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110贞。
教材分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人民 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斗争。本课介绍了从1940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的成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抗战最后五年间的抗战 经过,以及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重大意义,分为四个部分。
核心素养
从多个角度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强化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和日本投降的史实,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 意义,学会运用时空观考察历史构建关联,增强时空观,培料实证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借助历史图文,直观地感受全民族坚持抗战及抗日战争的史实,分析与解释中共七大的主要 内容和意义,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历史意义,提高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 物史观、历史解释)
3. 知道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国侵略的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树立铭记历史、面向末 来的观念,培养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突破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教材给了明确阐述,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课外积累来交流 讨论,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
本课在教学时,可以以一曲《黄河大合唱》来营造气氛,带领学生走进抗日战争末期的中国,“全 民坚持抗战”这一部分实际上分成了两部分内容,第-部分关于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引起的伪国民政
—1—
府的成立和皖南事变的发生,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教师相机介绍一下这个伪政府和皖南事变 接下来的全民抗战的表现,可以让学生用列表的方式来归纳梳理,感受全国人民抗日激情的高涨,在 中共七大这一部分,在学生通过阅读把握其基本情况后,可以带领其结合七大的内容探讨其意义。“战 略反攻和日本投降”这一部分,需要学生由国际和国内形势两方面来理清日本被迫投降的经过,继而 带领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教材为基础,来分析讨论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黄河大合唱》;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日本投降的时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 学生演唱歌曲《黄河大合唱》。
保 卫 黄 河 — 《黄河大合唱》选曲
1=c 洗 (光)星 (未)海 (然)商 (词)
明快地
i i3 5 |i 5 |335 |i i
风 在 吼 ! 马 在 黄河在吃哮!
884|2之|5.854|3.230|5. θ54|3231| 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5.e|i 3 |5.iii|5. s 3-
万 山 从 中 抗 日 英 雄 直 不
5. |i 3 |5.sii|5.6|i- 青 纱 帐 里 游击健儿 逆 英
53585|iio |53505|iio |5.e ii
起了土枪 洋枪, 挥动着大刀 长矛。 保卫家乡!
5.e|zi 5.e|ss 5.6 3.2
保 卫 黄 河 ! 保 卫 华 北 ! 保 卫 全 中 国I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 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2. 师:1945年8月15日,旧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抗 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 日本侵略者是怎样失败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 因与伟大意义又有哪些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2—
二、教授新课
(一)全民坚持抗战
1. 师: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改变了侵华方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日本侵华方 针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表现又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回答
原因: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表现: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 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 师:这一改变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梳埋;
(1)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 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教师简介汪伪国民政府)
(2)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 带领学生学习课下注释,了解“皖南事件”的经过。
4. 师: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针锋相付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 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同时,社会各阶层也在坚持抗战。请同学 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阅读、列表归纳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拔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界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5. 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使日本侵咯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1. 师:1945年4至6月,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了。请大家阅读教材,梳理有关它的基本信 息。
—3—
学生阅读教材,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去了解中共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地点:延安。
选举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中共中央主席。
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若,解放全国 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 向。
2. 师:在中共七大召开前夕,国内抗战即将胜利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中国人民面 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选择。同际上也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根据肯景可以 知道.中共七大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
3. 师:中共七大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生:从中共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可以看得出来。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 教师强调:中共七大是—次团结的大会,它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 和统一,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 师: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怎样 中国人民是怎样赢得最后胜利的呢 让我们从国际和国 内两方面来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共同理清日本战败的过程
(1)国际: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
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③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可以给学生观看日本被投弹后的照片)
④苏联对日宣战。 补充资料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对日宣战。由于在各方面战线上苏军都占绝对优 势以及关东军对苏军的进攻估计不足,缺乏准备,指挥混乱,所以,从一开始,日军即陷入被动,苏 军进展顺利,经6天作战,至8月14日,西线集团已越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东线集团已进 入牡丹江平原;北线集团到达佳木斯附近。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受到大连民众热烈欢迎,1945年8 月,苏联红军解放旅顺。
(2)国内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展开全面反攻。
2. 师: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9日,日本代表冈村宁 次向中国代表何应钦呈递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马关条约》中被日本强占的台 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 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师生共同梳理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教师强调:中流砥柱)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 开的(美国、苏联等均给予了支持)
2. 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明确:
(1)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近代史上 中国在此之前面对外来入侵,从未打过胜仗,如鸦片战争、八同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 定了重要基础。(抗战的胜利给了民众信心,激励着人们去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5—
(3)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 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合“知识拓展”的内容来理解)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匀题
1. 教材第110页“课后活动”第1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是什么
【讲评】本题教材中有明确描述,在此可以让学生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扩展阐述。 【答案】略。
2. 教材第110页“课后活动”第2题:请你搜集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宇,是否意味着日本政府能够正确看待侵略历史
(二)同步课堂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面三幅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3日上午9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与首都各界万余人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 念碑敬献花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摘自《新浪网》2005年9月
(1)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它是( )。
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 双十事变
(2)图2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发生的场面
(3)图3听代表的军队在抗战期间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4)你认为各界人士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C (2) 南京大屠杀 (3)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 的民族耻辱,增加了民族自信等。
2.在反“扫荡”中牺牲的八路军将领是( )。
A. 左权 B. 张自忠 C. 李宗仁 D. 叶挺
—6—
【答案】A
3.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四 、课堂小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也取得 了一系列胜利。及时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在世界反 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尤其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门战争的 伟大历史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 示,那就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7—
板书设计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侵华政策改变: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辅以军事打击(伪南京国民政府、皖南事变) 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全民坚持抗战:国民党、共产党、工人、妇女、华侨、文艺界等全民一致对外 时间:1945年4月延安
内容: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中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 影响: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指明了战后方向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原因、意义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课教学立足于教学实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尝试“问题激励递进 探究法”,强凋启发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习作为自主探索和信息处理的过程, 补充部分史料,拓展史学视野。通过教学让学生清楚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 明白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特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教、学、思合一,并在课程 标准和三维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做到情感教育的自然渗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补充资料
汪伪国民政府
汪精卫原是中国国民党成立初期的主要人物,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也是蒋介石的主要政敌。1940 年3月,时任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与日本方面合作,在南京建立了所谓“国民政府”,汪精卫 担任该政权的“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长,周佛海、李士群为主要成员,其以“中华民国国民 政府”为名,实际上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之一。为和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国民政 府分庭抗礼,汪精卫政权自称是合法的国民政府,并沿用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标志和中华民国国歌作为国旗、国徽和国歌,另加三角布片,上书“和平反共建国”字样。 1943年后则完全采用未经修改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旗帜。
汪伪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接管了原“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蒙疆联合自 治政府”等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的辖地,但是“临时政府”改组后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与蒙疆联合 自治政府实际上仍保持较高的独立性。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该政府解散。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