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素养目标1.化学观念: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科学思维: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初步形成质疑和批判能力。3.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初步利用化学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到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教学难点:根据标签或说明书进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知识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法你还记得吗?[思考]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呢?相对分子质量是不是在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之上计算呢?合作探究探究点 怎样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提出问题 如何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呢?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作相对分子质量。2.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Mr=(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例1:计算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例2:求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m(Fe):m(O)=(56×2) :(16×3)=112:48=7: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注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意义:每100克该物质中含有某元素的质量。例3:(1)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解:(1)SO2的相对分子质量=32+16×2=64SO2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50%计算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的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实际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例3:(2)计算64t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解:(2)64t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64t×50%=32t例4:多少克二氧化碳(CO2)中含碳元素12g?解:设质量为x的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12g。x××100%=12gx=44g(5)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原子个数比即化学式中各原子右下角的个数比。例5:硝酸铵(NH4NO3)中各原子的个数比。解:N、H、O的个数比=2:4:3【板书设计】第3课时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怎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内容缺乏生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