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化合价的计算及应用 教案 2024-2025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2 化合价的计算及应用 教案 2024-2025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化合价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科学思维:初步学会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表征常见的化学物质。
3.科学探究与实践:能与同学合作、分享,善于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评价、反思、改进学习过程与结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交流化合价的记忆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的规律;化合价的应用。
2.教学难点:化合价的概念;书写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目前已知的物质有数千万种,我们可以依据实验的结果来测定物质的组成并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但如果每个化学式的书写都像英语单词一样依靠记忆,那也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来解决化学式的书写问题呢?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化合价
观察 下列化学式在组成上有何特点?
1.一个HCl分子是由1个H原子和1个Cl原子构成
2.一个H2O分子是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
3.一个NH3分子是由3个H原子和1个N原子构成
不同元素组成化合物时,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显示了这些元素的某种特性,即元素的化合价。
提出问题 化合价有什么规律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化合价有正价、负价之分。(2)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通常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4)一些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显不同的化合价。(5)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6)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提问:化合价要怎么表示?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有正价、零价、负价,在元素的正上方写“+”或“-”后面加数值。例如: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2O;H2O中O元素的化合价H2。
提问:化合价和我们之前学习的离子符号的书写有什么区别呢?
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比较:
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的异同点
化合价 离子
不同点 位置 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书写顺序 先写正、负后写数值,“1”不能省略 先写数值后写正、负,“1”必须省略
实例 Na+ Mg2+ Al3+ F-
相同点 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的正、负与数值相同
【观察】下列化学式有什么特点?
NaOH、 Ca(OH)2 、Cu(NO3)2、NH4NO3、BaSO4、CaCO3、 H3PO4
注意:①原子团不能单独存在;②带电荷的原子团也是离子。
提问:这么多的化合价,我要怎么记忆呢?
4.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化合价歌谣: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镁钡钙氧锌
铝三硅四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磷酸根 只有铵根是正一
莫忘单质价为零
探究点二 化合价的计算及应用
【过渡引导】通过前面的《化合价之歌》我记住了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和化学式的书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还是不会写。
提出问题 如何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依据:在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十字交叉法)
写:写元素符号,标化合价(左+右-)
约简:有公约数,则约简;无公约数,不约简
交叉:数字交叉放置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查: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具体应用:
(1)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例1 试确定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2)判断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根据化合价,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知识拓展
当化学式中某原子团的个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须用小括号将原子团括起来,如Ca(OH)2、Al2(SO4)3等。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化合价
1.化合价的概念
不同元素组成化合物时,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显示了这些元素的某种特性,即元素的化合价。
2.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有正价、零价、负价,在元素的正上方写“+”或“-”后面加数值。例如: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H2O中O元素的化合价。
4.化合价歌谣: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镁钡钙氧锌
铝三硅四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磷酸根 只有铵根是正一
莫忘单质价为零
5.化学式的书写:依据:在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十字交叉法)
写:写元素符号,标化合价(左+右-)
约简:有公约数,则约简;无公约数,不约简
交叉:数字交叉放置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查: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6.具体应用:
(1)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2)判断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根据化合价,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内容缺乏生动性,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