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珍惜师生情谊》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 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和重要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2. 理解教师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角色,增强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健全人格:3.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师生关系中的挑战和问题。4. 学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责任意识:5. 明确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责任,主动参与师生互动。6.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回报教师的教导。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和重要性。2. 掌握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难点:3.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4. 学会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电影《老师 ·好》中的经典台词:“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 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提问学生:从这句台词 中,你能感受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怎样的情感 学生可能回答: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珍惜,以及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2. 讲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塑造灵魂、 生命、新人的时代重任。提问学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的故事,阐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二)讲授新课1. 教学相长展示问题:什么是教学相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的学习离 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展示的例子:数学课上,李明发现老师对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比较繁琐,可能存在不妥之处,而自 己的解法更简单。他在下课铃响后真诚地和老师交流了自己的见解,并分享了自己的解法,老师表扬了李 明并完善了那道题的解法。提问学生:你如何看待李明的做法 学生回答:李明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他能够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 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成果,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主动参与、勤学好问,以积极的态度与老师相互交流。总结教学相长的要点:主动参与、勤学好问有助于师生相互交流;真诚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可以 为师生共同学习提供新资源;与老师分享学习感受、成果能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 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展示问题:怎样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学生回答: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我们应不骄不躁,继 续努力;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 们要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 亦师亦友展示《潜书 ·讲学》的内容:“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陟险之 有助也。”提问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意思是说,为学过程中,没有良师指点,将惑于一个又一个迷津而没有益友切磋,也不可 能有学业上的精进。因此,“学”既贵得师,又贵得友。“师”为指航灯,“友”犹共济者。亦“师”亦 “友”,则师生携手,共同提高。提问: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 学生回答: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 良好状态。展示视频《程门立雪》的故事,提问学生: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亦师亦友)的师 生关系 学生回答:我们要彼此尊重,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展示问题: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学生回答:即使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也要尊重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是值得我 们尊重的。而且,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展示情境:三位同学在上学路上,将一位犯病的老师送至医院,但因迟到被老师批评。提问学生:他 们三个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他们应该向老师说明情况,解释迟到的原因是为了送犯病的老师去医院。同时,要理解老 师的批评,老师的批评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和负责。提问: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学生回答:当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求同存异,主动关心;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总结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在 平等对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学会正确处理 与老师发生的矛盾。(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相长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正确对 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亦师亦友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我们要彼此尊重,学会处理与老师的矛盾,与老 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强调珍惜师生情谊对于我们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与老师 沟通交流,共同进步。(四)随堂练习1. 七年级(3)班学生在给老师们的感谢信中写道:“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 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②在课堂上要积极大胆地发表见解③老师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④要承认老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同时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 引路人,引导我们成长。②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地发表见解与题干内容无关;④题干中未提及老师的教学风格。)2.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要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①尊重、理解老师,原谅老师的错误②关心和帮助老师③主动走近老师,增进师生情谊④与老师产生矛盾时,决不退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尊重、理解老师,原谅老师的错误,因为人无完人,老师也 会犯错;关心和帮助老师,主动走近老师,增进师生情谊,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与老师 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冷静处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决不退让。④的做法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五)板书设计 珍惜师生情谊一、教学相长1. 含义: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2. 表现:学生: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表达观点见解;与老师分享学习感受、成果。 老师: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习。3.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表扬: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批评: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二、亦师亦友4. 良好状态: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5. 建立方法: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 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求同存异,主动关 心;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珍惜师生情 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可 能存在部分学生对教学相长和亦师亦友的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 释。此外,在处理与老师的矛盾这一环节,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对方法。总的来 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度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 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