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奉献最美第2课 勤劳的蚕宝宝 教学设计 共三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奉献最美第2课 勤劳的蚕宝宝 教学设计 共三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2课 勤劳的蚕宝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蚕的外形,了解蚕的外形特点,学习用撕纸、彩泥捏塑的技法表现蚕宝宝。 过程与方法:通过连线游戏和儿童剧表演,让孩子们了解蚕的一生,以学科融合的方式加深对蚕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理解蚕的奉献精神,从而珍爱身边的人。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外形特点和吐丝过程,理解蚕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表现蚕辛勤劳作的场景,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工具材料:彩色折纸、画笔、剪刀。
教学活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导入 谜语导入:有种虫儿真奇怪,专吃桑叶结茧快,吐出丝来纺成线,为了他人好穿戴。打一动物。 揭示课题:勤劳的蚕宝宝 猜谜语。 从猜谜情境出发,导入课题,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口头表扬学生。
教学环节1初步感知 1.请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蚕宝宝长什么样子? 2.出示蚕各种形态的图片。 连一连: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提供卵、幼虫、蛹、蛾的图片,请学生上台连一连。 3.在了解蚕的变化过程后,请学生说说对于蚕还有哪些了解? 4.教师出示《亲蚕图》,这幅画描绘了古人养蚕织帛的过程,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内容? 5.总结:蚕虽然很小,但是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和高超的丝绸纺织技术。 概括蚕外形特点:白色、长条、身体是一节一节的。 回忆蚕的蜕变过程,(一次次蜕变 吐尽最后一缕丝才停止)连一连。 食物是桑叶;其他习性。 认识蚕的外形特点,抓住特征。 用撕纸的方式加深记忆,巩固知识。 在观察蚕的蜕变过程中,感受蚕每一次蜕变的神奇,重点观察蚕吐丝的过程,感受蚕的奉献精神。 欣赏《亲蚕图》,感受古人养蚕、纺织的悠久历史,蚕虽小,但是它很重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在听讲过程中学生自评。
教学环节2方法探究 1.提问:你们知道蚕宝宝工作时是什么样子吗? 2.出示一幅蚕宝宝勤劳工作时的画面,请学生观察、思考,这幅作品是怎样制作的? 3.教授撕纸方法: ①先画出物体轮廓。 ②四指相对,指尖捏紧纸片,按画出的轮廓线撕出形状。 ③撕直线速度快,曲线速度慢。 ④撕蚕宝宝的时候速度慢一些,撕出弯弯曲曲的身体。 发散思维,想象蚕宝宝工作时的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 学习撕纸的方法,领悟其中关键。 尝试撕出蚕宝宝的身体。 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直观示范,让学生在学习制作方法时更容易突破难点。
教学环节3实践创作 作业要求: 1.尝试运用撕纸的方式表现蚕宝宝。 2.制作时拼一拼,摆一摆,贴在卡纸上,做成一幅漂亮的拼贴画,颜色丰富更好看。 3.学生将作品带上讲台。 4.同学之间互相点评,可从造型、色彩、构图等角度去评价。 5.教师总结、点评作品。 大胆用撕纸拼贴的形式表现蚕宝宝工作的场面。 将作品带上讲台展示。 同学之间点评作品。 学生运用拼贴的方法大胆创造、表现。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工具材料:PPT、超轻黏土、绘画本、彩笔。
教学活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选填)
情境导入 引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宝宝的外形特点和它的习性等知识,并学习了用什么方法去表现它。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迎来了我们的老朋友。 情境创设:大家好,我是蚕宝宝。有一天,我在树林里看见一道光,当我走近时,这道光突然把我吸了进去,一转眼,我发现我竟然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彩泥世界。 在这个世界我还会遇见哪些新的朋友?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你们能想到吗? 在故事情境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合前一课时所学,承前启后,设置生动有趣的故事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口头表扬,鼓励为主
教学环节1 启发想象 1.引导学生思考、大胆想象: ①蚕宝宝可能会途经哪些地方? ②蚕宝宝可能会认识哪些新朋友? ③蚕宝宝又会遇到哪些困难? 2.明确任务:今天我们就用彩泥捏塑的形式将蚕宝宝在彩泥世界的故事表现出来。 3.想一想:蚕宝宝在彩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总结:蚕所吐的茧丝不只有白色,还有许多丰富的其他颜色,如金黄、红色、锈色、绿色等等。 讲述蚕宝宝在彩泥世界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蚕宝宝在彩泥世界中可能是五颜六色的。 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蚕宝宝的故事,从地点—主角—经历等方面去思考。 质性评价,评价学生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课堂表现。
教学环节2 方法探究 1.小练习:请大家用彩泥做一只蚕宝宝。 2.教师将两份学生作业展示在展示平台下:你觉得这两只蚕宝宝哪一只更好看? 在制作中有哪些问题? ①形体不饱满。 ②搓圆球的的方法不熟练。 3.教师示范,明确步骤: ①选择你喜欢的颜色,先将彩泥从包装里拿出来。 ②将彩泥捏一捏,便于塑形。 ③两只手相对,用掌心包裹住粘土打圈揉搓,搓成圆球。 ④将团起来的圆球连起来,蚕宝宝的身体就做好了。 ⑤最后加上细节,如蚕宝宝的五官、一些小装饰。 4.引导学生学习分组合作,两位同学做背景,两位同学做蚕宝宝,请各组思考怎样分工才不会产生争执,最合理? 尝试用彩泥制作蚕宝宝。 跟随老师的示范学习制作方法。 学习分组合作的方法,提出合作方案。 设置小练习,从学生作业中找出可能遇到的困难。 教师示范,直观、细致地教授制作方法,突破难点。 在分组前先学习合作的方法,避免有可能出现的争执,学生在思考方案时也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互评,教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教学环节3 分组实践 布置任务: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勤劳的蚕宝宝》粘土作品。 注意: 1.先确定本小组的故事。 2.两位同学负责背景,另外两位同学负责主角。 3.要有疏密变化才好看。 小组合作,运用彩泥捏塑的方法制作一件关于蚕宝宝历险故事的作品 明确步骤和注意事项,运用彩泥捏塑的方法制作作品 关注学生完成作业时有没有做好合作
教学环节4 作业展评 将各小组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后面,布置展览,将学生作品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写、绘制。 将学生作品布展,方便相互欣赏、学习各组优点 自评—互评—师评
教学过程 第3课时
工具材料:PPT、超轻黏土、绘画本、彩笔。
教学活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过程性评价
情境介绍 播放儿歌《蚕姑娘》。 聆听儿歌,在动听的旋律中进入情境。 音乐导入,打开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1 任务布置 1.引导学生欣赏《勤劳的蚕宝宝》作品。 2.布置任务:分组演一演蚕宝宝的故事。 3.引导学生友好合作 4.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台词示例,创编台词之前注意:内容可参考蚕的生活习性、它如何吐丝等 回顾之前的学习,欣赏各组作品。 每一组拿到自己之前的作品,回忆之间的构思,根据之前学到的关于蚕的知识,为自己的作品设计简单的台词,形成一个简单的小剧本。 明确分工:剧目编写者、场景设计师、主角扮演者等。 根据蚕的相关知识编写台词 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蚕的造型,解决“情景剧表演”的问题。 关注学生课堂表现。
教学环节2 分工合作 1.引导学生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剧本的排练,包括台词的背诵、道具运用和场景布置。 2.引导学生根据剧情需要,探究、制作相应道具,如(角色头饰、场景布置道具)。 3.提示可根据材料特性去选择,如用白色细线模拟蚕丝、纸板搭建房屋等。 4.在学生排练时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 进行剧本排练、台词背诵。 制作用来布置场景的道具。
教学环节3作业展评 1.向各小组分发评价量表,根据量表内容,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2.总结今天表演,对学生表演进行总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努力成果。 根据评价量表学生间进行互评。 运用评价量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间互评,促进学生发展。 让观赏者依据评价量表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学环节4 课堂小结 小结:蚕经过不懈努力,才有了美轮美奂的丝绸,今天我们通过创作和表演,也收获了“美”的体验,用自己的劳动收获的成果是珍贵的。 产生情感共鸣。 帮助学生体会到努力后的成果会带来美的满足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情感态度。 质性评价。
板书设计: 勤劳的蚕宝宝 形状: 长圆筒形撕纸 彩泥捏塑 儿童剧
结果性评价: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