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碳素养目标1.化学观念:认识物质是多样的,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实和升高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知道碳在常温与高温下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明白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2.科学思维: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网。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认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能进行安全、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4.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碳的单质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过程【情境导入】问题探讨:1.碳有好几种性质差别很大的单质,它们的用途和性质有什么关系?2.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3.你知道碳燃烧生成什么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多种多样的碳单质提出问题 常见的碳单质有哪些?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石墨和金刚石的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的应用 特性推断玻璃刀头上镶一小粒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硬度大石墨可以作为电极芯(图示为检测石墨电极芯的导电性)。 导电性强铅笔芯是用石墨粉和黏土混合制成的。比较6H和6B铅笔的软硬性能(提示:6B铅笔芯含较多石墨粉,6H铅笔芯含较多黏土)。 色黑,质软而滑腻提问:碳的这些单质有哪些用途?1.金刚石 纯净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用途:玻璃刀、钻头、钻石2.石墨 石墨为灰黑色,有金属光泽,质软而滑腻,能导电、导热、耐高温用途:铅笔芯是用石墨粉和黏土混合制成的——石墨质软而滑腻干电池的电极——导电性石墨坩埚——能导热,耐高温3.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①焦炭和木炭是冶金和生活的常用燃料。②活性炭吸附能力强,用于防毒口罩,脱色剂等。③炭黑在常温时非常稳定,是文房四宝“墨”的主要成分之一。知识视窗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有富勒烯、石墨烯、石墨炔等。课堂讨论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结构和它们的性质有什么关系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探究点二 碳燃烧生成什么提出问题 我们为什么能确定特性迥然不同的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呢?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碳在常温时化学性质稳定。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提问:如果升高温度,碳的活泼性又如何呢?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燃烧产物是什么?(二氧化碳 CO2)点燃,表现出可燃性。(1)氧气充足:C+O2CO2思考:如果氧气供给不足,会有什么不同?氧气不足:2C+O22CO冬天人们在室内烤火取暖,由于不注意通风,室内的人不知不觉昏迷过去,甚至丧失生命。这就是煤气中毒事故。“罪魁祸首”就是一氧化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思考:这是为什么呢?(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的燃烧是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知识视窗在通风不良的室内,因氧气不足,含碳燃料燃烧时容易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它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强二百多倍,会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出现中毒现象。所以,在室内使用含碳燃料时,要保证有充分的通风措施,确保安全。3.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4.一氧化碳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2CO+O22CO讨论交流同学们冬天外出研学,在屋里用炭炉生火取暖。柯柯在炭炉进风口扇风。悦悦准备关上窗子,说可以保暖,又放盆水在炉边,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烧木炭时在进风口扇风有什么作用?蓝色火焰是直接由炭燃烧产生的吗?悦悦的做法对吗?①烧木炭时在进风口扇风可以加快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燃烧更旺。②蓝色火焰不是直接由炭燃烧产生的,而是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③悦悦的做法不对。在屋里用炭炉生火取暖时,关窗会使屋内氧气不足,木炭燃烧易产生一氧化碳,从而造成中毒事故;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炉边放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板书设计】5.2 碳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碳燃烧生成什么1.氧气充足:C+O2CO22.氧气不足:2C+O22CO3.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CO22CO一氧化碳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2CO+O22CO2【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堂课在教学中设法把课堂学习融入社会生活,将学生引入广阔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生活中学化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之处 学生生活的经验较少,联系的生活实例不够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