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4 水资源素养目标1.化学观念: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2.科学思维: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4.科学态度与责任: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教学难点:燃烧、爆炸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猜谜语]一物生的奇,人人不能离。刀切切不断,钩子钩不起。——打一自然物。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人类离不开水提出问题 水在自然界中是怎么分布的呢?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归纳总结地球上的水:地球是个“水球”,地球表面约 71% 被水覆盖。这就是江、河、湖、海。生物体内的水:水约占人体重的60%,鱼约70%~80%,水母约95%。提问: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展示水用途的图片)水的用途:工业上用水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物质;农业上用水灌溉农田;生活中做饭需要用水,洗衣服需要用水......4.水有许多用途,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探究点二 珍惜水资源提出问题 有人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归纳总结地球水资源的状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含量仅约为总储量的0.009%。(所以说人类可利用的水量并不多!)目前全球有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着供水不足的情况,预计到2050年该人数将增至50多亿。提问: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又是怎样的呢?2.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地域分布不均匀,在西北、华北等部分地区,人均占有量更低。提出问题 造成淡水资源的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根据生活经验,讨论归纳。归纳总结缺水的原因:1.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自然原因]2.人口增长、 水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提出问题 我国西北严重缺水地区,因缺水导致土壤干裂......节约用水,刻不容缓。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呢?讨论交流 根据生活经验,讨论归纳。归纳总结农业和园林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3.开发新工艺,使用新技术。例如节水农业、节水水龙头等。探究点三 水污染及其防治提出问题 观察下图,说说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工业污染、垃圾填埋、轮船漏油、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提出问题 水体污染的危害有哪些?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加剧水资源危机等等。提出问题 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2.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3.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使用无磷洗涤剂。4.加强水质的质量监测。【板书设计】3.4 水资源一、人类离不开水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珍惜水资源1.缺水的原因:①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自然原因]②人口增长、 水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人为原因]2.节约措施:①农业和园林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②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等措施。③开发新工艺,使用新技术。例如节水农业、节水水龙头等。三、水污染及其防治1.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③破坏水生生态系统。④加剧水资源危机等等。2.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①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②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③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使用无磷洗涤剂。④加强水质的质量监测。【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图片、数字、图表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不足之处 课前没有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