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品美食守礼节》教学设计详案课题 《品美食守礼节》授课类型 新授课(√)复习课( )习题课( )活动课( )其他( )教学目标学习要求 1.审美感知:学习了解并餐桌礼仪的文化内涵,学习古代与现代餐饮礼仪的异同。2.艺术实践:树立餐饮礼仪意识,掌握用卷曲、捏塑等方法塑造表现餐桌礼仪的人物作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3.文化理解:能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和推广餐桌礼仪,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重点 了解并餐桌礼仪的文化内涵,学习古代与现代餐饮礼仪的异同。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方法,并以作品为表现形式将餐桌礼仪进行推广。教法 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学法 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学练结合法、合作学习法教学亮点 1.贴近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感受餐饮礼仪魅力。2.丰富的视频与图片课程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预设时间) 教师活动(包含有效导入、有效精讲、有效训练等)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3min) 请同学来说说,我们中国有什么让大家念念不忘的美食吗?播放《中华美食》视频,让学生感受饮食文化之美。教师总结归纳: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餐饮礼仪是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饮食文化之旅。板书课题:《品美食守礼节》 学生积极回答,发表自己喜爱的美食。跟着老师一起走进中华餐饮礼仪。感受饮食文化的历史魅力。 吸引学生们对本课《品美食守礼节》的学习兴趣。课堂发展(13 min)课堂发展(13 min)课堂创作(15 min) 活动一:.古今餐饮礼仪异同欣赏《宴饮画像砖》和《文会图》谈谈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的异同。1.《宴饮画像砖》赏析:宴饮画像砖是汉代陶石,现藏于四川博物院,出土于1972年的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乡。 这些画像砖展示了汉代人们宴饮生活的场景,通过模制和浅浮雕技术,生动地描绘了汉代贵族宴饮生活的情景。宴饮画像砖不仅记录了汉代社会的宴饮文化,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 2.《文会图》赏析:《文会图》是北宋赵佶以及宫廷画家共同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该画作描绘的是文人学者以文会友饮酒赋诗的场景。园林中绿草如茵,雕栏环绕,树木扶疏,九名文士围着坐在桌子的周围,树下立谈的二人,另外有童仆侍从者九人,人物姿态生动有致,呈现出文人学士饮酒赋诗畅谈之景。3.总结古代餐桌礼仪的特点4.提问学生我们现代餐桌礼仪有一些什么要求呢?5.观看礼仪视频,总结现代餐桌礼仪的特点,再将其与古代进行总结对比。总结出古今餐桌礼仪的异同。活动二 餐饮礼仪的美好寓意1.请同学们欣赏剪纸作品《千叟宴》找找其中有哪些构成元素?这些元素有什么寓意呢? 2.教师传授学生,何为千叟宴?千叟宴:康熙至乾隆年间朝廷邀请上千名老者欢聚一堂的盛大宫廷宴会,其蕴含的尊老敬老美德流传至今。3.《千叟宴》作品解读:剪纸作品设计创意是由阜城县刘老人村的“千叟宴”和阜城特色美食“阜城十八卤”相结合而来,体现阜城人尊老敬老的淳朴乡土民风。整体构图由多个同心圆构成,符合中国人团团圆圆的心理期待。“千叟宴”和“孝”字与阜城十八卤中的“面条”形象相结合进行字体设计,突出十八卤的主食--面条(隐喻长寿),十八位老人演绎出新时代男女平等、尊老爱老的新风尚。 活动三:表现和推广餐桌礼仪你能应用什么方式表现和推广餐桌礼仪呢?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和推广餐桌礼仪。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四:创意实践1.向民间艺人学习泥人的制作,组装身体各部位时注意动态的塑造。小组合作,完成一组表现家庭聚餐的泥塑作品。2.播放泥塑制作视频,总结泥塑制作的方法。3.美术课堂练习:学生利用美术材料进行作品创作。创作内容二选一:1.制作泥塑作品。利用泥塑材料以及学习的内容,一组表现家庭聚餐的泥塑作品。2.绘制餐桌礼仪手抄报。采用手绘的形式进行创作。围绕餐桌礼仪,包含文字内容和图画,具体内容不限。评价标准:1.构图安排 2.创意想法 3.文化内涵 4.色彩搭配 。 学生创作,教师巡堂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认真学习《宴饮画像砖》,学会分析与鉴赏,了解汉代生活的宴饮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学习《文会图》的基本知识,并对园林、家具、服饰、发式、茶事器具等事物的细节描绘,亦让我们了解北宋时期人们生活与饮食习惯。现代餐桌礼仪中,敬酒和用餐更加随意,不再像古代那样有严格的仪式感,但仍然尊重主人和主宾 ,以及遵循一定的用餐顺序。了解《千叟宴》的含义及内涵,知道其蕴含的尊老敬老美德。认真观察分析《千叟宴》剪纸作品的元素,与其当地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理解其背后的寓意。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推广餐桌礼仪。学生认真学习泥人的制作方法。先将泥板从两边向内卷,调整人物身体,将五官塑造成型,再将头部与身体组装完成。学生们动手实践,根据创作内容二选一,可以选泥塑或者是绘画,采用泥塑的同学要注意操作安全。同时要注意保护教室的环境卫生。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创意表达,使作品既有艺术感又有文化内涵。遇到问题积极向教师寻求帮助。 通过对古画的细致解读,让学生了解西汉、北宋等不同朝代古人的生活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古代餐饮习惯的理解。古今餐桌礼仪对比,让学生深入感知餐桌礼仪的内涵,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通过对《千叟宴》解读,让学生明白餐饮与传统美德的联系,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掌握制作泥塑的基本知识。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们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深化认知,学以至用,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课堂评价(5 min)课堂小结与拓展(2 min) 请完成优秀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请其他同学学生进行评价。评议的重点在创意思路、文化内涵、艺术创作等方面。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餐饮礼仪的知识点,并进行课后拓展,让再课后去推广餐桌礼仪,让学生感受到餐桌礼仪之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们相互交流意见,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小结。思考餐饮礼仪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展餐饮礼仪知识。 采取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使教学相长。扩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文化自信。作业布置 无 板书设计 《品美食守礼节》1.古今餐饮礼仪异同2.餐饮礼仪的美好寓意3.表现和推广餐桌礼仪4.创意实践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餐饮文化,又能够引导他们学习并遵守餐桌礼仪,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交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餐桌礼仪的重要性。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后续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模拟宴会等,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餐桌礼仪。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