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温故知新认识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础(决定)反作用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深化依赖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01真理是客观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思考:什么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者詹姆士亚里士多德注意: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真理是因为“有用”才“真”,还是因为“真”才“有用”?一、真理的含义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1.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2.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判断: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范畴。( )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区别: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属于认识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属于认识论。4. 科学理论是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5. 意识、认识、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联系:形式都是主观的,内容都是客观的。知识拓展:意识、认识、真理的比较ChatGPT不能替代人类ChatGPT能替代人类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人的认识具有差别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具有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1. 客观性二、真理的特点(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注意:认识是多元的,真理是一元的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同的真理。思考:真理属于认识的范畴,认识是主观的,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原因: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做笔记)注意: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真理反映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会受到权利、地位、金钱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做笔记)★ 同一条件下人们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中,不存在相互矛盾的不同真理。★ 真理与认识主体的身份、地位、学识、职业、人数多寡、主观需要都无必然联系。 真理只有一个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嘴大”(权势大、地位高)真理多;“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读俗语、悟哲理★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0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认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不再是真理 2. 条件性二、真理的特点(绝对性——相对性)(2)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强调从空间上讲(某一领域、某一层面)思考:(1)单摆在推力作用下,在地面和在太空分别做什么运动?(2)这体现了真理的什么特点?太空 失重条件地面 重力条件圆周运动往复摆动真理是有条件的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一孩政策在实施35年正式结束。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来说的,真理都是具体的。3. 具体性二、真理的特点(2)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出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相对性)(1)真理都是具体的。强调从时间上讲(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真理的特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真理是绝对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与谬误不容混淆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结论:任何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时间性)(空间性)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方法论】(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对立 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统一 ①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不顾真理的具体性历史性,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知识拓展:真理与谬误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来说,“新鲜”却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这说明(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②反复检验的真理也可能被推翻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④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D真理没有被推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④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真理中不包含谬误的成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③排除。题中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④与题意不符。A0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嫦娥二号要获取更加清晰和更多的月球数据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得到月球表面的立体影像。2013年嫦娥三号,拍照和绕行,实现了软着陆2019年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嫦娥五号,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绕,落,回"中的第三步。1.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近17年,说明了什么 2.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后,中国为什么还要继续探月?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近17年,说明了什么 我们对太空探索受实践水平以及其他各种主观认识的限制,而太空又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后,中国为什么还要继续探月?太空不断变化,航天人也代代传承,接力探索,航天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会让我们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化。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1. 认识具有反复性一、认识的特点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真理具有反复性×2. 认识具有无限性一、认识的特点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探月工程我们的认识经历了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发展将呈现一种什么运动趋势?圆圈式循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不是直线前进,也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直线式前进(1)反复性:(2)无限性:(3)上升性:强调认识过程曲折,不是一帆风顺的强调认识无限发展强调真理不断超越自身注:直线论和圆圈式的循环论是错误的注:真理不是被推翻注:是指人类整体的角度,个体的认识是有限。知识拓展2:比较认识的三个特点3. 认识具有上升性一、认识的特点(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3)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注意:(1)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不是循环往复的。(2)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3)不存在永恒真理、终极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和方法论【原理】【方法论】(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任何真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意:谬误也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但主观不符合客观2.任何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一元性:“真理只有一个”多样性:同一个真理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3.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性: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知识拓展:关于真理的“三个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含义特征(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决 定反作用来源标准目的动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①把握真理的范围和条件②随着过程、条件的变化和丰富而发展完善真理③正确对待错误实践(观)客物性社历性主能性特征含义认识(观)反复性上升性无限性真理特征条件性客观性具体性直接现实性①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认识论知识结构化大切口题目:运用“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的有关知识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4.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特点及方法论)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的特点及方法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0 年 12 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这是继 1975 年、2005 年之后,中国第三次公布这一地球最高峰的海拔数据。珠峰测量不仅在于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更在于全面和深刻地认识珠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求知和探索。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综合运用北斗导航、重力测量等现代测绘技术,明显提升了珠峰测量精度(见图 4)。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图 4 珠穆朗玛峰三次高程测量对于处在板块活跃区域,频繁发生构造运动的珠峰来说,只有近期的测量成果才最接近现实情况。高程测量不能仅依赖测绘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必须靠人来完成。参与这项风险极高的任务,攀登者的勇气和毅力令人心生敬意。再攀珠峰,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仪器,刷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人类对珠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对珠峰的认识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刻。题问逻辑可视化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用什么说明?说明什么?怎么说明?人类对珠峰的认识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刻。①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关知识是什么?(结合教材内容,简单回忆)②人类对珠峰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的原因(从主体和客体的角度思考)。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对珠峰的认识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刻。人类对珠峰的认识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刻认识主体的原因:攀登者的勇气和毅力令人心生敬意。再攀珠峰,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仪器;综合运用北斗导航、重力测量等现代测绘技术,明显提升了珠峰测量精度认识客体的原因:处在板块活跃区域,频繁发生构造运动的珠峰(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类对珠峰的认识是在多次攀登珠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2)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类对珠峰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和具体实践条件的限制, 几代中国珠峰攀登者和测绘队员不懈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不断创新的测绘 技术再测珠峰,人类对珠峰的认识方法不断改进,实践水平不断提高;(3)从认识的客体来看,珠峰频繁发生构造运动,人类对珠峰的认识不断发展。攀登珠峰,不断刷新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1.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2.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3.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4.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5.真理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不是相互包含。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易混易错】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