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赏服饰知礼仪 课件 (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 (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赏服饰知礼仪 课件 (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 (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导入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汉服,即中国汉族传统民族服饰,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而被止于清代“剃发易服”。
赏服饰知礼仪
第 3 课
感受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深邃内涵
导入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华夏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为服饰之魂,服饰为礼仪之体,中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不断演变,发展出中国独特的衣冠礼仪文化。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汉服指汉民族传统服饰,那你知道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是什么样的吗?
原始人将兽皮拼接成衣服御寒。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纺织出现,人们开始用麻布缝制衣服。此时的衣服形制是上衣下裳,颜色是上玄下黄。此种服色观念来源于“天地崇拜”,影响深远。
夏:出现了君王祭祀用的冕服。
商:服饰的基本形式为上衣下裳,右衽交领,呈现出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特点。
周:宗法制的产生决定了服饰的尊卑,如冕服、弁服等,出现深衣(衣裳相连)。
服饰服饰形制的百花齐放胡服骑射,出现合裆裤深衣成为大众服装
原始时期
夏/商/周
春秋战国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汉服指汉民族传统服饰,那你知道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是什么样的吗?
秦:冕服和深衣;秦代服制,服色尚黑。出现最完整的官服制,讲究戴冠。民间深衣流行,女子服饰以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为主。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
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男子日常服饰以宽衫大袖为时尚。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上身着糯、衫,下身穿裙子。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裤褶。
男子一般着圆领襕衫、戴软脚幞头女子一般着艳丽大袖衫,以穿男装、胡服为时尚。披帛、帏帽盛行。
糯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汉服指汉民族传统服饰,那你知道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是什么样的吗?
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褚子。
蒙古男子以蒙古装束为主,汉族男子以长袍为主。贵族女子服饰受汉族文化影响以宽袍长冠为特色,平民女子仍旧以短裸长裙为主要装束。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服饰用色方面,以朱为正色,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比甲为对襟、无袖,左右两侧开衩。
宋朝
元代
明代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汉服指汉民族传统服饰,那你知道各个时期的服饰都是什么样的吗?
中国汉族传统民族服饰,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而被止于清代“剃发易服”。
传统服饰的男子以剃发梳辫、长袍马褂的满族服饰为基础装束,官员服饰以补子为饰。满族女子着旗装,汉族女子装束沿袭明代。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就中国传统服饰所蕴含的观念,谈谈看法。
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
活动一
衣裳制 深衣制 袍服制
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上身着衣,下身穿裳,便于生活劳作,适用性很强,是中国传统服饰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颜色上要求“衣正色,裳间色”,对应“天玄地黄”的自然观,人文观。
将衣裳分开裁剪再缝合,即上下连属形成一个整体,包括直裾,曲裾,长衫等。大气儒雅,中正肃穆,体现出“天地人合一”的观念。
通身直裁并无缝合处。圆领袍,襕衫,直裰,道袍,褙子,比甲,鹤敝,飞鱼服等都属于这类形制。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就中国传统服饰所蕴含的观念,谈谈看法。
活动一
衣裳制
冕服:
古代大夫以上贵族穿的衣服。
玄端:
或称元端,古代中国的玄色礼服,先秦朝服的上衣。
忠靖服:
明代品官常服名。
襦裙和袄裙都为古代女子日常服饰之一。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就中国传统服饰所蕴含的观念,谈谈看法。
活动一
深衣制
直裾深衣:
即襜褕,汉服的一种款式。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
直裾深衣:
即襜褕,汉服的一种款式。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
朱子深衣:
汉服中深衣的一种,为礼服,多用于祭祀等场合。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和特点,就中国传统服饰所蕴含的观念,谈谈看法。
活动一
袍服制
鹤氅:
原本指的是用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后来泛指一般的外套。
襕衫:
为汉服体系。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
圆领袍:
指领角呈半圆形的领型袍服。领圈呈圆形,根据情况领圈可开大开小,圆弧可呈圆形或呈椭圆等形状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合理要求让我们一起画一画,演一演。
活动二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合理要求让我们一起画一画,演一演。
活动二
揖礼是古代汉族民间传统的相见礼,起源于 周代以前,约有3000年以上历史。揖礼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更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尊卑有序、礼仪之邦的重视。
有天揖、时揖、土揖三种类型。不同的揖礼适合场合不同。
揖礼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合理要求让我们一起画一画,演一演。
活动二
拱手礼又称作揖,是古代汉族的相见礼,起源于 西周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这种礼仪在古代被广泛使用,不仅在同辈人之间见面交往时采用,还在重大节日场合中常见。
男子行拱手礼时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相反。
拱手礼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合理要求让我们一起画一画,演一演。
活动二
叉手礼是我国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来打招呼的礼仪,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用,多数时候是对地位更高者、长辈表示尊敬时行的礼,常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经常会加上叉手礼。
叉手礼
欣赏与探索
欣赏与探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合理要求让我们一起画一画,演一演。
活动二
万福礼,是古代汉族女子常见礼仪之一,唐代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制定礼仪,将女子的拜姿改为正身直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时称“女人拜”。唐宋之时,女子在行这种拜礼之时,常口称“万福”、所以后来又称“万福礼”。
万福礼
欣赏与探索
表现与创造
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绘制一份展现中国传统服饰和礼仪的宣传小手册。
欣赏与探索
表现与创造
运用综合材料(彩泥)制作人物服饰,并呈现相应的礼仪动作或场景。
活动三
1.头部制作
2.完成躯干部及服装样式
3.服饰装饰
方法一
欣赏与探索
展示与交流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做的礼仪泥偶,评一评谁做的最准确精美!
欣赏与探索
评价与记录
学业评价:
请在下面3个知识技能选项中打“√”或“X”。
1.我能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感知中国人的礼仪规范。( )
2.我会用捏、塑、粘贴等方法制作服饰作品。( )
3.我能与同学一起宣传中国传统服饰和礼仪。(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