭的责任感,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优良家风的作用(价值)。
自主学习
家的意义?
02
优良家风的作用(价值)?
03
01
家庭的含义是什么?
议一议:
结合课本生活观察的说法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家”是什么。
生活观察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
收养关系
1.家的含义
试一试
小两口结婚----通过( ) 确立。
宝宝降生----因为( )确立。
收养子女----通过( )确立。
继子女和继父母---因为( )确立。
婚姻
血缘
收养
再婚
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2.家的的意义?
一个人的长成是离不开家庭、家族影响的。从周恩来起,上溯四代都是师爷,这种家庭给他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是师爷世家都是书香门第,重视族中小辈的教育;二是从小耳闻目睹,让师爷世家中长大的孩子更了解政治、经济体制及运行规则,更懂规矩、知进退、有分寸;三是周恩来身处的不仅是师爷世家,还是败落中的师爷世家,人多口杂,要取得共识,要做成一件事,都很不容易,但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锻炼了周恩来的管理才能、沟通才能。
阅读周总理家庭对他的影响,思考家庭对个人成长有何作用
他之所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及共产党人为之景仰和自豪的典范,除了他努力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外,还有他在早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正如他曾说过“一个人的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 父母人格奠定了周恩来人格特征之基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对个体人格的影响极深。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是个读书人,年轻时考中秀才,官至六品。后因其父亲去世,家道衰落,出于生计他多年漂泊在外,做过文书,当过收发。他秉性耿直,为人忠厚,虽然生活清苦,话语不多,但十分有主见。作为父亲的慈祥、宽厚、诚实等性格和人品,对周恩来有着较大的影响。
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阅读周总理与周氏家风的故事,总结优良家风的影响
优良家风滋养了周恩来的情怀与胸襟。之所以周恩来的品德会如此高尚,除了他从小立志高远、立身严谨外,追根溯源,与周家的祖训密不可分。周家先祖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周敦颐。经近千年,周氏后人繁衍生息,世代兴旺,且将先祖创立的爱莲美德这一民间信仰变成了一种优良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由周氏后人总结出治家报国的《周氏家训》,其基本内容为尊先祖祖训,“出污泥而不染”,其中的“规行矩步”“立身厚道”“尊老爱幼”以及“出仕为宦,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为民”等体现了爱莲文化的精髓并教化了历代后人,使后人中为民者“积德、行善、慈爱”;为官者“兴农事、重教化、救良民”。
周贻赓教育侄儿等晚辈的治家格言是:孔子儿孙不知骂,曾子儿孙不曾怒,周家儿孙不知求(求名求利)。要求晚辈们勤俭、奋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苦学习、助人为乐,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少年周恩来乃至周家后代带来了深刻影响。
周恩来继承祖训,不仅将勤俭视为“治躬”(自省)第一要义,治家第一要义,更重要的是将勤俭作为治国的法宝,他的一生可说是执行“勤俭治家,勤俭建国”的楷模。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接触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第一所学校就是自己的家庭。对青少年儿童来说,家庭就像是土壤,土壤肥沃,禾苗就会茁壮;土壤瘠薄,禾苗就孱弱。假如父母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之水,孩子的“根”就会出问题。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2.家的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谈“家风”
说一说优良家风有何作用?
①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②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3.家风的作用?
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无形的力量
引导促进
② 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家的意味
家庭的内涵
家的意义
课堂小结:
优良家风的作用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①影响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②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1.《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因此,对于父母,我们( )
A.要知恩、感恩,用心去爱,用行动去表达
B.孝敬父母长辈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现在不用考虑
C.在产生矛盾时,不必理睬,父母会主动沟通
D.应该适当与父母冲突,以证明自己成长
A
达标检测
2.下列“家规”、“家训”,应继承并发扬光大是( )
A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母亲节这天,社区组织“谢谢妈妈”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九年级学生小芳端上第一次亲手做的菜请妈妈品尝,妈妈幸福地说:这是女儿的味道,真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材料表明( )
①尽孝在当下,需要实际具体的行动
②子女扶助和保护父母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是子女与父母沟通的最佳方式
④孝亲敬长,关爱他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B
布置作业
查找资料,搜集一些优良家风故事制作成手抄报,在班级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