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学习成就梦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学习成就梦想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学习成就梦想》教案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1. 认同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 增强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贡献力量。
健全人格:
3. 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4.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意义,追求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 责任意识:
5. 认识到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承担社会责任打下坚实基础。
6. 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积极为实现国家繁荣 富强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学习的意义:理解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实现梦想以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2. 如何学会学习: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包括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 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难点:
3. 理解学习不仅关乎个人前途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 责任感。
4. 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学习有用吗 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如为了挣更多的钱、找份好工作、实现梦想、为了父母亲人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真正意义。
2. 讲述航天员桂海潮的故事:桂海潮从小镇做题家到“摘星星的人”,他通过刻苦学习,最终走出 大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提问:桂海潮的事例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可能会回答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等。
教师总结:学习是我们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更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 径。
(二)讲授新课
1. 为什么要学习
展示欧阳修的名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提问:上面的话说明学习有什么重要性 学生回答: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讲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并提问:少年与国家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我们为什么 必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学习
学生回答:少年与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学习,将来才能为祖国的伟大复兴 作出贡献。
总结: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 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2. 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展示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小鹏经常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小丽和小伙伴利用周末调查 垃圾分类情况、小胜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的图片,并提问:他们是在学习吗 为什么
学生回答:他们是在学习,因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 品德的培养等。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提问:学习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强调:学习需要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如何学会学习
讲述袁隆平拒绝父亲建议,选择报考农学院的故事,并提问:袁隆平为什么拒绝了父亲的建议,最终 选择报考农学院
学生回答:袁隆平对农业有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
提问:从《童年》的歌词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是什么样的态度 你觉得学习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学生回答:歌词中的学生对学习不够自觉、主动,学习的态度应该是自觉、主动的。
讲述小明盲目学习他人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下降的故事,并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明成绩一直下降 的 怎么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明的烦恼呢
学生回答:小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盲目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下降。要解决 小明的烦恼,他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结: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 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 多的启迪。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的意义包括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是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关乎个人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正确认识学习包括学习的内容、 范围、表现和态度;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学习成就梦想,我们应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 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四)随堂练习
1. 【2024四川中考】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已经连续 11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学校、家庭、社会, 合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热爱阅读的种子。阅读()
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②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③是爱护身体的重要途径
④促进个人不断成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阅读可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促进个人不断成长,①④正确;劳 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②错误;阅读主要与精神成长相关,与爱护身体关系不大,③错误。
2. 【2024云南中考】2024年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举办,旨在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进一 步在全社会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全民阅读()
A. 可以代替劳动实践活动 B. 能解决生活中所有问题 C. 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D. 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答案:D
解析:劳动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A 错误;阅读不可能解决生活中所有问题,B 错 误;阅读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C 错误;全民阅读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D 正确。
3. 【2024天津中考】“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实践中,开拓出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告诉我们()
①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②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学习轻而易举,有苦有乐
④既要重视读书,又要重视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③错误;①②④符合题意,学习应成为一种 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重视读书,又要重视实践。
(五)板书设计 学习成就梦想
1. 学习的意义
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 现阶段基本任务
提升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
关乎个人前途和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2. 正确认识学习
内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养等。
范围:学习不局限在学校,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是学习。 表现: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还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3. 如何学会学习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讲述故事、提问引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学习的意 义、正确认识学习以及如何学会学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 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在 讲解如何学会学习时,对于如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指导。 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总的来说,本节课基本达 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度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