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 物质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素养目标1.化学观念: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2.科学思维:通过教材实验探究,能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等实验探究方案;能运用比较、观察、归纳等方法获取并加工信息。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燃烧与灭火的学习,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用火的习惯以及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张关于消防安全教育的插画,两个学生在讨论消防安全问题,左边的男生提问:“消毒酒精喷雾遇到明火为什么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右边的女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并提出:“小面积的失火为什么可以用湿布盖灭?”教师引导 酒精可以燃烧,前面我们也进行过木炭、硫、铁丝等物质的燃烧实验。那么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物质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阅读教材p88-89“学生实验探究”的内容,讨论交流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实验探究假设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将小石块、火柴、细沙,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小石块无明显现象;火柴加热一段时间后开始燃烧;细沙无明显现象 物质燃烧需要有可燃物2.物质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取三个火柴头,火柴头A放在实验台的陶土网上,火柴头B和C放在三脚架的陶土网上,且火柴头C用细沙覆盖。用酒精灯加热B与C的中间位置,观察现象。 火柴头A和C不燃烧,火柴头B燃烧 (1)对比火柴头A和B,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2)对比火柴头B和C,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燃烧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讨论交流1.说说你在上述实验中选择用品的理由。2.实验结论中的条件是否要同时具备才会发生燃烧 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条件会怎样 请尝试用上面的实验现象证明你的观点。3.影响燃烧的条件有多个,在设计实验探究其中一个时,其他几个条件需要怎样设计 归纳总结燃烧需要的条件:(缺一不可)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特别提醒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应该采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表3-1 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通常状况下)可燃物 白磷 红磷 硫 木材 木炭 无烟煤着火点/℃ 40 240 260 250~330 320~370 700~750思路与方法导引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在研究这类含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再综合分析。这就是控制变量。提出问题 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可采取哪些措施?1.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氧气的含量。提出问题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 探究点二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相关原因。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实例 能灭火的主要原因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 喷出的水蒸发时会吸热,可使温度降至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b.实验时不慎滴在实验台上的少量酒精燃烧,立即用湿布盖住燃着的酒精。 盖上湿布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并使其隔绝空气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熄。 盖上锅盖可使燃烧物隔绝空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救火人员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放火烧去那片草地,形成隔离带。 清除掉可燃物,使燃烧不能持续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其一即可)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课堂讨论 阅读下图,列举在家居生活和野外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防火安全措施。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仅要利用燃烧为人类造福,也要学习防火、灭火、失火自救等知识和方法。知识视窗表3-2 几种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类型 泡沫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灭火原理 喷射带水渍泡沫的二氧化碳,在燃烧物表面形成隔绝空气的水膜。 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汽化,能降温和隔绝空气。 由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小苏打粉,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灭火。适用范围 用于扑灭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的失火。 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发生的火灾。 可用于扑灭一般火灾及油、气燃火。【板书设计】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 物质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一、燃烧的条件1.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作燃烧。2.条件:可燃物氧气 三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依据什么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 三者选其一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堂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内容趣味性强,学生获取知识积极主动。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来关心、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之处 学生虽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但交流的深度不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