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 国家权力机关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 国家权力机关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6.1《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基于单元视野下的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 当家作主为主题,由“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我国国家机构”两课组成。新 课标明确这一单元的任务是了解基本制度,了解国家机构,增强国家意识三个核 心问题。通过学习我国的制度保证和国家机构构成,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建设的 成就,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意识,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 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而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 机关”,主要讲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第一框介绍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侧重对政治认同和法治意 识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国家权力机关》共有两目,第一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本节 课的学习重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哪些国家机关,从而明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 以及它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学生通过 学习能够了解并辨别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 权,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进一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从而引导学生体 会到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备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 使国家权力来实现,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便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 利益的捍卫者。从而更加真切地认识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
本课教学创造性整合教材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资源,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三 则情境故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政治现象解决问 题的素养,使学习回归生活。并巧妙运用课堂生成资源。学生的发言是最生动、 最直接的教学资源。在对学生发言的理解与判断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对实现本 节课的“能够从具体的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 作用”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本课内容在教学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它起着承 上启下,加强教材知识体系化作用。学好本课,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 热情,增强法治精神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时事案例,引导学生认同国家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增强民主意识。
2、法治意识:以“认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议题,查阅资料了解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性质和职权,增进对我国人民民主的理解。
3、责任意识: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人民代 表大会的权威,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一 框“国家权力机关”的内容。本部分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国家权力机关,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四项职 权,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学好此课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政治 生活的热情,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国家权力机关》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例 如:第一单元第-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已经明确了人民通 过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一府一委两院,后者对前者负 责并接受前者的监督。
又如:第三单元第五课《根本政治制度》,点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了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 性以及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对于 人民代表大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受到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于人 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知道的就比较少了,本节课需详细介绍人民代表 大会,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教学案例设计:利用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时政案例分析法、易错题练习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PPT展示图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 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 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人民 代表大会究竟是什么样的机关,在我 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 位,它有什么样的职权 带着这样的 问题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题《国家 权力机关》。 学生思考并 回答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 让学生初步感受 国家权力机关的 国家地位,激发 学生探究人民大 会性质和职权的 兴趣。
自主 学习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正文P78页 —P8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用 铅笔在教材上划出知识要点。(时间: 5分钟) 学生认真预 习 能够让学生在自 主学习过程中正 确认识到知识点 的体系,充分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
讲 授 新课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 “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提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是 不是全国14亿人民都到北京直接行 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呢 人民代表大 会如何产生的 1、学生思考 并 回 答 问 题2、根据 思维导图, 学生依次回 答问题:。 1、巩固之前所学 内容2、通过制 作的简表一步步 让学生明确人民 是怎样当家作主 的。理解人民行 使国家权力的机
2、出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关系图提 问 : (1)人民代表大会怎样产生的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教师归纳: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性 质 3、出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简表提 问:在整个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 是哪个机关 教师归纳: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性质、地位 4、阅读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 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根据1982年宪法 规定,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自 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 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教师归纳: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 2.地方人大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课件播放视频:两会百科--《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 小组合作:根据教材80-82页结合视 频相关内容讨论总结人民代表大会有 哪些职权 1、展示材料:2023年3月13日,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通过 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的决定。决定自2022年3月14日起 施行。 教师归纳: ①、立法权与“法”有关。 ②、制定、修改、废除法律的权力 2、展示材料:会议决定批准2023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决定批准 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 告,批准2023年中央预算。 教师归纳:决定权与“事”有关。国 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 3、展示材料:2023年3月10日上午,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 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3、学生在老 师引导下思 考回答 4、学生结合 材料进行思 考,并进行 学习汇报, 解决所设计 的问题。 学生观看视 频做好相关 记录,以小 组为单位合 作探究,学 生 展 示 成 果。 1、学生思考 并 回 答 问 题:十四届 全国人大一 次会审议通 过了关于修 改立法法是 人民代表大 会在行使立 法权。 2、学生思考 并回答:决 定权。 3、学生思考 并 回 答 问 题:任免权。 关 3、通过简表讲解 使学生理解全国 人大权力最大, 地位最高。学生 答题亮点:充分 体现自主学习能 力 4、引导学生进一 步分析,进一步 认识国家权力机 关的相关知识, 通过材料的阅读 学习,让学生总 结,提升分析能 力。 通过引领学生初 步了解人民代表 大会的四项职 权,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培养 合作探究能力。 让学生学习法律 知识,了解全国 人大的职权;引 领学生辨析人民 代表大会的四项 职权。 学生通过分析案 例更深一步理解 全国人大的职 权、区分职权, 突破难点,提高
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教师归纳:任免 权与“人”有关。.对国家机关干部的 选举、决定、罢免的决定。 4、围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免权, 同学们进行了讨论。阅读材料小组合 作分析总结。 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高人民检察 院检察长张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 强、分别作工作报告。教师归纳:监 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一 委两院”的工作(已经执行的事) 6、利用相关的时事政治连线更好的区 分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对知识进行巩 固练习。 4、学生阅读 材料以小组 为单位合作 探究,学生 以辩论形式 展示成果。5、 学生思考并 回答问题: 监督权。6、 学生举手抢 答 判断能力和概括 能力。通过抢答 题巩固相关的知 识,反馈学生对 知识掌握情况,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活跃课堂氛 围
课 堂 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产 生和性质;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性 质和地位。同样掌握了人民代表大会 的四个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 和监督权。 学生谈谈感 悟和收获。 引导学生梳理本 课知识框架,整 体把握本课内 容。
结 束 语 做为中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生活,关 心关注国家大事,培养热爱祖国情怀,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 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做国家小主人。 使学生充分理解 应自觉拥护人民 代表大会,增强 主人翁意识,自 觉维护人民代表 大会的权威,增 强法治意识,形 成法治思维,增 强责任心。
板 书 设 计 : 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国 家 权 力 机 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的 职 权
《国家权力机关》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参与过的,但学 生又是在以后需要参与的,如何上得让学生有所体会并学会参与的知识,理解 意义,并在理解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 备课过程中,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使本节课具有 较强的直观性,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多种情感体验中去感受,去
反思,既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使学生在或愉快、轻松,或深 思、共鸣的环境和氛围下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和落实,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 堂的实效性。尽可能的把课上好。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紧密围绕“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原则,根据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和感悟,充 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效果。通过一系 列的自主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和模拟人大代表撰写议案活动,在师生互动、生 生互动中生成认知,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 的权力来自人民;能够运用实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具体表现;理解 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明确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是人民利益 的代言人。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强社会责 任感。本堂课最关键的是把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起 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做到理论与实践、 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让 学生更好地享受这节课,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也使学生较好的了解了 人大及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本课中有一个环节请学生谈收获和感悟,是新课 程实施以来“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我不知道学生会说什么,也 不知道会在课堂上随机生成什么。 为了更好的把控课堂,促进课堂生成的效果达成,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 工作,根据学情,把学生可能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地方做足功课。在实践中,注 意把控课堂,认真听取学生表达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精彩发言要及时反馈,及 时点拨,师生积极互动。对于学生提出的疑惑,可以先将问题抛给其他同学, 理越辩越明,通过“生生互动”促进课堂生成。之后教师再加以解答引导和提 升。注重学生课堂的生命状态,特别关注学生群体中的不同声音,往往就是这 些声音创造了课堂的精彩,激起学生学习的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