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4.2


1.政治认同:懂得礼对个人、社会及国家的重要作用,弘扬讲文明礼仪的中华传统美德。
2.道德修养:树立以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荣的交往态度。
3.法治观念: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也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4.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
5.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自学导航
一、文明有礼的含义、表现
二、文明有礼的意义
三、文明有礼的要求
合作探究
01
待人礼为先
1.礼的含义及表现?P37
(1)含义:
礼体现一个人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对内)
(2)表现:(对外)
语言文明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口诀:言、表、举
一、待人礼为先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开会多嘴硕士生失去工作
清华大学硕士小丽,在试用期的第一天就被解雇了。原来,小丽被北京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看好,她的职位是总裁秘书。上班第一天,小丽参与了企业高层会议,她为高层们做会议记录。十几位高层领导发表了意见,最后总裁宣布散会。可是小丽突然站起来,表示自己也想发表看法。小丽突然的举动,让各位领导很惊诧。总裁忍住不满,给了她说话的机会。
她说得很好,看法也很独特。但是她的造次和无礼却让她失去了好工作。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一言一行都体现自己的修养。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2)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层面)(P38)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文明有礼的意义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课堂笔记
做文明有礼的人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
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着装礼仪
西装是大多数场合的标准着装
中山装是纪念日场合的标配
到部队视察,穿军装
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衣着整洁、得体、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时装。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不得穿拖鞋、高跟鞋 。男女同学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饰件 ,要适时理发,经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新知探究4、
笔记整理
①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本课小结
待人礼为先
做文明有礼的人(怎么做?)
什么是文明有礼?(含义+表现)
为什么要文明有礼?(个人、社会、国家)
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说明了(  )
①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有明显的冷暖、美丑之别,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 
②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③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 
④礼貌文明的语言,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一、基础题
2、我国古代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这侧重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 )
A.宽容他人 B.理解他人
C.乐于助人 D. 礼貌待人
D
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要做到( )
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委曲求全,尊重对方
③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④虚心学习,处处忍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这时我们劝导要掌握一定技巧,如( )
①有“礼”,劝导要语言文明
②有“义”,纠错坚决不留情
③有“理”,劝导要晓之以理,
④有“节”,劝导要适可而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