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你关心过国家大事吗?这些事件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吗?新课导入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八年级上册1.1我与社会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2-6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时间:5分钟)感受社会生活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2.社会生活的特点。3.参与社会生活的有什么意义?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4.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三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一、感受社会生活运用你的经验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获得了哪些感受?外出旅游田间劳动地点 进行的活动 获得的感受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情境四陪长辈健身跟妈妈买菜去敬老院服务与爸爸讨论电视节目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解生活物品价格锻炼自己关爱他人感受工匠们的专注和坚守公园菜市场敬老院家里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社会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获得了哪些感受?可以通过研学旅行、参观博物馆、上网、阅读、看新闻、亲近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课堂笔记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研学旅行、参观博物馆、上网、阅读、看新闻、亲近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2.社会生活的特点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生活中,我们会与哪些人打交道?为什么要与他们打交道?以上探讨告诉我们,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可以相互学习帮助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保障安全购物消费,参与经济活动1.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优。课堂笔记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活动探究一在社会关系中,一个人只有一个身份吗?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思考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航天员桂海潮的主要社会身份3个儿女(1对龙凤胎)航天员010305060204儿子爸爸教授、博士生导师丈夫爱人刘冰玉,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哥哥执行神舟十六号航天任务,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弟弟桂海益,也考进“985”高校,毕业后在云南工作。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有哪些身份?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活动探究二同学父母老乡朋友同事老乡朋友家人老乡同事爱人贵人朋友父母人生同学亲属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而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而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课堂笔记相关链接: 5.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①血缘关系因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②地缘关系由于地域上的邻近和日常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等③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我 与 社 会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社会生活的特点和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2. 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有哪些收获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5)2.几种主要的社会的关系(P5相关链接)课堂小结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D.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C随堂练习2.社会由个人组成,但不是个人的机械相加,而是由无数个人结成一定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体现在( )①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③简单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④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社会关系网上的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B随堂练习3.近年来,各学校兴起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是由教育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 )①能够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②有利于学生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④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B随堂练习随堂练习材料分析题:一名中学生在演讲中说道:“身处的环境不同,我们所处的社会群体自然就不同。在家里,我们是子女,面对的是父母;在学校,我们是学生,面对的是老师和同学; 在单位,我们是员工,面对的是同事和客户;在路上,我们是行人,面对的是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我们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身在其中。所以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谢谢欣赏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