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核心考点一、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地形区位置的判读1.确定主要山脉的走向:山脉的走向以地图上的方向为基础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2、结合地图,把山脉名称与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形成空间概念。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界线。如图所示:新藏昆仑山脉南岭巫山太行山脉武夷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脉湘粤渝鄂晋冀赣闽川藏甘青(1)省区分界线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天山山脉昆仑山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2)根据地形区的位置确定山脉的位置(3)根据山脉的位置再确定地形区的位置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读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B. 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C. 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 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中考链接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 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C. 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D. ④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C中考链接1.我国沿32°N线和36°N线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区的区别:沿32°N纬线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核心考点二、我国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以及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黄海2、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河流的影响对水能的影响形成降水流向:多自西向东交通:沟通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A30°N中考链接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总结: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考点知识三个热点:长江生态环境问题、黄河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四个影响:地形、地势、气温、降水等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五种成因:气候复杂多样的成因、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黄河含沙量大的成因、 黄河“地上河”的成因、自然灾害的成因六个特点:地形特点、地势特点、气温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特点、气候特点、河流水文特点七个分布:主要山脉的分布、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温度带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内外流河的分布、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考点二:1.中国的气候分布及特点气候气温降水气候特征影响气候因素特征温度带(6个):冬季:夏季:干湿区(4个):分布空间(地区)分布:时间(季节和年际):1.气侯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地形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2气候2.2.1 气温的时空分布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 ,气温大致由南向北 ,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其次还受 的影响。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2.夏季,除了 等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该区域气温低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ABCDEF温度带 熟制A 热带 一年三熟B 亚热带 一年两熟或三熟C 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两熟D 中温带 一年一熟E 寒温带 一年一熟F 青藏高原区 一年一熟2.2.1 气温与温度带(1)中国年平均气温图的判读①明确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读图名、看疏密、看延伸、看闭合②明确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原因③明确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及影响考点二:2.中国的气候重点考图考点二:2.中国的气候重点考图1、中国7月年平均气温图的判读吐鲁番夏季最热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2、中国1月年平均气温图的判读漠河冬季最冷海南省冬季气温最高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普遍高温(太阳直射北半球、地形因素)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位置不同)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1、下列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 )A.拉萨 B.包头 C.上海 D.广州2、路线4沿线地区入秋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 D.人类活动CD中考链接(2)中国温度带划分的判读①明确主要温度带的分布②明确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主要农作物和农作物熟制2、中国温度带划分的判读甘肃??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温度带 作物熟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区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三熟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4个(3)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判读①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②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③200mm、400mm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1.降水量分布特点:2.降水量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中考链接CB(4)中国四大干湿区划分图的判读①明确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②明确主要地形区和城市所处的干湿地区③明确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④明确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为湿润地区的原因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800mm400mm200mm200中考链接B(5)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①我国气候的特征:②我国的5种气候类型名称:③我国气候的分布④我国五种气候的特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特征 典型植被 成因热带 季风气候 滇、桂、粤、台南部及琼 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热带 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大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 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大兴安岭以西的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有内蒙古、甘、新)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温带草原为主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陆性特征显著高原山地 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高寒(冬冷夏凉) 年降水量少 高寒草甸 地形地势影响雨热同期雨热同期雨热同期中考链接ABB(6)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的判读①明确季风区、非季风区的概念、位置和分界线。②明确冬夏季风分风向、性质、影响地区、③明确夏季风和雨带的移动规律。季风 冬季盛行----- 冬季风 夏季盛行---------夏季风来源 亚欧大陆内部,(陆地吹向海洋) 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吹向陆地)风向 偏北风:西北风和东北风 偏南风:东南风(太平洋)和西南风(印度洋)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增温降水)影响 1.带来大风、降温、降雪天气(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 2.加剧我国北方的严寒,导致南北温差加大 1.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越来越少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3.夏季风的异常变化,导致旱涝灾害夏季风(4-9月)季风气候显著成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东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季风盛行。(影响因素:海陆位置)特点:雨热同期季风类型冬季风(3-4月,9-10)月,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季风区: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纬度位置地形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的山脉阻挡气流(冬季风和夏季风),造成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气温差异降水差异1.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2.阳坡光照充足,气温较高,阴坡光照少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2.我国许多高大的山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如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