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2.5《老师 您好》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2.5《老师 您好》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老师 您好》教案
课题:《老师 您好》
科目:小学道德与法治
年级:一年级上册
版本:统编版(2024)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和新鲜感。他们对老师有着天然的敬畏和亲近感,但对于老师的具体工作和付出可能认识不够全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学习。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情感方面,一年级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对老师有着较高的期待。他们开始逐渐适应集体生活,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学相处、遵守纪律等。
二、设计理念
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老师的关爱,培养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2. 体验式学习: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老师的工作,加深对老师的理解。
3.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恩老师,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4.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三、教学内容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中的《老师,您好》一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关爱、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方面。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老师在校园中的角色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老师的工作,了解老师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交流、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关爱。
2.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认识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关爱。
2.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二)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尊敬老师的意识。
六、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 收集有关老师工作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制作教学课件。
3. 准备一些小奖品,如贴纸、奖章等。
(二)学生准备
1. 彩色卡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回忆与老师之间的温暖故事。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老师和学生在校园里快乐相处的视频。
2.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的人是谁呀?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知道视频中的人是谁吗?
生:是老师和学生。
师:他们在做什么呢?
生:他们在玩游戏、上课。 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温暖关系。
认识老师的工作 1. 展示一些老师上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等图片。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平时都做哪些工作吗? 师:大家看这些图片,老师在做什么呢?
生:老师在上课。
生:老师在批改作业。
师:对呀,老师的工作可多了。除了上课和批改作业,老师还会组织大家参加各种活动,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认识到老师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感受老师的关爱 1. 讲述一个老师关心学生的故事。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老师是怎么关心你们的? 师:老师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讲述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老师是怎么关心你们的?
生:我生病了,老师带我去医务室。
生:我不会做题,老师耐心地教我。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角色扮演 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
2. 设定一些场景,如上课、课间活动等,让学生体验老师的工作。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角色扮演。谁愿意扮演老师呢?谁愿意扮演学生呢?(学生举手报名)
师:好,我们先来设定一个上课的场景。“老师” 要认真讲课,“学生” 要专心听讲。(开始角色扮演)
师:大家觉得当老师怎么样?当学生又有什么感受呢?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老师的工作,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表达敬意 1.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可以是画一幅画、写一句话、做一张贺卡等。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怎么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呢?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画一幅画、写一句话、做一张贺卡。(学生开始创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
生:我画了一幅老师上课的画,因为我觉得老师上课很辛苦。
生:我写了一句话 “老师,您辛苦了!”,因为我想感谢老师。 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感恩意识。
课堂总结 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老师的工作,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要尊敬老师,感恩老师。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生:我们认识了老师的工作,还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
师:对呀,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要尊敬老师,感恩老师。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呢?
生:要听老师的话。
生:要好好学习。
师:非常正确。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老师的认识和尊敬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尊敬老师。
八、板书设计
《老师,您好》
(一)、老师的工作
上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
(二)、老师的关爱
关心生活、耐心教导……
(三)、表达敬意
画画、写话、做贺卡……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老师的工作,感受了老师的关爱,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了老师的工作,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学会了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2. 教学方法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图片展示、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创作表达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 注重情感教育:本节课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老师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培养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4. 评价方式多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扬、奖励贴纸、展示作品等,及时肯定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不足之处
1.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角色扮演和表达敬意环节,时间安排得有点长,导致课堂总结时间有点紧张。
2. 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虽然关注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对个别性格内向、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关注不够。
3. 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老师在校园中的工作和关爱,教学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了解老师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奉献。
(三)改进措施
1. 合理安排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
2. 关注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性格内向、参与度不高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注。
3. 拓展教学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老师在生活中的付出和奉献,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老师,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